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求之源,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最新发展阶段和引擎。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的工业化国家,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较,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深工业化仍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科教兴国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战略创新,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对主导产业发展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战略,同时重视对后续主导产业的培育,可以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发展是主题,同时提出: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新的提法,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其他国家有没有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例?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庆峰 《广东经济》2005,(1):99-100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强调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就是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的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民营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 ,党中央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随后又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使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融合发展。本文认为目前理论界对信息化能否带动工业化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即信息化是否存在带动工业化的内在机理。为此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机制模型 ,从理论上证明信息化是能够带动工业化的 ,并指出我国已经具备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四川藏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许多特殊性的问题,必须走生态型工业化道路,将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局部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一场信息革命,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我国面临着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即工加快信息化又要完成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党的十五届五中会全作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南通市是以传统轻纺加工工业为主,较早对外开放的中等城市,为了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五”期间“一个崛起,两个提升”(即率先在苏中地区崛起,全面提升在江苏省辖市和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中的发展位次)的战备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信息化带来的机遇,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抓住这一机遇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核心内容的新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国要抓住信息化这一机遇,不再走国外污染大、耗能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现代企业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革命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后,利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快了信息化社会的步伐.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处于转型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新方向和发展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吕雁琴 《经济师》2003,(2):64-64,66
现代科技革命已经席卷全球。面对新的严峻挑战 ,要加快我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必须确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并进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以人口为中心 ,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推进,使我国必须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面临着既要加快信息化又要完成工业化的双重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全面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必须正确处理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加快发展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新的现代化发展路线的确立,顺应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顺乎世界信息化之潮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深刻认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彭鹏  朱翔  周国华  韦晓辉 《经济地理》2002,22(3):306-309
人类社会已入入21世纪,对处于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的湖南而言,继续完成工业化无疑是现代化过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大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也是覆盖湖南现代化建设全民的战略措施,为此,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关系湖南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湖南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现状,然后对80年代中期以来的湖南信息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相互影响的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就湖南今后实际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04,(2):19-21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战略任务,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十六大的战略决策,结合浙江实际,作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明确指出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经贸实践》2003,(7):13-14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战略任务,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十六大的战略决策,结合浙江实际,作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为了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强调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就是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的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民营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作为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一项双重发展任务,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韩国、印度等国家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宏观经济研究》2003,(1):24-27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有科学的实施战略和务实的发展路径,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进行冷静、正确的分析,以有效防止网络环境下可能拉大差距的“数字鸿沟”现象。  相似文献   

20.
温庆峰 《广东经济》2005,(2):99-100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强调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就是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的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民营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