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么不做,要么做最好。从守着黑土不愁粮的连年高产,到地力逐年下降的黑土之殇,面对黑土地保护这一历史课题,作为农业大县的吉林省四平梨树县将思考转化为行动。五年的时间,以更高、更广、更深三大亮点实力圈粉,梨树将一个单纯的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金融领域的主要矛盾可以概括为: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需要同落后的农村金融制度与相对不足的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农户个体的发展很难被激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梨树县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的分析,发现该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银行所必需的贷款信息、增加了农业贷款有效供给,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定性分析其作用机制,定量分析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做好耕地总量的预测工作,对于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耕地需求量预测有数学模型预测法、粮食安全角度预测法、部门预测法和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预测法等几种常用方法,以吉林省为例,运用数学模型和粮食需求预测方法,对全省2010年、2020年耕地需求量做出了初步预测,结果分别为551万公顷和547万公顷.以此作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的吉林省耕地需求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吉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探讨影响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玉米产业链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应用产业链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将玉米产业链分成生产链、加工链、流通链和需求链进行分析,探讨了吉林省玉米产业链条脱节、加工链核心地位不强和流通链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玉米产业化发展方略。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提升玉米加工链的核心地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供销优化组合;加强市场建设,完善流通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区土地保护与管理——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具有突出美学、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以自然景观为主,融人文景观为一体,有国家典型性、代表性的特殊地域。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不仅是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的载体和基础,而且还与其所支撑的地上附着物一起构成极为珍贵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的黑土是地球上稀少的资源,是世界上三大黑土资源之一。这块宝贵的黑土区,是我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养育出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然而,近年来,吉林省黑土资源蚕食严重,威胁粮食安全。50年不治而失在榆树市刘家镇合心村,有一条约40米深、近300米宽的沟,黄土裸露。过去,这里是一块植被浓厚、满目黑土的宝  相似文献   

8.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为目的的用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首先,本文通过生境质量和生境稀缺性公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并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然后,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示范区,在"上下结合、统筹兼顾"原则指导下探讨了县级尺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案。最终,结合大安市的实际情况,划定该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为1067.8km2,占大安市国土面积21.8%。经实地复核与调查,本文提出的红线划定范围和大小基本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县级尺度在我国生态红线划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单元。对县级尺度生态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确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特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上海土地整治主动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乡转型发展,进行全域土地整治创新与实践。通过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开放协作,上海在土地整治理论研究、规划创新、路径选择、机制建设和整治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全链式创新成果。全域土地整治的提出上海土地整治工作起步较早,且进行了较多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东盛涌镇为例,分析吉林省这些年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即目前的城镇体系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解决吉林省城镇化进程问题的分析,我省坚持走具有吉林省特色文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土地整治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要手段。生态保护是土地整治的目标之一,土地整治活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其实施过程中,若违反自然规律,或采用不合理的整治措施,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影响生产和生活。因此,须把握好土地整治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推进土地整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费”,从词意上讲是花费、消耗。它在内涵上是一种补偿,表现为受社会公共机构规制的服务等无形产品的补偿价格,同时又表现为补充国家财力的继补税。而在我国土地费是指根据政府文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用地者在办理用地手续或土地登记和变更登记时应缴纳的各种费用。土地收费现状《土地管理法》中规定的土地费有:耕地开垦费、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土地闲置费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收取的土地费: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国家测绘局于1990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土地登记收费及其管理办法》规定收取的土地登记费(包括土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解当前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有关情况,进一步做好保护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工作,近期,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开展了妇女土地承包权益保护专题调研。总体上看: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得到较好保护,但侵犯妇女土地承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合法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基于“梨树模式”典型案例,揭示感知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行为态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2)感知经济、生态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有负向影响,感知社会利益对其有正向影响。在各维度感知利益中,感知生态利益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经济利益,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34和-0.06,且农户感知生态利益降低成为激发农户采取黑土地保护行为重要原因。(3)“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短期内可以促进保护性耕作和质量保护等行为实施,但由于“行为态度→农户行为”的负向作用,农户行为决策与感知利益需求不匹配,导致农户黑土地保护热情的间断性缺失,阻碍了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实施。研究结论:研究区应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发挥黑土地保护行为与经济、社会、生态利益感知的协同效应;尊重代表农民利益取向的意愿和选择,构建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一体化的长效保护机制;强化资源要素共享与政策制度协同,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作为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依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至今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弊端日益显现,农民种粮收入难以实现有效增长。[目的]为了达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小城镇建设等目的。[方法]通过选取产粮大县公主岭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下的种粮成本及利润水平进行比较,并运用c-D生产函数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从种植成本来看,5~20hm~2中等经营规模投入的综合成本低于5hm~2以下小规模和20hm~2以上大规模经营;从利润来看,5~20hm~2中等经营规模无论是自有承包地还是转包地所获得的每667m~2平均利润均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的经营规模。[结论]公主岭市农户土地经营面积为5~20hm~2的中规模优于其他土地经营规模。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对农户种粮收入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证实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民种粮收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而提出推进公主岭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污损土地包括污染土地和损毁土地,其中污染土地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使土地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受到一定影响;损毁土地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表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而丧失其第一生产力。根据国务院2014年4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  相似文献   

17.
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正式提出了成片开发概念.成片开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公共属性,通过土地征收由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并给予公平合理的征拆安置补偿,使土地增值回归社会公众,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成片土地开发可以确保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落地,通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增强民生福祉,通过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为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开发区土地利用扩展程度和扩展方式.通过利用江苏省18个开发区调查资料,选取14个指标,构建开发区土地产出驱动力模型.从开发区的角度上来看,土地资源是开发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土地闲置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的首要限制性因素,开发区的区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土地集约程度,也说明苏南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贫困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以山亭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以山亭区为例丁霞一、问题的提出土地整理唤起人们向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贫困山区而言,由于其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土地整理的意义更加深远。我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国家,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3%左右。贫困山区耕地面积比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土地闲置的社会效应、原因以及闲置土地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建立闲置土地管理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并从完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机制、改善外部环境、征收土地增值税等方面提出建立闲置土地管理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