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李敬 《农村经济》2022,(7):65-76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攻克农业融资难题。非洲和拉美国家针对小农商业化程度低、传统金融服务弊端、特殊群体融资困境、价值链融资风险防控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中国则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价值链金融的融合,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手段赋能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但就中国现阶段情况而言,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仍面临着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复合型人才、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农业发展阶段与经营制度、城乡协同联动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现实障碍。有鉴于此,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缓解农业融资困境、推动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农业价值链+互联网金融"是基于农业价值链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地为价值链上的节点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服务,实现整个农业价值链的不断增值,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统一,改变了过去传统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真正解决了"业务成本高、抵押品不足、信息不对称"三大困境,具有惠及农户多和风险可控、可持续、可推广的鲜明特点,是未来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本文重点研究"农业价值链+三农服务商"和"农业价值链+电商平台"两类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运行机制与风险控制,深入剖析大北农的农富贷和京东金融的京农贷案例,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风险防范理论为基础,构建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既有助于认识制约农业金融服务供给的现实障碍,也有力推动现代金融回归助农、惠农本源。为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有机融入农业产业链,需要以完善的、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智慧、科学的数字金融生态为支撑,通过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创新信用保险体系,以破解农业金融支持困境。  相似文献   

4.
农业企业价值链融资担保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企业价值链融资担保难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探讨解决农业企业价值链融资担保难的方法,提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改善农业企业价值链融资环境、积极探索我国农业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强化金融的社会责任、建立与完善整个链条的信息交流通道、建立起融资担保体系有效的资金补偿机制、建立融资担保过程中的风险共担与分散机制、鼓励创新担保模式的尝试与实践等思路,从而为农业企业价值链融资担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是世界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具有十分成熟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美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对农发行服务"三农"具有启示意义。2018年9月2日至9月16日,笔者参加了总行赴美国"金融与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学习考察,笔者对美国现代农业和金融支农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一、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有助于整合农业产业链资源,推动农业金融模式创新,为农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研究阐述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涵及价值;从制度环境、运营模式、风险管理及信息系统等角度分析了金融抑制视角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所面临的困境;给出农业供应链金融战略定位创新、运营模式创新、风险防控创新及完善金融信息系统等可行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农村金融行业存在着"老大难"问题,即金融抑制和排斥现象,因此就需要将目前金融创新成果和农业金融实际特点相结合,选择合适的金融策略,并以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角度为农业金融风险控制的提供最佳方案。通过研究得知:目前在农业产业中,不同经营主体选择的金融类型包括:信用合作金融共享、投资联动金融组合、产融结合等,对于解决农村"融资难和融资贵"具有明显效果;实施农业保险、期权、和农产品期货等进行相应的组合,对于农业经营风险控制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金融服务参与到我国农业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冀子萱 《山西农经》2023,(6):186-188+192
农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工作。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都离不开数字普惠金融下农业价值链的完善。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下,农业价值链作为农业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领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从农业发展的研究背景和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和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价值链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针对性策略,确保我国农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障碍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在全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基础上,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与基础配套条件三个方面揭示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与主要障碍,剖析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的成因,据此提出了优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重构农村信用体系、加强普惠金融教育、提升农民金融素养等政策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变更,我国的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发展转移,但农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却不曾动摇。农业是所有产业的基石,农村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如何更好、更高质量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肩负的使命,如何转变模式、创新体系,发展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成为新时代不可逃避的任务。在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党中央明确指出要给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利用多种社会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金融是各行各业的"血脉",发展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自古以来,因为农村地区一些现实阻碍的存在,农村都是被传统金融忽视的地区。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现状,探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重要性,提出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董翀 《农村经济》2017,(12):56-61
本文以农业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背景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奶业价值链的农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价值链组织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价值链金融能够降低农户采纳新技术的门槛,但不会对农户的采纳程度产生进一步影响;价值链组织对技术采纳行为有一定的诱导力;此外,农户禀赋条件和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也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农业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背景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奶业价值链的农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价值链组织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价值链金融能够降低农户采纳新技术的门槛,但不会对农户的采纳程度产生进一步影响;价值链组织对技术采纳行为有一定的诱导力;此外,农户禀赋条件和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也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农业价值链的构建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收益。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价值链构建路径: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渠道,发展共享物流;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打造农产品品牌,树立良好的互联网营销形象,以期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村镇银行面临吸储资金有限、外部环境不理想等困境,应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入手,解决好其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村镇银行是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而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村镇银行承担着普惠金融之责,更需突出特色、突破困境,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村镇银行发展特点自2007年全国首批村镇银行试点以来,机构数量增长较快,覆盖率不断上升,业务规模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问题》2008,(9):F0002-F0002
该书是从技术创新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理论的学术著作。全书共有十二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农业科技价值链的研究背景、理论渊源与研究设计;第二至六章以构建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理论为目标,从技术创新多元论着手,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基于科技价值链的技术创新发育阶段理论和三环模式,阐述了科技价值链的链接机制和链接模式。第七至十一章,分别以知识产权管理、发达国家跨国种业公司、中国种业公司、中国农业科技企业、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围绕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开展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不但可以推动农业资源的有效整合,还可以促进农业金融模式的创新。本文从风险管理、涉农保险、运营模式等方面对基于互联网下农业供应链金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当前互联网下农业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提出大数据时代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途径,对进一步研究农业供应链金融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推广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初创初期的快速发展后,受农户贷款管理成本高、缺乏风险评估和分散的有效手段影响,致使备受推崇的农村小额农贷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困境.为此,必须尽快通过制度创新,扩大贷款授信主体,建立信用评级、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疏通小额农贷扶助"三农"的金融通道.  相似文献   

18.
中小微企业作为最富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文通过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挖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明确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价值,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提升农业信贷供给的创新产品,但金融机构在开展过程中存在难以准确核实信息的困境,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农业供应链金融后,凭借其分布式记账、信息共享、非对称加密等技术优势,并利用其服务系统可精准记录农业供应链各类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打破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壁垒,破除金融机构难以准确核实信息的难题,有助于金融机构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怎样解决新农人金融"短板"?从现实来看,除了继续加大"三农"改革力度,不断改革完善影响"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提高金融创新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手段,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抓手,就是有针对性地强化对新农人的金融培训力度。从目前培训的具体项目来看,许多都集中在种植养殖技术、市场经营或者组织管理方面,对金融借贷等相关知识培训涉猎较少。许多新农人所欠缺和需要的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