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定义的生态效率公式,在量化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降维合成生态效率综合指标,并进一步从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视角研究财政相对收支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总体而言,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即期作用,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滞后作用,一般滞后3年以上;基础设施将强化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促进作用,弱化纵向财政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分地区比较,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均抑制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指导着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的生态效率是"十二五规划"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策略。文章采用了超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了2001~2008年中国各区域的生态效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区域的生态效率水平变化不大,但存在着区域差异性。高消耗高污染仍是大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区域发展要转变发展模式,转变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生态效率指标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将生态效率指标区分为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两个构面,建立了由资源效率指标与环境效率指标构成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采用我国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截面数据,进行了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价,揭示了我国区域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根据循环经济的本质和生态效率的内涵,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中所建立的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了度量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指标,分析了2001年—2010年间湖南省经济增长及生态效率要素的变化趋势;接着通过生态效率度量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测算了湖南省10年间各年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并对其生态效率及演变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GDP在10年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都有显著提高,生态效率增长了1.32倍,而自然输入要素的效率变动则呈现不同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估.通过对中国三大区域的比较发现,生产率因子和增加值率因子是决定地区竞争力水平的最重要原因;我国工业发展的东西部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生产率发展不平衡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技术异质性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共同前沿方法,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效率,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变特征,衡量区域间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并对生态无效率进行分解,以探寻我国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根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和生态双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借助耦合协调模型综合评价产业生态化水平,进一步对产业生态化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呈现阶段变化特征;产业效率与生态效率呈现此起彼伏的“X”型发展状态;产业效率与生态效率处于中度失调状态,表现为较低的协同水平。实证显示,产业生态化水平、产业效率以及生态效率,表现出上一期对本期发展皆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等不同程度作用于产业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制造业多年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也成为国家重点监控的污染行业之一。论文概述了生态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方法,构建了医药制造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价值—影响比值法,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行业生态效率有所提升,但改善的重点仍在末端治理方面;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提升了资源效率,并带来环境效率的改善;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都对环境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贡献,而废气的治理效果亟须改善。最后,从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企业生态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医药制造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生态效率造成了影响。文章采用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核算各地区生态效率值,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生态效率值明显存在东高西低的现象;研发投入存在双重门槛且在跨越第一道门槛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更加显著,跨越第二道门槛值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略有下降,但溢出水平远高于第一道门槛值前的水平;环境规制存在单一门槛,在门槛值左侧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为负,而在门槛值右侧开始呈现正向溢出。同时达到高研发投入、高环境规制水平的地区主要在我国东部。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态效率和产业集聚原理,提出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效益测算方法,并以此对兖矿集团生态工业共生生态效率和集聚效益进行测算与分析。通过生态效率测算与分析,得出兖矿集团生态效率可分为三个阶段,表明兖矿集团开始向着生态工业网络化发展;通过集聚效益测算与分析,得出兖矿集团生态工业共生集聚程度还比较低,生态产业链(网)还不够丰富;最后指出兖矿集团生态工业共生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少数民族聚集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为研究对象,利用恩施州2007—2018年的旅游业及相关经济、环境指标数据,基于区位熵法和Super-SBM模型分别测度了恩施州的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并运用VAR模型探讨了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恩施州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各县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2)在研究期内,旅游生态效率随时间推移呈增长态势,但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仅恩施、巴东和咸丰的旅游生态效率的投入产出相对达到了合理水平,其它县市均亟待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3)在2007—2018年间,恩施州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生态效率的贡献度逐年上升,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生态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效率的影响,认为FDI既对生态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环境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其影响的净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随后,文章构建由经济增长方程、环境技术进步方程和生态效率方程共同组成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2000~2012年我国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生态效率,还能够提高经济增长和环境技术进步间接提高生态效率,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并且各区域的影响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估。通过对中国三大区域的比较发现,生产率因子和增加值率因子是决定地区竞争力水平的最重要原因;我国工业发展的东西部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生产率发展不平衡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新材料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GDP总量与增速最快,新材料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且生态效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生态效率以南部的苏州和无锡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浙江省生态效率缓慢上升,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上海市则呈现下降趋势。江浙沪区域新材料产业整体呈现向苏南与浙北地区聚集的时空跃迁特征。行政支持、财政支持这两个驱动因素与新材料产业生态效率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政府应结合城市群的生态效率发展特点与时空跃迁特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缩小城市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新材料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GDP总量与增速最快,新材料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且生态效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生态效率以南部的苏州和无锡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浙江省生态效率缓慢上升,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上海市则呈现下降趋势。江浙沪区域新材料产业整体呈现向苏南与浙北地区聚集的时空跃迁特征。行政支持、财政支持这两个驱动因素与新材料产业生态效率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政府应结合城市群的生态效率发展特点与时空跃迁特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缩小城市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PCA-DEA的组合模型评价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效益,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平均生态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地区差异,并表现出扩大的趋势;产业结构、外商投资水平、地区就业人口总数对生态效率的提高有反向作用,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城镇化率、能源投资、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对生态效率的提高有着正向作用.因此,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坚持改革创新,将重点放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方面,促进上中下游协同发展,重点提升上游省市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非参数分析法及Shorrocks转换矩阵对1978—2009年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逐渐加大的趋势,其主要是由于新疆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同时,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在区域经济格局越来越稳定的惯性中发生的。根据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加大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并注意投资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加快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资本市场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发达区域资本市场和欠发达区域资本市场;另外由于受中国区域发展的历史和行政手段的影响,加大了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分析欠发达资本市场发展的特征及原因,寻找加快中国欠发达区域资本市场的途径有助于改变这种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5年—2012年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钢产量和水循环利用率作为期望输出、吨钢SO2排放量和吨钢COD排放量为非期望输出,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新水消耗作为输入,运用DEA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近8年来的生态效率进行测评,并选择典型钢铁企业,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其生态效率进行分解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整体生态效率逐年提高,近年来均达到有效;超效率分解结果表明,在有效值为1时,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态效率与先进企业仍然存在这明显的差距;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态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要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与其他典型企业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三废"排放,是企业进一步提升生态效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替代和互补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分别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贸易平衡效应及分区域、分行业的贸易平衡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贸易平衡效应尚不明确;中国对不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贸易平衡效应存在差异;中国制造业、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贸易失衡。基于此,可从产业选择和区位选择角度,就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