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培 《山西农经》2021,(5):25-26,64
传统时期,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主要采取依托士绅自治、宗族治理作为中间层的间接型治理模式,其固有的弊端使之难以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乡村治理必须及时转型。项目制为乡村治理机制转型明确了方向,使乡村治理逻辑从间接型治理逻辑转变为直接型治理逻辑。从研究"前项目时代"下传统间接型治理模式入手,进一步探寻了项目制与乡村治理转型的现实逻辑,以此发挥项目制在乡村治理转型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制下不同层级组织的多重逻辑与来自乡土逻辑的影响使然。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层大规模的项目制实践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南部某县项目制实践为个案,从参与主体互动的角度,呈现项目制实践中的基层治理结构。研究发现,政治机制、行政机制和治理机制三大机制主导了项目制实践中的基层治理结构。其中,政治机制反映出县级政府政治意志贯彻及其对分散的部门项目资金的整合;行政机制代表着项目制实践中县涉农部门的方向性合作以及乡镇政府地位的边缘化;治理机制意味着县级政府部门在项目制实践中与村庄社会的选择性对接和上下联动。三大机制统合作用,形塑当前项目制实践中基层治理的"扇形结构",其背后反映出项目资源非均衡供给、项目制实践与典型治理的耦合以及国家与村庄社会关系调整等多重现实。  相似文献   

4.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基层政府推动与资本逐利的双重驱动下,工商资本下乡大规模转入农地。通过对基层政府推动"资本下乡"的背后逻辑和"资本下乡"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基层政府、工商资本结成"权力—资本"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土地流转中分散孤立的农户;村级组织成为下乡的工商资本管理分散农户的代理人;基层政府联合下乡的工商资本共同获取涉农项目利益和土地增值利润,其自主利益越来越独立于公众利益,"资本下乡"背景下乡村治理缺乏公共性:治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农民公共利益,治理方式在民主参与方面有待完善,治理资源利用趋向内卷化,治理结果不利于农村发展,这些都导致基层政权的民意基础遭到削弱。为了建构乡村治理公共性,需要从改善基层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治理体制、发展农村社会力量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Z市的实地研究发现,"项目制"下,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整合了政府各相关项目的财政资金,引入了不同来源的社会资金,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农业"建设相结合。其推广现状是设施农业面积应用比例高,大田作物应用比例低;规模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比例高,小规模农户应用比例低。"项目制"下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重工程建设而轻机制改革、环境目标和项目区域容易偏离、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困境。发展节水农业,应该让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节水;应以解决粮食安全与水资源的矛盾为前提,不应该捆绑在发展型项目上;应重视对小规模农户应用节水农业技术的支持,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农户互助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当下的乡村地区,由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展开的公共设施建设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治理体制。但项目制治理的常规形式并未给村民参与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机会,反而制约和削弱了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公益绩效。鉴于此,安徽省正在尝试改革,将村民参与引入村级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制治理,一方面建立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的多维参与机制,另一方面促使政府的治理角色从全面管理者转型为监管与服务者。通过基层试点,这一改革被证明能够在多个方面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绩效,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参与式"发展。但此次试点结果也说明,以引入村民多维参与为旨向的项目制治理改革若想获得成功的推广,还需要在制度和程序上作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富人治村"背景的基础上,从对上争取项目资源、村级财务支出结构和村级财务支出效率三个维度,对"富人治村"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由经商能人为代表的富人担任村干部,能够通过对上争取更多的项目资源,降低村级财务中行政管理支出的比重,扩大公共投资支出以实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然而,"富人治村"未能有效提高村级财务支出效率,村干部职责履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富人治村"存在"有治理主体而无治理行为"的理论论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乡村规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是实施乡村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作为公共品供给主要投入形式的“项目制”,已成为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的联系纽带。然而既有乡村规划在统筹策划大量乡村项目落地实施中,忽视了“项目制”的运行规律,出现了治理主体间结构不兼容、需求响应滞后、乡村建设运行内外脱节等问题,导致规划实施乏力。因此需要基于“项目制”特点,研究构建与乡村治理有效协同的乡村规划体系与方法。[方法]文章从“项目制”为切入点,分析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治理逻辑三个方面的关系,研究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的相互关联。[结果]分析得出乡村规划优化路径,即优化融入项目治理的规划层级结构、应对治理需求的综合规划过程、匹配外部投入的规划运行逻辑。[结论]以“项目制”为纽带,从乡村治理视域出发,应着力完善与治理结构兼容协调的乡村规划体系、形成与治理方式综合联动的乡村规划机制、制定与治理逻辑相互匹配的乡村建设规则,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建设中的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形式化,即实质性扶贫工作内容愈发通过形式去表现,导致内容虚化并沦为形式;二是形式内容化,即原本用来说明和表现扶贫工作内容的一些辅助形式取代了内容的中心地位,导致工作重点偏移。综合来看,形式主义问题主要受四重机制影响,分别是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工作推进机制、纵向施压与横向竞优机制、工作考核评估与整改机制、督察问责与规避风险机制。这四套机制共同作用于扶贫实践,在横向块块和纵向条条之间组织动员多主体参与。形式主义问题与基层治理逻辑有较大关联:一方面,以数目字管理和痕迹管理为代表的精细治理目标与农民生活逻辑和乡村社会半正式治理、简约治理逻辑的契合度不够;另一方面,村干部专职化促使基层治理重心下沉,导致村级治理科层化,增加村级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工作负担。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需要从基层贫困治理角度系统反思,进一步探讨扶贫工作中如何寻求技术逻辑与政治逻辑的平衡、实现扶贫工作从运动式治理向常规治理转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7年陕西省246个村级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资源汲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度量村级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村级治理能力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其中发展经济能力的贡献度最为突出;进一步从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发展角度探讨其作用途径发现:第一,相较于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效率,村级治理通过对村内特色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第二,村级治理能力高的村庄可通过调节村内劳动力利用效率及特色资源开发效率来增加农民收入,但对耕地面积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结论对明确村级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广泛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中国F县涉农项目实践为分析对象,根据项目所属层级划分县、乡、村三级项目,试图呈现项目制基层实践过程中矛盾调处的内在逻辑及其后果。研究表明,因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和授权问题均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政府(组织)在矛盾调处中"各扫门前雪",并没有形成组织合力,矛盾大量涌现且最终化解手段均指向国家资源的进一步输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项目制实践过程中基层秩序维持的一般逻辑总结为"资源依赖"。项目制实践中基层治理"被消解"是资源依赖的结构动因,与分利秩序相互促进且构成项目制基层实践的"一体两面"是资源依赖的基本性质,资源输入内卷化态势延续成为资源依赖的深层后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项目制对我国农村治理的影响力渐增,"项目进村"如何有效激发农村治理活力成为农村治理创新的关键。相关研究聚焦于政府视角和宏观层面,对村庄回应还少有关注。村庄回应包括交相作用的三个层面:对自身利益诉求和资源的感知,对外来行动主体之诉求和影响的评判与认同,互动方式的选择与社会行动的实现。基于不同类型项目的调研发现,三个层面各有其特点且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村庄回应水平及效能的低下使"项目进村"意外效应不断,难以达到预期政策目标。以村庄回应为理论视角和实践面向,有利于探明"项目进村"的实践逻辑与问题成因。只有优化村庄回应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支农资源的积极作用以及"项目进村"对农村治理活力的撬动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行为的社会资本逻辑。研究认为,合作社网络有助于信息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并且在社员的社会互动作用下,合作社网络所孕育的信任关系、规范和惯例等非正式制度,提高了社员间的合作动机,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发生作用,从而保障了社员资金互助的合作稳定性。依托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试点,其理论逻辑在于发挥合作社社会资本的功能,但考虑到社会资本的作用边界,在试点中,要控制合作社社员规模,充分动员和利用社员的"地缘、亲缘和业缘"关系,以提高合作社先赋性社会资本,从而最大化社会资本在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城乡分割发展格局,使农村基层治理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土壤发生深刻变化。本文从村级治理本体出发,立足变化的视角,以资源管理和利用为切入点,以成都市村级治理机制演变为案例,剖析村级治理机制的形成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研究村级治理的环境和目标,分析新的城乡形态中,在资源掌控主体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村级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提出治理机制完善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水利供给主体、供给范围与治理机制是产权改革的三大要素。本文根据农村水利设施的性质、考虑供给主体的供给效率建立农村水利设施供给主体选择模型,提出基于项目资金价值的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模式选择的一般方法。阐述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多元供给模式下完善农村水利市场准入机制、项目控制权选择准则、社会资本收益分配原则、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监督制度、补偿机制及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等治理路径,阐述农村水利政府、市场、协会多元供给的治理要点,为农村水利供给制度改革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农户社会资本内涵及测度的基础上,以文献分析法梳理了社会资本对农户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在实证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借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土地流转、耕地保护等行为的影响研究积累了较丰富成果,社会资本通过互帮互助、信息共享、信任与声誉等作用机制影响农户行为。未来,应在社会资本概念的统一界定、衡量社会资本的方法、社会资本的地域性及社会资本的动态演变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来,"项目进村"的微观治理实践备受关注。其中,"项目进村"的实质是"公、共、私"三种不同治理资源的叠加调适,村民小组作为"共"的载体,其运行机制和效能的发挥具有"微治理"的典型特征。文章通过对这三则涉农落地案例的实地考察,发现政府项目资金与村组现实诉求之间关联程度构成了村民小组治理的叙事情景,村民小组适度的治理规模为低成本达成社会共识找到了组织基础,村民小组历时过程中形塑的熟人社会"情"与"理"的治理逻辑推动社区问题的解决,中农经济兴起、中农群体壮大是村民小组治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要素。在"项目制"日渐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配置、调动、利用资源的当今农村,村民小组应当成为当前和未来很长一个阶段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该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为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市场化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因此采用何种激励创新体系机制,才能促成政府与民间资本投资的有效整合,才能有效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建设,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为此,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激励机制内涵,当前建立激励机制面临的问题,如:缺乏治理收益回报机制、忽视环境资产产权等。提出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的基础,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激励机制体系构成,国家应出台财政、税收和金融扶持政策,建立治理权益回报机制、治理收益回报激励机制和行政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因地制宜是国家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特征与行为,而对其产生的结构性条件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将其理论解释拓展至制度、政府与社会关系等结构性要素,并建立了"适应性治理"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过程逻辑厘清了因地制宜的发生情境、制度空间与实现机制。个案研究发现,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发生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双重约束的情境下,运作于"松散耦合"的制度结构中,并依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因地制宜主要是中国政策实施重视弹性规则的制度产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PPP项目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这意味着社会资本将有着更为迫切的退出需求。有序、规范的退出机制有利于消除潜在社会资本的参与顾虑,提高其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完善PPP项目社会资本的退出机制,对我国的PPP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概括了PPP项目退出机制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各种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并结合当前社会资本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建设、合同体系、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