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马克思主义者一直认为,财政是国家政权实现自己的政冶目的的重要工具之一,是阶级斗争的一个工具。毛主席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区根据地的财经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地解决了财政同政治、财政同经济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财政原则,制定了正确的财政方针,这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走过的道路也很曲折。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特点是,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和强大的敌人包围之下,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扩大发展革命根据地,由农村包围  相似文献   

2.
夏商与西周的政体形态属于原始联邦制,其财政体制属于原始分权型财政体制,政体形态和财政体制相匹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部的改革确立了由分封制演变为封建制的政体形态,逐步建立了中央集权型的财政体制。诸侯国内部政体形态变化和财政体制的变迁,最终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政体形态变化——秦王朝的建立则标志着中央集权型封建专制政体和财政集权体制在全国的建立。先秦历代的政体形态变化和财政体制变革表现出较强的匹配性、同步性和法定性,它给我国当前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我国当前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基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形态,体现人民意志和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财政体制改革必须以法律为保障,健全和完善财政法制建设,以法律取代行政规章,调整和约束财政事项和财政行为;财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应同步进行,以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保证财政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以财政体制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财政监督是通过财政分配及其管理活动对国民经济实行的全面监督。它是财政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都离不开财政监督。财政监督寓于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的全过程。财政监督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监督。这是由财政同国家政权的本质所决定的。财政分配的过程,是以国家整个行政权力所制定的法令、制度为依据进行的。凡与财政发生分配关系的部门、企业、单位,都要接受财政部门带强制性的监督。财政监督是寓于财政分配之中的监督。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相似文献   

4.
我市自一九八○年试办经济特区以来,在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各项建设事业和各方面的工作都开创了新的局面。随着特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四年来,在特区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急待解决的有关财政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必须看到,特区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特区,特区财政的本质同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是,同内地财政相比,特区财政有它的特殊情况。究竟特区财政的特点是什么?特区应建立怎样的财政体制?经济特区应否建立一级财政等等问题,摆在我们特区财政干部的而前。但对特区财政的探索至今仍是特别薄弱的一环,我们只能通过几年来办特区财政的工作实践,谈谈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
李力 《经济纵横》1998,(6):52-56
对振兴财政若干问题的思考李力一、关于“振兴财政”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振兴财政”问题。所以提出这一问题,说明财政存在的困难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财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体制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表现程度是同当时的...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财政责任机制由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及其财政活动、财政利益相关者及其财政问责构成,是对地方政府财政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的概括。经济、政治和行政制度决定着财政责任机制及其变迁,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政治弱化+中央政府集权"的制度组合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政治弱化+中央政府放权"的制度组合下,我国的地方政府财政责任机制都不够完善,可行对策是从政治、行政和财政三个层面上推行分权改革并提供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辛勤 《技术经济》2004,23(8):51-52
<正> 一、财政联邦制的产生 由于信息和激励两方面的原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品的供给方面各有优势,为最大化公共品的社会效益,有必要在不同级次的政府之同进行分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财政联邦制。与政治上的联邦制不同,财政联邦制的中心含义是指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划分,根据奥茨(WallaceOates,1972)给联邦政府所下的经济学定义,“联邦政府是指在一个公共部门中既有集权式的决策机构,又有分权式的决策机构各级决策机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收入、支出、自主三种财政分权指标为因变量,引入来源于中央委员的地区政治影响力指标,考察了我国还极少研究的财政分权决定因素.政治影响力对财政分权发挥直接的负向作用,这表明中央借助中央委员的政治权力影响,使财政资源向中央集中.政治影响力对行政政府和行政官员发挥间接型的正向调节作用,这表明行政力量在关联政治权力的激励和保障下,能够为地方攫取到更多财政资源.这些证据表明,推进财政等分权改革,优化中央—地方关系,不能忽视深层次的政治、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30年的进程、经验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财政改革的背景概述(一)财政改革的政治背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从此,一场追赶时代的新的伟大革命在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清末财政大臣载泽的家世生平、阐述其晋升历程,大致反映了其政治才能与政治取向;随后介绍了其推行财政改革的背景、措施与问题,探讨了其人对清末财政改革的影响,部分展现了清末财政预算改革的得失。  相似文献   

11.
殷志红 《经济论坛》2006,(19):6-6,48
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以来是中国最为复杂的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而财政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获取与分配,从而影响着各级政府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配。财政分配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利益、矛盾与冲突。财政体制是经济利益转化为政治利益的“转换器”。每一次的财政制度变更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都是一次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一、财政投融资是一个独特的经济范畴 财政投融资是本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同财政、金融有着密切联系的独特经济范围,并以其独特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所谓财政投融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财政问题可以导致金融风险;同样地,金融问题也可以导致财政风险.本文从财政风险中隐含的金融问题与金融风险中隐含的财政问题出发,探析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以求对规避财政、金融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GMM估计得出:财政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呈倒"U"型关系,且地方政府投资与规制行为偏向是过度财政纵向失衡引致发展质量损失的原因;在适度财政纵向失衡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似的边际影响,但过度时,政治激励对经济发展质量损失的抑制作用将强于财政激励;财政横向失衡会约束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关系,致使高度横向失衡地区纵向失衡适度阈值缩小,低度横向失衡地区适度阈值扩大.在横向失衡差异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积极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高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政治激励或政治激励搭配转移支付作用更强;低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财政激励中税收分权优于政治激励或其他策略.因此,建议采取加大地方财力支持、实施差异化财税政策、优化晋升激励指标等措施,因地制宜降低财政失衡程度,扭转地方政府行为偏向,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财政分配的依据问题,是指国家凭什么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问题,是指国家得以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根本原因的问题。它关系到财政学理论基础的确立,决定着财政学的学科属性,是财政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学界普遍认为:财政是国家“依据其权力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产品分配活动”,是“国家凭其政治权力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这种观点,就其把财政概括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它把财政分配的依据归结为国家政治权力,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把财政分配的依据归结为国家政治权力,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矛盾。我们知道,财政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分配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属于经济范畴。而国家  相似文献   

16.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再贷款、财政拨付资本金、贷款转存和回收信贷资金。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主要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今后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大规模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的难度不断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政策性银行未能充分利用国家信用的特点,同财政的联系也不紧密,过分依赖于债券市场,没有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整体优势,将同属于政策性金融的社会保险基金纳入政策性银行的资…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是由农业的产业特点、财政的职能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共同决定的。一、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同其它产业部门进行“平等”竞争,需要政府从财政上给以投资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及环境的影响,这一点被马克思称为农业部门的“独特性质”。“在农业中,……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可能有这种情况:在农业中,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甚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关于财政工作的批语和在中央财税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 ,深刻阐述了财政的地位、职能和作用 ,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集中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期的理财思想 ,对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工作将发挥深远的指导作用。联系地方财政工作实际 ,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要突出以下方面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理财观念。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 ,又是一个政治范畴 ,事关治国安邦 ,强国富民 ,要从政治的高度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去确定财税工作的总目标、总方向 ,并依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务员规模受到政府间政治关系和财政关系的显著影响。地方相对于中央的政治影响力由关联中央委员的政治影响力加总而来,它对"官民比"指示的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地方相对于中央的财政分权,测度指标包括收入分权、支出分权和财政依赖,亦均对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因此,控制和优化地方政府公务员规模,可行的策略包括优化各种权责利配置、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完善地方自主制度建设和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建构公共财政过程中,如何认识对公平和均等的要求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以英国为例研究了民主政治与公共财政的互动演进过程,认为随着税收普遍性的增强,财政逐步实现了由"王室财政"向"国家财政"的转换。其次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角度,探究了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使政府成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主导,推动了财政逐步实现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发展。最后从公平性和均等性的角度,分析公共财政的特点,认为在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共财政要求政府更加均等地提供公共物品,使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