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前货币委员会委员樊纲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主要在几个大城市,对于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现在并没有大的泡沫。因此,从全国楼市来看,不一定需要大的调整。还有观点认为,在通胀的条件下,房价没有涨就相当于下降。这些言论本质上是要求房地产放弃调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劳动力在城市间流动性的逐渐增强使得居民能够自由选择居住城市,这种居民在城市间的重分布促使房价被重估,更准确地反映居民对于城市价值(包括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支付意愿.本文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住宅市场中,城市价值已经被很显著地资本化到房价当中.城市居民的劳动收入水平越高,或者城市生活质量越好,城市的房价就会越高.这意味着,人们愿意为居住在一个城市所支付的成本(即房价),取决于他们能够在这个城市里获得怎样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以及享受怎样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还发现,在早期,城市生活质量要素在房价中是被低估的,向合理水平的收敛过程会带来房价的上升.同时,收入要素对房价的贡献度在下降,而城市生活质量要素对房价的贡献明显上升,表明居民在选择城市时更加重视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之严重,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2008年11月到2011年5月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北京的房价就从12023元上升到25085元,增幅为108%;上海的房价从14800上升到24000元,增幅为62%;深圳的房价从9500元上升到17500元,升幅为84%;广州从6800元上升到13500元,升幅为98%。这使本来在2007年已存在的房地产泡沫再次放大。目前,北京城八区的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三万元,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市场价是300万人民币左右。  相似文献   

4.
郑晓云  吴慧蓉 《价值工程》2007,26(12):151-154
一线城市房价高昂,存在着价格泡沫的嫌疑;二三线城市虽然房价相对较低,但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可能出现另一种泡沫即供给泡沫。与价格泡沫不同,供给泡沫的受害者最终将是广大的房地产商和与之相关联的政府和银行。以某市为例,初步分析了易于形成供给泡沫的条件,旨在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以警示。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价“涨”声一片,一二线城市的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还是民间市场研究机构收集整合的材料,都表明当前楼市的热度。发改委官员甚至表示“一二线城市房价仍会上涨”,一时间引发众论。对此,笔者对近来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现状作些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房价上涨的现状 尽管史上最严的新“国五条”出台,但2013上半年各地特别是一二线楼市还是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走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70城市中,60多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同比出现上涨,持平或下降的城市累计仅为个位数。  相似文献   

6.
正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在上海、广州、深圳先后步入下跌通道后,四大一线城市中房价惟一还在坚挺的北京也终于撑不住了,出现了环比下跌的态势,这也是北京房价自2012年6月以来首现下跌。房价的风向真的变了吗?一线城市房价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四大一线城市始终是房价坚挺的坚固堡垒。据机构分析,此次一线城市房价出现下调的主要原因在于房企的主动降价,这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结果,因为真实的需求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住房泡沫给家庭经济活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了巨大挑战,改变着家庭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流动规模.本文在索罗增长模型基础上构筑了住房泡沫与城市人口增长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住房泡沫变化对家庭生育和迁移决策的动态影响机制发现:住房泡沫对人口增长的直接影响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住房泡沫从抚养成本和家庭收入两个方面改变家庭净抚养人口数,进而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住房泡沫通过驱动资本增长率,调整产业间劳动力配置,间接使人口增长率随资本增长率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山东企业管理》2011,(7):82-83
按下葫芦浮起瓢。近期楼市总体降温,但部分城市房价却“逆势上涨”。国务院日前提出,“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纳入限购范围”。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应加大二三线城市限购。按照住建部的标准,新的限购名单将从国家统计局发布月度房价指数的70个大中城市中产生,其中二三线城市必然大量上榜。姚景源分析,目前在二三线城市实行限购政策最大的障碍是地方政  相似文献   

10.
就在一二线城市房价滞涨并有所回落时,西部几个省会城市的房价却难改飙升势头,一路领涨全国房价.兰州的商品房连续几个月居涨幅榜前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随机试验法进行城市竞争力对房价影响的显著性分析,得出东部城市与中部、西部城市阃房价有着显著差异,而中部城市与西部城市的房价差异不显著,但东部地区城市竞争力水平对房价影响显著的结论。利用“等级差异评定法”进行协调性分析,得出和显著性分析相一致的结论。分析了城市竞争力水平与房价水平不协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对于实现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164个地级市2004-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DID方法评估了智慧城市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房价上涨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由住建部批准为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城市,房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上涨已经超出广大百姓的承受能力,房价上涨固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体现,但是以国内的这种速度增长却是极不正常的,其中的泡沫显而易见.本文立足于房价现状对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土地》2009,(5):38-39
根据2009年第三季度长三角重点城市的地价的分级研究,方方地产咨询机构最新推出实时反映城市地价水平及其变化状况的“久银华东城市地价系统”。据该系统监测.三季度.华东地区16个重点城市土地市场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供销两旺局势,平均地价较二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住宅地价占房价之比超过五成,国有房企拿地意愿强烈。  相似文献   

15.
李想 《新远见》2012,(3):79-84
2011年以来.因为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中国楼市开始理性回归。特别是从这年9月份开始,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国内房地产业的泡沫开始呈现破灭趋势,不仅商品房的成交量出现萎缩.而且之前居高不下的房价开始出现了松动,甚至是大幅下跌;不仅是一线城市的房价走低,国内二三线城市同样也没能逃脱房价下跌的厄运。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一改颓势加速上扬,特别是一线城市上涨明显,深圳环比涨幅高达6.7%。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说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调整,一线城市的房价似乎又有了起飞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近年来中国住宅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的城市生产生活成本的持续攀升,正引起人们对房价是否会限制城市人口流入的担忧。而现有研究鲜有考虑不同类型人口下的房价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而忽略这种人口异质性的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基于此,将城市人口按户籍所在地和从事产业不同进行划分,利用中国2006-2014年206个城市样本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控制收入、教育医疗等因素后,本地居民对房价比较敏感,而外来人口并不敏感,而对实际收入比较敏感;房价提高会促进第二产业人口向第三产业人口的转变;进一步从不同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房价与城市规模正相关,但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城市人口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从而,住宅价格的相关政策应关注人口异质性和区域差异,合理对待房价上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我国城市住宅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与上涨,而同期租金逐年下降,房价与租金之间的关系令人关注。本文利用1993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租金指数和房价指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住宅市场价格与租金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房价严重脱离了租金这一基本面的影响,不再遵循现值理论模型所揭示的两者之间的运行趋势,表明房价泡沫在长期积聚。为了预防市场泡沫破灭对经济体造成的严重冲击,政府应该严格监察与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我国城市住宅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与上涨,而同期租金逐年下降,房价与租金之间的关系令人关注。本文利用1993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租金指数和房价指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住宅市场价格与租金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房价严重脱离了租金这一基本面的影响,不再遵循现值理论模型所揭示的两者之间的运行趋势,表明房价泡沫在长期积聚。为了预防市场泡沫破灭对经济体造成的严重冲击,政府应该严格监察与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许多沿海大城市持续高涨的房价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简单地将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升高一概视为房地产泡沫,从而在全国统一采取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也不尽科学.本文就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论是重庆市房地产市场尚不存在泡沫.同时,本文提出了应该避免走沿海发达地区城市房地产泡沫的老路所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