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政府技术效率是政府效率的第一要素,它涉及政府组织机构、运行成本、公务员队伍、政府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基本要素.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技术效率症结的表现有:组织效率低、管理效率低、人员工作效率低及技术运用效率低等四个方面.构建学习型乡镇、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乡镇电子政务建设、提升乡镇政府的财政能力以及理顺乡镇政府的内外部管理体制是优化我国乡镇政府技术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普遍性职业问题,是每一个行业都可能会遇到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影响基层公务员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着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行政效能,文章通过介绍我国公务员报考热与公务员职业倦怠并存的现状,分析了基层公务员由于晋升困难、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比较低和基层公务员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原因而产生了职业倦怠,并针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政府组织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公务员,还包括其他部分为政府工作的无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国内外公务员涵义和界定各有特色,本文对此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县级及其以下的基层政府至关重要。本文以国家级贫困县栾川县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案例,通过10天的田野调查和对23人的访谈数据,分析有限政府论与无限政府论两种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结果发现:第一,基层政府通过寻求有限政府和无限政府之间的动态平衡,对市场要素流动和分配进行干预,这是解决乡村衰落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而基层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平衡社会发展效率与公平、推动城乡二元结构系统演进的需要。第二,栾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是,通过基层政府的干预,使市场要素向乡村旅游产业流动,具体包括资源整合、组织创新、示范带动、远近皆交、三类优先、情法结合6个方面。第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之间动态转化的完整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从有限政府向无限政府延伸、无限政府与有限政府共存、再回归到有限政府。  相似文献   

5.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当前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三农”财政投入的热情较高,投入力度较大;地市及县、乡镇级政府.对“三农”投入的热情较低,投入较少。之所以存在“上面热”、“下面冷”的较普遍现象,除了由于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状况相对宽松外,更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是学校领导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构建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对开启基层党建思维和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理论及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工作现状出发,对如何构建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并给出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减少政府层级来实现乡镇财政解困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必须关注一个核心目标:是否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那么是否所有的乡镇级政府都应该撤销呢?为此,本文通过一个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乡镇财政解困与政府层级改革问题,对于发达乡镇和不发达乡镇提出了不同的乡镇辖区优化调整和财政解困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第一窗口,基层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仍然存在懒政怠政、腐败与奢靡、弄虚作假、服务意识淡薄等行政道德困境。文章通过实例引证基层公务员的行政道德缺失,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提出需要通过完善考录制度,把好入门关;建立突出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的行政道德教育;创新以激励制度和用人导向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建设;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积极促成行政道德制度化、法制化,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推进基层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建设,以此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行政公务员队伍,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对电子政务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中出现的"电子"与"政务"的角色错位、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模式、业务功能模块扩展、信息安全、人员培训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立重视政务流程再造、加强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的应用集成、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在电子政务平台上业务功能模块的开发、建立学习型政府、提高公务员素质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CFPS微观调查数据,构建了2010年和2014年中国村居层面低保制度覆盖率及瞄准偏误指标,考察低保制度覆盖和瞄准偏误对农民主观评价农村基层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村居低保制度覆盖率的扩大会显著增加农民对基层政府工作能力的肯定,但是随着低保瞄准偏误的增加,农民对基层政府工作能力的评价下降。(2)异质性分析发现,大姓占比越高、经济发展越落后、村委会选举比例越高的村庄,农民对于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公的反应更加强烈。此外,濒临贫困线边缘群体对低保制度覆盖率和低保瞄准偏误的敏感性最高,存在“酸葡萄效应”。(3)机制分析发现农民对低保分配方案的公平感知显著影响了其对基层政府及其代理人工作绩效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政府是强调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政府。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农民的最大权益,推动乡村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服务型基层政府的应有之义。为实现上述职能,需要加快执政理念的转变,配套制度的改革,同时要特别突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彰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之后,许多基层政府财政困难与日俱增,实际债务负担沉重,负债风险日渐膨胀,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危及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本文认为,基层政府负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整个国家的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基层政府的财政与事权不对称,基层政府的短期行为和非理性行为。而造成基层政府负债风险形成与累积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对基层政府负债风险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3.
在推行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政务进行改造,也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和更新公务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这些方面都需要有法律法规的强大支持。构建一个良好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不仅能规范电子政务发展,而且会促进政府管理创新,还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4.
基层政府具有双重身份:由理性经济人组成的政府与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二者之间的持久冲突是形成财政困境的根源.基层政府在双重身份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权衡,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现行制度设计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权衡,现行行政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基层政府不断偏离公共利益,转而追求个人利益,从而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放大了基层政府的资金需求,并最终导致基层政府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以及财政困境.  相似文献   

15.
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加速农业科技推广于战平农业科技推广是涉及政府、推广组织和农户的有机整体,其具体工作是由各种推广组织负责进行的。农技推广组织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政府的行为。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基层政府与农技推广的关系,利用其优...  相似文献   

16.
乡村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石,事关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国家财政能力的增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从理念走向现实。然而,实践中诸多提升农民生活福祉的服务举措不仅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使基层政府陷入责任泛化困境。从以政府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服务为代表的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举措中,可以发现,在乡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主要由政府投入资源的背景下,基于资源使用的安全性与公共服务落地的时限性目标,地方政府越来越普遍地采用中心工作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对服务权实行集中支配。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被简化为公共行政管理技术的应用过程,缺乏对乡村社会性质的基本观照。服务权集中支配与乡村社会不规则性之间存在错位。这种错位给农民针对政府的权利诉求提供了滋生土壤,并造成政府责任的过度卷入,使政府责任泛化。要破解这一困境,需要将服务权下移至村庄,重置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和农民的角色,确立农民在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提高基层公务员执行力是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行政目标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对基层公务员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执行力的途径,从而促使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关于政府行为的理论模型,将中央政府和农村基层政府视为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理性人”。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缺乏健全的农村民主机制的情况下。政府推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因是农民负担问题的尖锐化,它对政府利益造成了损害。在推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基层政府的利益倾向。使各项改革相互配套。  相似文献   

19.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整个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基层公务员出现的"招得来、留不住"、"性别比例失调"等现象,本文在深刻剖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哲学和现实的角度,引用"道器"哲学原理,对加强公务员基层队伍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基于福建省长汀县森林恢复的成功实践经验,采用田野调查和文本分析法分析高层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在森林治理中的互动,诠释基层森林治理创新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高层级政府和基层政府是基于环境治理共识和生态政绩驱动下开展的基层森林治理创新;高层级政府进行选择性控制,基层政府进行自主性试验;基层政府和高层级政府的纵向互动保障了森林治理创新"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可持续性。作为生态资源禀赋为地方显著特征的县市,其互动的动力来源于生态治理共识和生态政绩追求。最后,为寻找因地制宜的基层森林治理创新之路,提出建立高层级政府和基层政府保持良性互动下的适应性林业治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