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我国改革的鲜明特色和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飞快增长加速了物质财富创造,但同时也带来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经济社会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而且严重违背了人民的利益诉求.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中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和原因,从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从转变指导思想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切实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护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我国改革的鲜明特色和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正> 第一、从宏观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城乡经济发展。当前,在统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思想认识上,主要应解决一个“旧”字,冲破城市——工业、农村——哝业、城郊——种菜的旧的传统格局,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明确城市和乡村的划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必然进入城乡融合或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实践上,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行业管理、文化发展和改革措施等方面,要城乡并重,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在这个前提下,各有侧重分工。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经济的特征之一是城乡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金融支持始终处于枢纽地位.因此要想较好的改善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必需研究如何利用金融支持,加速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工潮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仲小敏 《经济地理》1999,19(6):84-87
本文在分析民工潮现象表征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相撞击是形成民工潮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从正负两方面效应阐述了民工潮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正面影响;最后提出民工潮的疏导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7.
县级市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城乡结合的若干特点。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县级市经济发展中,资本最为重要,劳动力次之,耕地资源也具重要性。这不仅为促进县级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通过发展县级市经济来统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说明,然后介绍了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报告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部分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认为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城乡居民的储蓄等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上升,但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城市的发展远远快于农村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地区差距仍然很大等,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文章认为,只有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质量,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通货膨胀的趋同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一价定律和我国的经济转型背景,针对城乡通胀的数据演化特征,设定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以此检验我国城乡通胀的趋同性及其非线性调节特征,揭示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与整合的演化进程。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通胀差是在1994年发生结构变化的平稳过程,平稳性表明我国城乡通胀具有趋同性,城乡商品市场整体呈现一体化特征。(2)1994年前,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较大,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宽,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快;1994年后,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小,城乡商品市场整合程度进一步深化,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慢。(3)城乡商品流通的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贸易壁垒等因素较好地解释了1994年后城乡通货膨胀的趋同演化。本文结果说明,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和我国近期所实施的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显著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方向。而正确理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推进新格局形成的关键所在。从我国城乡关系历史演进中可以看到,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对立而提出的,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城乡间的对立,缩小城乡间的差距,使两者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指在打破城乡分割、城乡对立的旧体制下,在保持城乡发展特色前提下,从经济、社会等方面推进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及其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涛 《经济师》2006,(8):8-9
2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然而,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城乡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了,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将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评价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综合考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给出了一种新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能综合考虑到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及时发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中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政府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为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河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雪红 《当代经济》2009,(19):102-1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相对分离的二元结构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突出因素.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本文通过界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依据评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市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指出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走自己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自己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中共晋城市委书记薛荣哲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受到强烈冲击,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经...  相似文献   

15.
刘小梅  刘裕 《财经科学》2004,(6):117-121
把城乡视为一个系统,城市和乡村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环境质量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显示出来的地域差异或相对综合优势,即为该系统的城乡势能.它实质上是区位势能在城乡系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包括城乡位置势能、城乡经济势能、城乡社会势能、城乡质量势能和城乡政治势能.在外力作用下,城乡势能可以转化,并作用于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社会一体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以完整论述,学者在这方面的探讨也比较充分.本文重点讨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可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要解决五大失衡问题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在城乡关系中,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统筹城乡关系的难点所在。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农村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寻求对策思路,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城市和乡村天然地存在着普遍的依存和互动关系,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是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打造城乡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从学理层面来看,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是系统统筹城乡经济互促共生的理念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扎实推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深刻理解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逻辑向度,需要整体把握城乡经济发展变革脉络演进的历史逻辑、城乡发展不平衡积重难题的现实逻辑,以及推动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战略目标的实践逻辑。在其实践进路上,要进一步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打造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引擎;统一城乡要素市场,提升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效能;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激发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活力;均衡城乡资源配置,增强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动力。在互构互促、互融互补的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发展中,推进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城乡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必然选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主要有进行制度创新,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保障;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增长极的作用;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加大财政的保障性投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1.城乡经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经济循环:城市内部的经济循环、农村内部的经济循环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循环。目前,我国城市内部的经济循环属于相对较高水平的循环,而农村经济循环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循环只能说处于较低层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循环不能够顺畅地进行,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其具体的体现就是:广大农村以农业税的形式上交给国家的收入部分,很大一部分用来发展城市,很少能够返还回来;广大农村居民的储蓄作为一种资金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提供给了城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却不能从正常的金融途径获得满足;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以价格剪刀差的方式将农业剩余价值转移到工业,造成农业向工业的输血,即使农产品已经实现市场定价多年,也很难讲目前的农产品定价就是真正体现了农民劳动的价值;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并不能得到城市工人的同等工资待遇与福利保障,等等,都显示出城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为的割裂。建设城乡经济高度融合的经济循环,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循环的壁垒,改变农业向城市输血的机制,构建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包括:城乡产业的发展、就业的安排、市场的建设、收入的分配、信贷的支持等等,不仅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做法,在特定时期,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鼓励资源的回流,制定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的政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城乡人为割裂、农业内部低水平循环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