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纵横》2006,(8):5-8
市场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信用交易的扩大,而信用交易的基础就是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征信,并将大量的信用信息加以传播和使用。然而,在个人征信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敏感的个人隐私问题,如何处理好个人信用信息的公开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个人征信活动的合法性与可操作  相似文献   

2.
构建个人征信体系要处理好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业  杨忠 《中国金融》2007,(22):46-47
人信用信息的开放和使用直接涉及到个人隐私,假若隐私权频频遭到侵害,将会影响信息主体提供信息的主动性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因此制定促进个人信用信息开放和使用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加强对消费者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时代金融》2013,(13):50-51
<正>七、《条例》对个人不良信用信息的保存期限设定为5年是怎么考虑的?规定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个人改正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期限过长,信息主体信用重建的成本过高;期限太短,对信息主体的约束力不够。国际上一般都对个人的不良信息设定了保存时限,但期限并不相同。如英国规定保留6年;韩国规定保留5年;  相似文献   

4.
信用信息共享是征信的本原国务院2013年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首次将“信用信息”这个概念引入我国成文法中,并对利用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在放贷人之间实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共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制度规定。我国现代征信制度主要涉及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交易活动,这种典型的民事或私权特点充分体现了我国征信制度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5.
个人信用信息存储时限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立法尚未对信用信息存储时限作出规定.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国际上关于信用信息存储时限立法的经验,认为借款人付出成本与贷款人可能承担风险的比较是合理规定信用信息存储时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信用信息存储时限立法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外汇违规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征信系统出具的市场主体信用报告主要涵盖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无法综合反映市场主体的整体信用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外汇违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对涉及外汇主体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予以公开,一是可以震慑违规主体,使其自觉遵守外汇管理规定;二是可对社会公众发挥必要的警示;因此将外汇违规信息与征信信息相结合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新规261号文,明确了多项措施来加强个人支付信息安全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其中的相关规定对征信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为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征信信息安全保护,应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异常查询监测功能,严格控制查询操作,加大征信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白云 《征信》2021,39(4):13-18
《民法典》的颁布带来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新思考.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类型化划分,是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前提.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个人信用信息可以分为琐细信用信息和敏感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所承载的权益是多元的,在法律中表现为权益综合体.个人信用信息保护需要建立一个包含隐私权、姓名权、个人信息权和个人信...  相似文献   

9.
征信体系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欧美的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晰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是征信体系成功运作的制度保障.征信体系的法律框架应明确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主体应知悉包含有他们个体信息的数据库的存在;须建立调查处理数据争端和及时核查、更正错误数据的机制;关于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征信体系的监管框架应包含的主要因素有:对征信体系中信息的许可使用政府当局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尤其对涉及个人的信息;数据的安全、完整性;建立高效运作的执行体系:消费者教育与普及推广信用文化.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征信业的经验,作者给出了我国建立征信体系的法律和监管框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明 《征信》2011,(4):39-4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征信立法对个人权益应提供充分、适度的保护.一些国际准则已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达成共识.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我国的个人征信立法,应充分借鉴国际准则的有益经验,平衡好个人权益保护与信息利用的关系,并结合国情做出具体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