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对不同类型信贷配给进行识别和统计的基础上,采用三变量Probit模型纠正双重样本选择偏误,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小微企业需求方配给和供给方配给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数字金融影响需求方配给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需求方配给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信贷配给形式,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面临的需求方配给和供给方配给规模,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信贷交易成本、贷款价格和信贷风险,从而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需求方配给.然而,数字金融并不能够缓解银行对小微企业社会资本的依赖.未来,应在大力提升区域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银行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以更好发挥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相匹配,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在考虑了内生性等因素后,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并且这种效应主要来自于数字金融在拓宽金融覆盖广度和提高金融服务深度两个方面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效应在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3.
周才云  谢顺平 《征信》2024,(4):76-85
数字普惠金融在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等微宏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以及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省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资本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空间效应上,各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不利于邻省域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相较于东部发达省份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直接效应、空间效应的促进作用和溢出强度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朱诗怡  张凯 《财政研究》2021,(5):102-115
本文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分别阐释了定向降准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时对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源产生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属性对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套实施能够产生"1+1>2"的叠加"普惠"效应,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加、信贷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但是负债结构合理性没有显著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有利于减弱"信贷歧视",从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此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调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数字征信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授信成本和风险,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量。基于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168家样本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探析数字征信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特征事实和作用机理。为充分发挥数字征信的赋能作用,全方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数字征信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法律法规,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加大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探索构建数字征信“元宇宙”;加快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运用数字征信融资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高银行信贷服务绩效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环节,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基于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视角构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多路径模型,并借助22个省份(自治区)561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分别在金融科技与供给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银行信任通过强化信用资本对供给绩效的影响,调节金融科技与信贷供给绩效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作用路径,为银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信贷服务质效提供了新视角和新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麦收  李凯旋 《征信》2023,(1):12-20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创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将2011—2019年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相匹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小微企业创业视角出发,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要大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同,覆盖范围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创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中国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此外,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与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数字支持服务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数字技术可能产生数字鸿沟问题。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融资约束、借贷成本和经营风险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宇虹  黄霖 《金融研究》2019,466(4):149-167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金融知识体现了小微企业主对经济金融相关信息的认知与决策、以及使用正规金融工具与服务的能力,因此将作用于小微企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力。实证结果发现,金融知识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创新意识,表现为更重视创新的必要性与员工的创新能力,也有效改善了创新活力。这对相关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与开展面向小微企业主的培训,提供了积极的数据支持。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知识通过市场认知机制与信贷约束机制分别作用于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力。在市场化高、非国有经济发展好、金融市场化高的地区,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强而创新意识不强,金融知识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创新意识,即提升市场认知机制发挥作用;而在市场化低、非国有经济发展差、金融市场化低的地区,小微企业的创新意识强而创新活力不强,金融知识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创新活力,即缓解需求抑制型信贷约束的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关系到小微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基于CMES数据,选择工具变量,采取极大似然方法发现金融排斥显著抑制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分类上,信贷排斥、支付排斥和股权排斥均显著降低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概率。机制上,金融排斥及其信贷排斥、支付排斥和股权排斥均通过降低流动性抑制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因此,制定和实施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及性和可得性、扩大小微企业数字支付准入和使用范围、改善小微企业股权市场准入条件的普惠性金融政策,能够有效克服小微企业金融排斥,增强小微企业流动性,从而激励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促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SAR、SDM及SEM空间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270个中国直辖市和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数字金融发展能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等方式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具体表现为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加。进一步,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对专利申请受理量、实用专利授权率和外观专利授权率等创新指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渠道鼓励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观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转型,科技金融在推动企业创新转型上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集,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数据,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与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之间呈现出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科技金融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从机制上看,科技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融资成本,从而为数字技术应用提供良好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基于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充分解读科技金融对微观企业数字创新转型的关系,为当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中,小微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其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以及解决就业都具有极大的作用。而在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其新渠道。因此本文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从而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策略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中,小微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其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以及解决就业都具有极大的作用。而在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其新渠道。因此本文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从而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策略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战略部署,紧紧把握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趋势,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围绕"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重点从"渠道全面化、场景服务化、产品敏捷化、风控立体化、数据资产化"五个方面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战略部署,紧紧把握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趋势,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围绕"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重点从"渠道全面化、场景服务化、产品敏捷化、风控立体化、数据资产化"五个方面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中小微企业融资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作为老话题,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已经形成共识;作为新话题,如何利用数字金融解决原有金融支持存在的一些短板和难题,是研究的新领域,我们需要探讨背后的逻辑,更加细化地讨论数字金融如何支持、怎样支持、为什么支持中小微企业.基于此,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厘清基本概念,明确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目标选择;其次分析中小微企业存在的痛点及各种金融需求;再次全面梳理我国中小微企业金融供给的多层次机制,从供给侧梳理现有的金融资源;最后分析数字金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重要的助推器,在促进就业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约束困境,而其中金融发展对其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就金融发展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所起的作用展开了研究。结论表明,要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结构的提高都能有效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并依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金融模式下政府补助更易于缓解研发资源错配、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溢出补偿,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文章以A股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为样本,检验数字金融模式下政府补助增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数字金融模式具有积极调节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金融模式的调节作用可有效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提升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小规模企业中,政府补助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对政府补助制定、合理利用数字金融模式以及如何更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