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滢  肖迪 《海南金融》2020,(9):11-21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本文利用2007年2月—2019年12月美国与中国相关月度金融数据,建立TVP-VAR模型来分析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扩表与缩表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并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美联储扩表时对我国银行间利率的影响要大于缩表时的影响,且不论缩表还是扩表均会导致我国M2增加,对汇率和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存在显著的长期负向冲击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8年10月~2014年3月的30个工业行业出口面板数据,运用FGLS方法,根据不同工业行业要素密集度考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呈现出显著负面影响,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美国实际工业产出对我国三类工业行业出口呈现出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使用了形式多样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美国正在削减购债规模,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不但在发达国家内部产生了政策效果,而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也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从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等多个传导渠道,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综述研究,同时探讨了溢出效应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新型货币政策冲击的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一直是开放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出口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中国行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SVAR模型分析发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出口整体上表现为"以邻为壑"效应,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低技术行业有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对中高技术行业有一定程度的负向溢出效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出口波动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此,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应当重点关注这些行业的出口波动。  相似文献   

5.
刘提 《中国外汇》2022,(21):74-75
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时,基本面较强的经济体应把重心放在增加本国的产出上并推动出口商品本币定价,基本面脆弱的经济体需优化本国产业结构,提高产出并优先偿还外债以缓解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6.
近期,随着美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各项统计数据表现优异,客观上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提供了契机.2017年以来美联储已进行了两次加息,并在最近一次的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表示,如果经济发展基本符合预期,2017年将开始实施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计划,即通常所说的“缩表”.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海啸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推动了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改变了发达国家对危机前货币政策的共识。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动和前瞻性指引成了危机期间美欧频繁使用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些政策使美国从金融海啸中走出来并重拾经济复兴之路。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反复爆发和传染表明,这些政策要充分发挥作用尚需要超国家的欧洲政治经济机构的整合。美国的成功取决于美国联邦政府和货币机构作为一个整体,愿意共同合作并做出对国家最有利的事情,而且共同服从国家利益的观念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和尊重。欧元区走不出危机泥潭、经济继续衰退主要源于:一是危机解决的公共品属性诱发了成员国的集体行动和道德风险;二是货币政策引发的利益冲突与强权政治的影响;三是作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当共同面对危机问题时,缺乏一个超国家的权威政府,能够在促进公共利益上做出正确的政策决策。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美元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势必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影响。本课题旨在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元历次加息周期基础上,分析美元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资金流动的传导机制;运用实证模型分析美元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运用200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国行业层面的对日出口数据,研究发现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不同行业出口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首先,日本量化宽松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低技术及中低技术行业对日出口的增长;其次,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中高技术行业对日出口形成了先正后负的冲击;第三,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采取的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使其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加之今年3月美联储宣布正式实施数量宽松政策,引起各界对未来资产价格是否会再次出现泡沫的讨论。本文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股泡沫和本世纪初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及膨胀提供了宽松的货币环境;而本次美联储为应对危机的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将使利率保持较长期低水平的同时带来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在美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改变、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没有动摇的背景下,全球资产泡沫可能会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preferences of a large economy’s central bank affect the trade‐off between output and inflation volatility faced by the central bank of a small open economy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a global cost‐push shock. We demonstrate that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producer currency pricing, the trade‐off faced by the small open economy is likely to worsen as the foreign central bank becomes more focused on output stabilization relative to inflation stabilization; but the opposite is true in the case of local currency pricing.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Would the U.S. economy's dynamic response to permanent technology shocks have been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responses if monetary authorities' systematic response to these shocks had been optimal?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characterize the dynamic effects of permanent technology shocks and the way in which U.S. monetary authorities reacted to these shocks over the sample 1955(1)–2002(4) using a structural VAR. A sticky price–sticky wage model is developed and estimated to reproduce these responses. We then formally compare these responses with the outcome of the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相似文献   

15.
We develop a factor‐augmented vector autoregression (FA‐VAR) model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that unanticipated changes in U.S. monetary policy and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have on the Chinese housing, equity, and loan markets. We find the decline in the U.S. policy rate since the Great Recession has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hinese housing investment. One possible reason for this effect is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inflow of “hot money” into China. The responses of Chinese variables to U.S. shocks at the zero lower bound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responses in normal times.  相似文献   

16.
区别于现有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审慎研究,在开放经济下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同时考察不同汇率制度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效应。结果表明:(1)宏观审慎监管会降低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的效果;但面对外部冲击时,审慎监管有助于缓解通胀波动。(2)融入宏观审慎监管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不能发挥其优越性;反而外汇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能降低经济波动。(3)审慎监管水平越高越能促进金融稳定,而且不影响居民的福利损失。因此,货币当局调控通胀的同时兼顾产出、汇率和金融的稳定,可采取宏观审慎与外汇管理浮动相结合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国家中央银行都采取了大量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尤其以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最具代表性。虽然非常规货币政策复杂多变,但是通常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清晰记录。借助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能够全面梳理次贷危机后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有助于深入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实应施的策略,改革银行制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曹辉  张士云 《海南金融》2010,(11):10-14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我国连续多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央行被迫增发基础货币致使通胀预期上升,货币政策在内外失衡时的作用受到影响。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和VAR模型验证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实证检验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货币冲销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最后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子银行体系通过五大机制扩大金融不稳定性,即抛售机制、恶性循环机制、蔓延机制、预期机制以及再融资机制。并通过对美联储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分析,对我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