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苑立 《大众商务》2006,(11):55-55
小刘在某家商场刚工作三个月,就面临失业的危险.因竞争激烈,商场生意转淡,老板看着一大堆存货,不但给员工降薪,而且还要解雇一批员工.正在一筹莫展时,小刘突然心生一计,主动向老板请缨,决定用一种特别的营销方法帮老板卖出存货,挽救困局.  相似文献   

2.
秦先生做过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还有不少老板级别的朋友。员工在一起议论的是老板,令人吃惊的是,老板聚会,也少不了谈论员工。员工在  相似文献   

3.
佚人 《大众商务》2007,(4):64-64
秦先生做过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还有不少老板级别的朋友.员工在一起议论的是老板,令人吃惊的是,老板聚会,也少不了谈论员工.员工在和老板斗智斗勇,老板也在和员工智慧较量.秦先生听多了,不免也总结出些规律.如今秦先生已改作文人,在商言商,不在商,也就有了揭底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X电厂是省有名的电厂,也是阀门同行们竞争的最大目标,同样,这块肥肉我们公司也没有放弃。在我还没有进这家控制阀公司之前,我司已有一个业务员小刘去拜访过,几次拜访后,小刘选择了放弃。周末会议上老总问他为什么放弃时,他说他们下面计划员李工太牛了,每次去后不到一分钟时间就打发他走,并且找他们谈业务的人趋之若鹜,所以不想浪费时间了。老板听了后说那这个客户就让李军浩去跑吧。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业务员出身的易友租到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店铺,完成了从员工到代工老板再到老板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红包”到底好不好 在管理实践中,通过对企业的观察,发现人们对发“红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一种是发“红包”好,因为老板可以根据对员工业绩的判断,恰当地奖励员工,同时可以增进员工对老板或对企业的忠诚;另一种是发“红包”不好,因为无法真正保密,使员工之间相互猜测攀比。一旦员工觉得不公平,就会使企业组织运作效率大为降低。因此,很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姐姐家偶遇其生意上的伙伴--一位服装老板.闲聊中她讲述了自己昔日初入商海的一些往事,读者或许能从其中一窥商场之心理战.   ……  相似文献   

8.
王广树 《新智慧》2005,(3):23-24
为了把握时间,美国东北部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指令全体员工在上班前10分钟集合报到,付薪前按员工们的出勤情况核实计发。这位老板心中有一本账:每位员工若干年创造利润10万美元,平均每小时就能创造50美元。如果每天晚到1小时,1年便会损失1万多美元。  相似文献   

9.
小老板的品牌推广经在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业务员出身的易友租到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店铺,完成了从员工到代工老板再到老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爱的借据     
公司上市后,张鹏一下子成了亿万富翁。他比以前更有钱,却比以前更节俭,连秘书的报告纸都要求用废纸打印,除非是正式成文的东西。而在慈善晚会上,他却不惜一掷千金。有人说他在博名,张鹏一笑了之。只有秘书小刘心里最清楚,张鹏对名不感兴趣,对利也看得很淡。他把能节省的钱都节省下来,是想捐出更多。  相似文献   

11.
赵光 《大众商务》2005,(11):54-55
西装笔挺的日本老板,风趣幽默的美国老板,严厉苛刻的德国老板, 绅士传统的法国老板……一百个国家的老板一百个样,他们有什么特点, 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呢?  相似文献   

12.
王建 《大众商务》2006,(11):57-57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很有意思.他在很多商场里面有专柜经营自己的产品,专柜的导购员就是非常重要的销售人员,平时他经常到各个专柜去暗访,一次他发现一个专柜的销售人员在隔壁的柜台玩游戏机,他非常生气,但是他没有发火,而是极为克制地走到柜台前,这时玩游戏的导购看到老板,非常不好意思马上跑回了柜台 。  相似文献   

13.
我是因为买一条皮带而认识王小英老板的. 那天,我逛了几个大小商场,都没有挑选到一条特别满意的皮带后,带着最后一线希望,又转到南昌最有名的休闲购物街--中山路.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存货问题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可忽视的,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加强,存货的问题更是成了各企业的关注点。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类别,其占企业的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占30%左右,这就决定了企业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着重处理存货问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企业对待存货的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资本占用比重的大小和资本的周转效率快慢是有较大的影响的。存货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以最低的存货成本来使企业的日常运营阶段得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多类存货的各种费用和存货取得的收益之间决策,以实现这两个方面的最有利的利益点。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越来越重视其存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的朋友陈老板在济南市做五金生意。三年前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家五金零售店的小老板,可短短两年的时间,他的小店已经成了全市最大、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五金商场。别人都说陈老板是运气好。有财运,他也从不去争辩,总是笑着默认了。可是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成功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6.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很有意思。他在很多商场里面有专柜经营自己的产品,专柜的导购员就是非常重要的销售人员,平时他经常到各个专柜去暗访,一次他发现一个专柜的销售人员在隔壁的柜台玩游戏机,他非常生气,但是他没有发火,而是极为克制地走到柜台前,这时玩游戏的导购看到老板,非常不好意思马上跑回了柜台。之后老板对她说:这一次我不处罚你,如果再有下次,我就罚你200元钱!没有多久老板又来检查,他惊奇的发现那个导购员还在玩电子游戏,他简直气坏了,当时命令扣了她200元。之后,笔者问他那个导购后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认为:“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现实社会中,嫉妒无处不在,甚至有人因嫉妒而改变命运。在商场中的老板们也不例外,因为残酷的商业竞争使得许多同行老板成了冤家。当嫉妒如病菌在周围蔓延,甚至侵袭我们心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8.
每个从事经济工作的人都有自己的老板梦——至少曾经有过。套用拿破仑的逻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可以说: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事实上,中国想自己创业做老板的人很多:盖洛普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做的一份调查就显示,中国有28%的成年人想自己创业做老板。据调查,在欧洲和美国没有这么高的比例。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创业大潮。和以前的"下海"相比,这次的创业潮似乎更多地由年轻人唱主角,更准确地说,国内的大学生和国外回来的留  相似文献   

19.
刘墉  卢义 《新智慧》2006,(2):69-70
朱老板是有名的火暴脾气,职员犯一点小错,账簿上差几毛钱,他都能花上两个小时训话。所以员工在背后都不喊他“朱老板”,只要一龇牙,说“神经”大家就心领神会了。  相似文献   

20.
在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业务员出身的易友租到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店铺,完成了从员工到代工老板再到老板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