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灯光诱虫是广为应用于池塘养鱼及特种水产品养殖的增产措施之一,其实将该办法施之于稻田养鱼,效果更好。其一,稻田的潜在诱虫量更大,为鱼儿增加一定数量的活饵,达到增鱼目的;其二,稻田挂灯诱杀的多为害虫成虫,可有效控制害虫的世代繁衍,防止了稻田虫害的暴发,从而减少防治虫害所需化学农药的用量,减轻施药对水体的污染等;其三,灯光诱虫不会对诸如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的最大自然天敌——稻田蜘蛛产生伤害,对稻田虫害的生物防治无明显负作用。如下据我地生产实际作有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时下正是贵州省从江县水稻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在该县往洞、贯洞、西山、高增等乡镇的侗族地区,当地农民在田里放养的稻田鲤鱼和鸭子派上了大用场,成为水稻虫害的克星。清早,从江县往洞镇增盈村的村民们就按时赶着一大群鸭子放进各自的稻田里,让鸭子吃掉危害水稻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对付这些水稻害虫,我们这里不用农药,田里的鱼和鸭子就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稻田养鸭已经成为田间地头比较常见的种养模式。除了能做两种产业,挣两份钱,稻田养鸭的好处还在于,鸭子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对于稻田的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最近,日本研发出了一款新型机器人,可以代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祝增荣,作为稻田天敌保育生态工程的先行者,经常在田间地头做实地调查与研究。从本科学习算起,祝增荣从事稻田天敌的生态学研究已30年有余。在田间实验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地区从不使用杀虫剂,仅依靠自然中的天敌,十多年稻田害虫没有成灾,反倒是打了药的水稻被害虫吃倒了。这让他意识到,稻田天敌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等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发展,而大量不合理使用杀虫剂,不仅浪费,还破坏了天敌对害虫调控的生态服务功能,而且可能刺激害虫繁殖。因此,他坚定  相似文献   

5.
<正> 稻田养鳖,由于鳖的生活环境宽畅,活动、摄食、晒背范围大,所以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稻田养鳖,稻鳖共生,鳖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同时,稻田养鳖,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稻田选择 养鳖稻田应选择便于看护,如房前屋后离住处较近的田块。同  相似文献   

6.
应用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和黏虫色板诱杀害虫技术防治蔬菜害虫,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和防治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生产、促进生态和谐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稻田养殖,是生态农业立体种养的有效形式,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例如农田纯种粮投入产出比为1:2.7,实行稻田养蟹投入产出比达到1:4.8。稻田养殖在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受到各级各地的重视。稻田养殖按照养殖的水产动物不同分别称为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稻田养虾等。主要技术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浙江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生态种养,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许多村民依靠发展生态种养业致了富。果园养鸡村民在果园里用荧光灯捕杀害虫,一晚掉在地上的害虫就有半脸盆之多。于是,他们又把鸡放养在果园致富里,让鸡吃灯下的害虫,鸡粪留在果园里。采用这种方法,避免了养鸡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提高了果品质量。稻田养鸭为消灭稻田虫害和铲除杂草,并为养鸭提供适宜场所,村民们实行稻田养鸭。鸭吃草、吃虫,节省了养鸭饲料;鸭粪又是水稻的上等有机肥料,不用再喷农药、用除草剂,效益十分可观。菜园育蟾该村许多村民利…  相似文献   

9.
<正> 稻田养殖是一种典型的高效生态农业,稻田养殖鱼蟹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通过鱼蟹摄食害虫,能有效的降低水稻田农药的喷施量,但有时稻田确需喷施药,选准用药的品种及施药技术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鱼蟹稻田适合的药种与用量1、稻飞虱 每亩用40%的乐果乳油75毫升兑水喷雾。人工防治,利用该虫假死性的特点,用竹杆搅动稻株,结合上大水,蟹进入  相似文献   

10.
<正> 稻田养殖美国青蛙是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立体高效农业。在稻蛙生态系统中,蛙既能吃掉危害水稻及人体健康的害虫、蚊蚴,蛙粪还可肥田,使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无废生产模式更加完善。稻田中养殖美国青蛙,比单纯种稻大大节省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出的稻米,商品蛙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户作为生态农业技术最直接的采纳者,其对生态农业技术有着独立的选择权,农户是否采纳生态农业技术直接影响到该技术的推广效率。稻虾共养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相协调,该技术符合生态农业技术的要求。因此,文章以稻虾共养技术为例,通过分析江苏省和湖北省稻虾共养技术推广情况,以期提高农户对稻虾共养技术的采纳行为,并重点从政府培训、农户技术认知、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和社会网络等五方面研究其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的影响。[方法]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基于江苏省和湖北省共612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培训、技术认知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1)政府培训次数和政府培训有效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培训及时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其内在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培训有效性可以提高农户技术认知水平,降低其技术应用风险,最终促使农户产生技术采纳行为;(3)户主是否村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和耕地块数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政府培训能够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并且政府通过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知,进而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征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区位优越性、产业融合性、功能多样性、要素集约性、发展可持续性、高度开放性、生态保护性等特点;具有强化经济功能、完善安全环保生态功能、突出辐射带动功能、拓展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重点包括种源农业、绿色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海洋农业、口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13.
昭通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也是云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发展农业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关键。该文在阐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基本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就发展昭通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优势、功能区划分和发展模式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西北特色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以阿拉善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展西北特色农牧业,充分利用当地特殊资源条件,增强西北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西北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法]文章对西部农牧业整体分析和阿拉善盟特色农牧资源开发案例剖析。[结果]西北特色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亟需从模式创新、产业创新、体系创新以及完善理论和方法上寻找突破口,合理谋划应对方略。[结论]西北特色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发展高效生态科技构建以生物农牧业和物理农牧业为主体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模式,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牧业"发展要求,形成动静脉产业联合体,创新农牧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生态功能区划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鉴于影响区域休闲农业发展潜力的因素较多,且某些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文章通过构建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综合得分6882,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模糊评价向量中隶属度最大值为0298,发展潜力较大,其中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384、0286和0442,发展潜力较大,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259和0315,发展潜力一般。[结论]湖北省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生态环境、休闲农业等方面的工作。研究结果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贵州省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为了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农业发展效益进行客观地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贵州省9个市(州)的生态农业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贵州省生态农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的生态农业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地区的综合得分情况。[结果]通过对贵州省生态农业绩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投入与产出、耕地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各市(州)综合得分结果表明遵义市和毕节市的得分最高,分别为4456 595万和4388 418万; 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的得分比较低,分别为1572 071万和1621 515万。[结论]贵州省各市(州)生态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遵义市和毕节市的生态农业效益最好,安顺市、六盘水市、贵阳市的生态农业建设相对较弱。因此,贵州省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利用先进技术、加大生态农业的投入,从各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稻鳅共生是典型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稻鳅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鳅养殖密度下的稻鳅共生对水稻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对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水稻长势在株高、有效分蘖率、根长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养殖田水稻株高增高了3%,有效分蘖率提高了8%~11%,根长提高了8.8%~31.3%。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了7.1%~21.2%,孔隙度增加了4.1%~14.7%。实验前后养殖田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5%~26.5%,对照田降低了2.5%~5.8%。土壤肥力(氮、磷、钾)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处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5%~25%,同时稻田增收泥鳅1 725~3 375kg/hm2,净收入为1.836 0万~2.307 0万元/hm2,经济效益提高了3.65~4.84倍。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中泥鳅的养殖密度为30万尾/hm2时稻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论]稻鳅共生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下辽河平原多年的水文、气象及工、农业等资料,采用旱涝指数与正负距平、彭曼—蒙斯特公式、最小月平均径流量、恢复地下水位年需水量等方法计算,着重对下辽河平原用水结构的变化特征、水田用水时空的变化特征及生态需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对下辽河平原水稻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用水结构以水田用水为主,在平水年与干旱年水田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干旱年,生态环境用水仅为0.66亿m3,辽阳市、锦州市等生态环境用水为0,无法满足生态需水;下辽河平原生态需水的变化特征为干旱年的生态需水量大于平水年,在不同水文年型中下辽河平原生态需水的恢复量变化特征为干旱年中生态需水的恢复量大于平水年;对该区水稻生产布局做出合理的调整,在平水年水田需削减9.15万hm2/a,干旱年水田需削减10.623万hm2/a,锦州市水田削减量占本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最大。该研究结果对防止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优化下辽河平原农业种植结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农业土地利用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试点,由于人多地少,农业发展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方面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重庆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土地利用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农业;在这个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区,发展生态农业尤显必要;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措施、当前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相对较缓慢。从生态、资源、从业人员、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劳动力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为开发黑龙江省农业提出推进发展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科技推广、农业从业者素质提高、加强政府财政扶持力度的强有力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的稳定和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