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操的用人方略可概括为“唯才是举”和“以德用人”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知人善任用人才,宽怀大度容人才,集思广益信人才,深谋远虑爱人才,礼贤下士待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纵观曹操的用人思想与实践可称作是“才”和“德”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程成 《魅力中国》2010,(10):27-27
时下,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领导干部抱怨本单位人才太少,庸才太多,工作安排下去却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让这些领导干部满腹牢骚。是不是领导身边真的没有人才?人才到底在哪里?我看并非不是没有人才,人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是一些领导干部不善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未能做到“知人善任”罢了。那么,领导干部要如何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呢?。  相似文献   

3.
“立业之本,唯在得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人才。人才资源是社会活动的核心,是企业的财富,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现对供销社系统人才资源开发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张志霞 《发展》2009,(12):99-99
本文引用典型史料,从重视贤才、正确择人、知人善任、严格管理、爱护贤才五个方面对唐太宗用人之道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唐太宗在重视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的积极思想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的年代里,人才理所当然地成了企业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竞争要素。有位经济学家说过:在一个企业中,80%的贡献率是由20%的人创造的,这叫“2:8”法则。而这20%的人是企业真正的人才和精英,抓住了这20%的核心要素,就等于抓住了企业的财富之本。要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要素作用,必须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留好人才。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人才”与“庸才”的关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普及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用人政策上,若将孙权与曹操、刘备相比较,他兼曹刘二人之长而避其短,显得更善于识人、用人和培养人才。孙权的用人政策是:强根固本,选贤使能;选才不拘一格,知人善任;恩宠有加,厚相接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老百姓中间,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曹操的,因为曹操是“说到就到”跑得最快的人。作为汉末魏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曹操在他执政40余年里,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不仅成为汉魏时期集军事、政治、文学于一身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理财措施,挽救了处于崩溃状态的北方社会经济,适应了富国强兵的需要,使自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治世之能臣”。  相似文献   

8.
商萌 《港口经济》2011,(12):14-16
港口竞争已经进入了战略竞争的时代,港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战略规划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港口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天津港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港,必须要重视人才的战略性培养。而人才的战略性培养关键是对员工实施战略性激励管理。天津港集团公司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提出了“人才强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企业文化,因此,天津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实施战略性激励管理,为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战场上,谁抢先一步占领压制对方的高地,谁就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与此同理,在经济发展中,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赢得了发展自身的主动权。因此,要促使浦东新区农村工作更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则必须造就一大批“镇村管理人才”和“创新型经营管理和科技开发”人才。一、树立全新人才观念要形成全新人才观念,必须由“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古人云: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兴,在于人。今天,我们又面对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21世纪,各类创新型人才须臾离开不得;而发现、爱护、服务于各类创新型人才的“伯乐”更是弥…  相似文献   

10.
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中,记者来到开县探询究竟。县委书记蒋又一见面就坦言:拥有158万人口的开县,无论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还是与重庆的主城区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开县人用“量丑”和“揭短”的办法找到了自身的两大瓶颈。“思想僵化”是第一个瓶颈,“产业空虚”是第二个瓶颈。开县要赢得经济大发展就必须砸碎这两大瓶颈,并唱响四个变奏曲。  相似文献   

11.
对“创新与发展”这两个问题,如何作一些另类的思考。企业在大环境转变之后,始终在想该怎么使这个企业、这个组织更进一步,更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好的时候,我们的劳力成本很低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然竞争力的时候发展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很多的企业3年翻两番,10年翻五番。但今天要发展就必须求创新,创新是增值的最佳捷径。当然,不是说有了创新就可以没有人才,没有计算机,任何事都要人想出来方法,计算机也好,科研的设备也好,只是等人想了之后、创新之后,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这个人要有一定的能耐.然后还需要有个很好的平台(事业环境)。很幸运.三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于是在很多人眼里,我也就成了成功人士。”陆祖荣谦逊又真诚地说,“如果给我个烂品牌.就算我再能耐几倍也搞不好它。”现任三星电子A/V营业部营销总监的陆祖荣年近40岁,南京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历。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应包括“学识”与“见识”两部分;最佳学识结构应具有“博”,“专”,“新”,“动”等动点,知识经济对人才有以下要求;在知识方面要求人才要有“远见卓识”;在能力方面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的创新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交际,应变,自我创新等能力;在素质方面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胸怀全局的战略意识等十几种素质,同时应提高“发散性思维,解放大脑”等多种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具有国际领先学术水平的创造性人才。为此,“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应运而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长江计划以超常规做法选拔学术带头人这项计划前后酝酿了一年多的时间。当时的考虑是,国家实施“Zlll程”投人的100多亿,主要是用于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上,对软件的投人很少。“Zll工程”的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学,但能否达到国际公认的一流水平,关键要靠教师,尤其是学科…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全世界的企业都会说、都喜欢说的是什么?一句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另外一句是“以人为本”。这两句话人人都会说,人人都能说得烂熟。但是,有些人真的也就是说说而已。表现优秀的企业不仅真说,还真干,所以企业优秀。表现不好的问题企业一定是光说不干,嘴上说“以人为本”,心里说“三条腿的蛤螟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这就是好企业与问题企业的差别。对人才的价值和作用究竟该怎样认识?企业是要赚钱的,赚钱就得靠人才,人才怎么就值钱呢?我们不妨从决定企业生产力水平(效益)的几个关键因素去分析。影响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合作经济》2009,(7):71-71
颁奖词 曹操故里论“天意”,别提“赤壁”说“菜地”;四大品种无公害,杜康就菜最适宜;院所科技育新品,反季绿色大基地;曹公再要征东吴,“天意”开道谁能敌!  相似文献   

17.
马文刚 《沪港经济》2011,(10):63-65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的这句话,恰恰折射出企业日常管理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人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人,企业才能成长,才能基业长青。而要把人“盘活”,就得真正发挥人的潜能,就必须将每一个人都视为“发动机”,让每一个人自己就可以产生“无穷动”。本篇,我们不妨来看一些颇有特色和趣味的员工管...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仁者爱人”的著名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的人本主义强调的也是以人为本。所不同的是我国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强调的是为政者、管理者必须重视人、爱护人、知人善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的人本主义则宣扬人的个性解放,追求个人幸福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但二者都突出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人本思想作为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正日益渗  相似文献   

19.
廖强 《中国西部》2011,(10):122-123
一代枭雄曹操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这句话说的是人终有一死,人不能贪念太多,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相似文献   

20.
聪明才智相差三十里郭文卿聪明才智怎么可以用长接单位“里”来衡量呢’?可以的。诺看:话说一次曹操途经曹娥碑下,看见碑后有八个篆宇:“8绢幼妇外孙貌臼”。曹操问身旁的杨修:“你懂这是什么意后吗?”杨修回答:“懂。”曹操说“你先不忙解释,待我想一想。’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