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志军 《青海金融》2023,(11):47-52
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化手段、多维度数据,更加立体地对金融机构的客户进行画像,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大幅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能提供低成本、便捷的创新型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与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是落实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普惠金融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本文围绕农信机构如何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多元化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科技应用的深入,金融科技在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人民银行鹰潭市中心支行努力在辖内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文章分析了金融科技在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常见的几种形式及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介绍了鹰潭市在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时的主要做法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3.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推动着金融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不断增强、方式快速更迭。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立足石城县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实际,采用SWOT分析法,剖析该县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翀 《河北金融》2021,(12):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河北农信作为河北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始终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全力做强做优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聚焦顶层设计,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动性。河北省联社始终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担当,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加强对全省农信系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动。  相似文献   

5.
王园园  高静 《甘肃金融》2024,(2):7-10+36
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备日益成熟。文章基于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构成内容、特殊性质、模式类型,分析当前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和困境主要是要素困境、理性困境和认同困境,从而制约着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和效果,并从输入端、中介端和输出端三个维度出发来探讨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以实现绿色金融与乡村产业有机结合,推动乡村产业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金融业的发展理念与运营模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涉农金融机构如何借力金融科技新引擎,助推乡村振兴新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解构涉农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基础,并从农业、农村、农民3个方面提出涉农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金融科技为“三农”的发展插上翅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痛点,列举金融科技重塑农村金融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应用场景,并对农村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产品、金融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2021年4月,人民银行联合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在9省市启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旨在推动金融业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打造惠农利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文章列举了衡水地区涉农金融科技创新相关举措,分析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取得的相关成效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农村金融科技产用对接和覆盖普及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2019年底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在持续性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各产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分析各产业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本文构建基于协方差矩阵的精准选择模型,分析高频次特性股票数据与疫情发展数据的相关性,该模型解决经济变量存在内在关联的问题以及数据不稳定和不一致的特性带来的统计误差。根据模型检验得出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农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相关产业所受疫情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宏观和中观维度提出有效应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 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力量,同时也为金融业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本文通过 全面分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梳理研判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机遇和 新挑战,总结提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制度安排,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国银监会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北银监局通过有效的监管引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快速发展、补齐我国经济社会短板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却存在着金融供给缺乏、体制不健全、金融风险化解机制缺失、金融供给机制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土地流转、农村金融风险特质带来的新挑战。因此,需要通过规范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利用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构建乡村振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PPP模式的发展等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企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产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将会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金融业应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加强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主体发生变迁,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综合性的特点。为全面了解重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变化状况,课题组走访了重庆部分区县的乡村振兴试验示范乡镇及有代表性的乡村产业主体,探究重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特征及现行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境。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本文在剖析数字普惠金融破解农村金融服务困境的机理基础上,提出五种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及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金融排斥的界定与衡量指标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最早是从社会排斥里分化出来的一个概念。早期对金融排斥的研究,是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进行探讨的,即研究居民到金融服务网点的实际距离对居民获得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影响。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金融创新非常活跃,不仅在传统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基础上积极创新,同时在中间业务领域也相继推出了银行卡、信息咨询、理财业务、黄金等金融产品。同时农村金融电子化建设力度也不断推进,以网络为依托,先后开展了电子联行及各类代收、代付等业务。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金融创新能力仍然非常落后。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信贷品种较少,金融创新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内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吸纳性创新为主,特色和原创性创新很少,创新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另外,受资金实力和开发水平制约,新科技应用存在成本高、水平低、推广慢等问题,目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方式仍以传统结算为主,现金、同城结算、通存通兑占主导地位,信用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先进工具的应用覆盖率偏小,甚至还没有推广。这些均导致了大量低成本的存款流失,制约了新品种的开发。如何开发更多适应农村经济条件的金融产品,并对现有产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改造,成为目前我们亟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鉴于国内对金融排斥、普惠金融、金融包容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分歧,地理学者和金融学者对其可达性及使用性维度仍有不同理解,从学术溯源的角度,通过梳理金融包容的历史沿革和内涵演化,界定不同理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最新的数字金融、虚拟集聚背景,提出"三度""三维""三协调"为一体的金融包容体系。从复杂系统论的角度,创新性地将其分为金融包容的协调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创新体系、组织体系及传导体系,并探索了主流金融范畴的扩展、格莱珉模式的思考以及传递渠道的创新等,剖析了新的研究范式的不足,为未来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提供路径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乡村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乡村振兴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乡村振兴也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机遇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对多样化金融的需求,实现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