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迫切需要构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从宏观层面,应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法律制度和全国性的信用信息网络;从微观层面,应强化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韩家平 《征信》2021,39(5):1-8
信用监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梳理信用监管提出的背景和演进过程,认为信用监管是指以现代社会治理和信用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分级分类和精准智能监管为手段,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协同共治制度.比较传统监管方式,提出信用监管的六大特点和五大实现路径,并对市场监管、海关、交通运输等信用监管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及其成效进行分析,指出信用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完善信用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加强信用建设的重要意义,讨论了信用环境问题,进而提出信用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合力建造,并提出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方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要求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当前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缺失问题。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讲究信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竞争才能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在当前和今后已经成为处理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我国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根本前提。本文针对我国存在的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等制约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想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其形式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恪守信用、规避风险,确保竞争交易中各种契约的如期履行,是整个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前提。“企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没有诚信的支撑,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我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及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要求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当前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缺失问题.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讲究信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竞争才能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在当前和今后已经成为处理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我国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根本前提.本文针对我国存在的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等制约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想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市场成熟度、公信力和对金融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外信用评级监管经验很难直接被我国简单复制。正确理解信用评级本质属性,对于深入认识信用评级理论体系、树立符合评级发展规律的监管理念、合理借鉴国外信用评级监管经验,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级监管框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信用缺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加大社会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场机制运行效率。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并以信用的存在为前提。信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保障,能使分散的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组合,加速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合理转移,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信用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市场信用机制与公共信用机制的本质特征、运作规律、相互关系等,对我国市场信用机制的发展状况、主要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建设亟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应该从建立健全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强化市场信用信息的应用、打造市场信用机制运行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加强市场信用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远照  熊勇先 《征信》2021,39(2):33-38,46
为信用执法相对人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全方位、多层次权利救济体系是信用法治应有之义.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的事后性弊端使得其对信用执法相对人重大权益的保护十分不利,亟须构建预防性行政诉讼制度.信用预防性行政诉讼具有契合法治理念、满足依法行政要求、弥补行政救济漏洞以及适应法律全球化趋势等多重价值.构建信用预防性行政诉...  相似文献   

14.
论构建中国金融信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金融是现代国民经济的核心,中国已经成功“入世”,构建中国金融信用关系到市场经济秩序的好坏;效果成本的高低;竞争力的大小;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弥补了国有经济增长缓慢对GDP增长率的负面影响,西部经济增长同样也必须支持和依靠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二元经济”及二元融资体制的弊端在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影响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后续资金支持。如何有效解决西部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约束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只有不断改革现有的融资体制、维护信用秩序、改善融资环境才能共同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征信行业快速发展,但征信监管标准的建设仍较缓慢滞后。选择欧、美等征信发达国家征信监管标准及规制建设实践经验,剖析监管标准出台的背景、需求、内容及作用,结合我国征信行业监管标准现实需求,建议以"征信通用原则"为框架,提升监管效率,着力保护征信主体权益,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管指标体系并采用动态方式维护。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构筑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区域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可协调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借鉴上海、湖南的经验启示,探索适合海南地方信用体系的建设模式,提出了推动海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俊慈 《征信》2020,38(4):27-35
作为完善事后监管的重要环节,纳税信用修复是对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有益补充,其具有优化和升级政府监管职能的突出功能优势,可将信用监管机制内嵌于税收法治的实现进程之中。但从实践来看,纳税信用修复因立法位阶较低、实体和程序条件亟待规范而严重阻碍其功能优势的发挥。为此,遵循全面修复原则,以提升立法位阶、规范实体和程序条件为抓手进行制度建构,最终实现信用修复从“部门治税”向“多元共治”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陈志 《征信》2016,(8):47-50
我国个人征信业务的开放标志着大数据征信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征信虽未改变我国征信监管的法律依据、监管框架以及监管内容和目标,但监管对象的变化将会加大监管的难度,传统监管方式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深刻变革.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征信监管的现实要求,应加快完善征信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并加大对征信监管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国内已经推出,但是与之配套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作为一种复杂的衍生品,CDS具有权益性、收益性、风险性和流通性等"证券"特征;CDS坚持合同自由原则,却打破合同相对性原理;具有保险的功能,却不受"保险利益"原则的约束。为防止CDS偏离风险缓释的轨道,应加快制定《场外衍生品法》,确立CDS监管的法律依据;限制参照主体和参照资产的范围,防止政策套利;严控后续转让与交易,削弱流动性;稳步放开市场,防止风险集中;实施中央清算,加强资信评级机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报告制度,提高CDS透明度,加强投资者保护,引导CDS回归缓释信用风险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