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出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方案,主要内容是“在新股定价方面,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淡化行政指导,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这次发行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是“坚持市场化方向,促进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目的是实现新股定价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提案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建议新股发行一律采用网上集合竞价方式,与股票交易的连续竞价无缝对接,彻底打破股票发行与交易的时空分离。从去年底基金公司华宝兴业拒绝参与新股询价,开业内"对新股说不"的先河,再到信达澳银的跟进,关于新股发行改革的话题在A股的弱势环境下一直没有间断。新股发行的利益纠葛已经将上市公司、券商、基金、PE等一级市场参与者  相似文献   

3.
陈红 《西部论丛》2010,(12):45-46
自2001年我国新股发行摒弃行政色彩浓郁的审批制以来,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成效斐然。但风雨十年间,新股发行由于制度的缺陷,致使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健全新股发行体制、强化市场约束机制,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推出了新股发行体制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股发行改革取得基本进展,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炒新、炒小、炒差是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郭树清表示,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以理性询价、合理询价制度为重点,来继续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德国新股预发行市场对IPO询价制度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累计投标询价制作为一种主要新股定价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该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如投资者间的公平问题、承销商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优化新股发行机制,德国等国在引进IPO询价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新股的预发行市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德国新股预发行市场的制度框架的考察,分析其对新股发售机制的影响,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主要涉及新股发行改革的四个方面:机构如何询价与报价、网上发行、网上申购帐户设限以及提示新股认购风险。与原先的新股发行制度相比,其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一、两类新股投资者 新股发行不仅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而且为二级市场定价提供重要的价格依据,因此,合理的新股发行制度不仅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了简便高效的渠道,也为二级市场的平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合理的新股发行制度除了要考虑到降低发行成本、提高发行效率,另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平衡市场参与者的利益,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8.
新股发行大改革 3月份以来,证监会前所未有地安排了6场记者会、2场网络访谈直播,12位证券界“两会”代表委员陆续亮相。针对IPO重启、创业板推出,特别是新股发行的改革等问题,证监会官员给予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解答。“A股市场的IPO启动势在必行,但何时启动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完善密切相关。”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指出。  相似文献   

9.
郁晨 《湖北经济管理》2013,(20):116-117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股发行"三高"现状,并从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外部市场环境两方面深刻剖析了"三高"现象形成原因,最后提出新股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引入做市商制度、对发行市盈率必要行政限制、发行定价方式多元化、证监会审批权力下放、优化配置超募资金、建立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和严格的市场退市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注     
焦点 FOCUS新股发行拟推行询价制度继保荐制度实施后,中国证监会将再度推行新股发行改革,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证监会8月30日晚通过网站公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在这份通知出台前,暂不安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而对于今后新股发行的企业,将一律按照新政策发行。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9,(10):20-20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开始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此举标志着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式揭幕  相似文献   

12.
衣龙新 《特区经济》2014,(10):128-129
2013年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针对股市"三高"问题进行了重点治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理效果,但日趋严格的管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为减少制度改革的负面影响,推行软性约束首发市盈率、全面放开超募及逐步放开首日涨跌幅等治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新股询价链条上,从上市公司、保荐券商,到基金公司,没有人希望价格低,只有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希望价格低。华宝兴业基金暂停新股询价的一则友情提示,将当前新股询价体制中默认的规则打破。A股市场新股的发行定价是通过询价制度来确定的,但是在此制度下新股发行"三高"问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一直困扰着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股市IPO发行与定价方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新股发行定价经历了固定价格、相对固定市盈率定价、累积投标定价、控制市盈率定价等几个阶段。从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变化看,我国新股发行价格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每股税后利润和发行市盈率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发布了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主要涵盖五个方面,即(1)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2)强化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的诚信义务,(3)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4)改革新股配售方式,以及(5)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三公"原则.该《征求意见稿》不仅对新股发行体制提出了若干改革意见,同时加强了保荐人在首次公开发行股份中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新股定价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而我国新股发行普遍存在抑价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并加入发行制度因素,分析不同发行制度下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的影响。得出二级市场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发行制度的越来越市场化,模型更具可信性,二级市场对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询价机制之后,不仅新股发行三高(高市盈率、高股价、高超募)现象仍然长期存在,而且还带来了上市公司过度包装、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利益合谋超额募资、“权力寻租”、一级市场定价畸高等系列问题.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目标与方向仍然不明确.本文另辟蹊径,提出了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新股定价原则,通过对最近2年A股市场IPO的309家公司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新股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发行定价原则基本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实际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加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新股发行定价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初,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这是一次总结经验,部署未来工作的重要会议,金融界乃至社会各界对此关注程度都很高。会议传出重要信息:中央明确提出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会议对2012年证券工作提出了多项要求,重点放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上。把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因此特别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新股定价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而我国新股发行普遍存在抑价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并加入发行制度因素,分析不同发行制度下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的影响.得出二级市场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发行制度的越来越市场化,模型更具可信性,二级市场对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芹  李媛媛 《特区经济》2007,224(9):104-106
当前大型企业正加快回归A股的步伐,这正是我国新股发行方式市场化改革的良机。本文回顾了我国新股发行方式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对我国目前现行的询价制还存在某些制度上的缺陷和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及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