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既不宜是单一的计划取向,又不宜是单一的市场取向,而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无论是计划或市场,都需要尊重共同的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和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这是二者结合的理论基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一种双层次的分工格局,计划调节主要是解决宏观层次的问题,市场调节主要是解决微观层次的问题。具体地说,计划调节具有以下5个特点:(1)长期性,一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实现这种规划的年  相似文献   

2.
一、金融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必须结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新格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赖以运行的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金融既是国家调控和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又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金融管理和金融业务活动中贯彻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构造金融计划调节与金融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金融机制,既是当前治理整顿的客观需要,也是金融改革深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如何划分?哪些应例入计划调节范围?哪些应列入市场调节范围?这是实践中提出的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打算针对当前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影响广泛、深远的一种传统理论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进行探讨。这一传统观点概括说来大致是:(1)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划分,是由两个不同的规律要求决定。计划调节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市场调节则反映价值规律要求;(2)按照这一理论划分,计划调节就是制定计划、下达计划指标、督促与检查其完成;至于经济杠杆的运用,市场实现,或价值规律的运用,则划归市场调节范围;(3)由此就产生了二者的结合问题、挂钩问题。报刊上常见的提法有:“计划如何利用市场调节”;“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等等。究竟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质的区别界限应划在哪里?我认为,不应划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上,而应划在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与自发作用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大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在探讨如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过程中,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经济要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论点。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开始积累了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些经验。我们认为,认真研究和讨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及其结合问题,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开展上述问题的讨论,本刊将继续发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计划发展规律的作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的关系,什么是计划调节、什么是市场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及其结合等方面的论文和调查报告。欢迎广大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主义生产既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又是一种商品生产,所以既存在着计划调节的客观要求,也存在着市场调节的客观要求。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具有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功能,这就使计划与市场具有相结合的必要牲,计划与市场各有长处和缺陷,从而就具有和结合的必要性。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具体方式应是二者的交融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机制问题越来越为经济理论界所重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经济机制理论的研究,在西方国家与苏联、东欧国家开始较早。我国是七十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讨论中才逐步提出来的。当时还未作为一个专题展开讨论,认识也不够深化。1982年以后,随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问题争论的展开,论述“经济机制”的文章逐渐多起来,对经济机制的概念、特征、与经济规律和经济体制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模式等方面的问题都发表了不少意见。在理论探索上较前大有进展。现将近几年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提出来的,与经济改革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此问题人们议论很多,但几乎都只讲两种调节。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除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形式外,还有一种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调节形式。这是一种特殊的调节形式,它是与我国经济类型由商品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客观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下面,我们仅就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如何发挥地区经济优势问题;生产资料商品化问题;竞争与联合问题;如何对市场调节加强计划指导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来,如果说我们关于微观机制改革的取向(即以增强企业活力、硬化约束机制为改革方向)基本上是正确的话;那么相比之下,我们在宏观调控手段上的改革则至今还未走出混沌状态。所以,必须在这方面重新认识,重新思考,重新设计。一、既有的宏观调控模式评价设计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模式的基本点是如何寻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最佳结合。刘国光曾以完全集中的中央集权的计划调控模式为一端,以纯粹的市场调节模式为另一端,定义了迄今各种改革的经济调控模式的可行域。几十年来,一些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家们一直在这个区间里探索着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各种模式,从兰格模式经布鲁斯、锡克,直到科尔奈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即所谓的IIB模式)等。这里,我们可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与目标选择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调节形式和适当的结合方式来实现。我同意基本的调节形式是直接的指令性计划调节、间接的指导性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3种。我认为,基本的结合方式也是三种,即直接计划调节与间接不同程度的市场机制因素的滲透和制约相结合;间接计划调节与直接不同程度的市场机制的调节相结合;自发的市场调节与间接的计划控制或制约相结合。这几种基本的调节形式和结合方式,在我国将会长期存在。但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在总体上结合的程度,三种结合方式各自适应的范围和所占的比重,以及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一种结合方式中计划和市场调节力度的强弱等,是有条件的、可变动的,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影响和决定上述变动的基本条件是生产社会  相似文献   

11.
焦文兵  王青平 《经济问题》1995,(9):52-55,44
试论计划与市场的有效结合焦文兵,王青平当今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大趋势和总潮流。尽管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其市场经济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就其经济手段而言,无一不是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二元机制经济。我国确立...  相似文献   

12.
尹文书 《经济纵横》1990,(11):36-37
<正> 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命题,应该从整个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模式的双重角度来掌握。从总休上看,它规定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它是对现阶段宏观调控模式基本规定性的科学概括。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这两个概念虽不对称,但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确实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的准确把握,因此,是科学的命题。 198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曾指出:从总体上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个论述,为我们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陈云计划与市场关系思想的集中表现,也是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今天看来,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陈云的思想无疑受到了历史的局限,但其中许多思想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必须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计划调节为主导”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一 经济运行调控模式是运行体制的核心。为了使微观经济运行灵活,使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有序,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和协调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运行调控模式必须改革。 究竟怎样建立理想的调控模式呢?这一直是经济学家注目的问题。在这方面发表的见解已经不少。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应该实行计划调节,市场调节的只是国民经济的一小块次要部分,认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以计划调节为主而以市场调节为辅。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计划管理以商品经济为对象,而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所以,国民经济的大部分活动应该让市场去进  相似文献   

15.
<正> (1)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改革十年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再认识的科学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时,陈云同志就把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思想,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后来,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改革的步伐,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此后,经济理论界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江泽民同志在建  相似文献   

16.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而要搞好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就必须搞好价格改革。价格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结构的改革,一是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现在分别谈谈这两方面的问题。一、关于价格结构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要重视市场的作用和市场的发育,但不等于全面推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经济改革的内容,应将市场取向的改革与非市场取向的改革结合起来,配套进行。即从原来高度集中,排斥市场调节作用的半商品经济半产品经济的体制,转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没有获得有效实现的体制,转向逐步获得其有效实现形式的体制。关于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不能把计划、计划调节和计划经济混同,也不能把市场、市场调节与市场经济混同。  相似文献   

18.
王保庆 《经济纵横》1990,(11):25-27
<正> 在实践中研究探索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效有序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解决这一课题。首先应当对计划凋节与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比较。应当承认,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依赖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离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孤立地谈论某种经济运行机制的利弊作用,常常是不科学的。因此,这里的分析比较,只是一种粗略的概括。我认为,一般而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在作用的时序上,计划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事前调节机制,后者是一种事后调节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也即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刘小燕 《经济纵横》1991,(12):33-39
由于计划与市场机制各自独立发挥作用条件不完备,决定了二者均存在着一定的功能性缺陷。我国现阶段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应充分利用二者的互补优势,同时注意克服各自的缺陷。就全社会而言,计划与市场的合力是普遍均衡与效率实现的基本保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计划与市场两者在同一范围内的共同调节。由于社会经济主体在目标、所有制形式以及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也应该体现这种不同层次的要求,寻求多样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实现了从产品经济或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变。党的十三大又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快改革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要求政企分开,要求所有权与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