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MVS(Net Multimedia Video Server)网络多媒体视频服务器是在网络视频服务器NVS(Net Videoserver)的基础上集成了存储卡存储模块和SIP网络传输模块,这样既继承了NVS的分布式、本地化优点,又解决了本地不能录像问题,采用标准音视频网络传输协议,成为独立、开放、支持互通互联的新一代前端设备。文章主要论述基于SIP的NMVS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IP技术为基础的Internet的爆炸式发展、用户数量和多媒体应用的迅速增加,人们对带宽的需求不断增长,不仅需要利用网络实现语音、文字和简单图形信息的传输,同时还要进行图像、视频、音频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传输,宽带IP网络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互联网传输音视频难的局面得到改善。流媒体网络传输技术的实现是网络媒体传输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它的影响力将是巨大的,它的前景也是无限光明的。正如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人类社会的质的改变,媒体网络传输技术也会给媒体传输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互联网传输音视频难的局面得到改善。流媒体网络传输技术的实现是网络媒体传输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它的影响力将是巨大的,它的前景也是无限光明的。正如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人类社会的质的改变,媒体网络传输技术也会给媒体传输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朱文涛 《活力》2011,(11):227-227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利用领先的、基于IT存储和互联网的技术.实现电视台数字媒体节目的存储、管理、转换、共享和发布。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电视台音视频节目、资料等媒体资产的数字化管理,解决视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发布、工作流程管理问题。系统将成为各电视台业务增值、信息数字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MAM(Media Asset Management)是一套完整的数字媒体资产存储、管理、发布解决方案。通过MAM对各种媒体及内容(如视音频资料、文本文件、图表等)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由于流媒体数据流具有严格的前后时序关系,多媒体文件又与一般的数据不同,较大的传输负荷将使得网络丢失和拥塞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如何提高音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是流媒体技术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文章主要研究流媒体终端系统的服务质量控制,以求在多个上行带宽受限并存储有媒体的节点上利用终端的一些控制策略进行满足播放速率也就是帧率的点播,使用户尽可能享受到好的服务质量并尽量减轻网络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Internet网络中,其数据的传输主要是以文本方式进行的,因此,传输的数量少而且效率低,很难实现大量的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有效传输。而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流媒体传输技术中,通过对信息的传输方案和传送系统机制等进行改变,提高其传输效率,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对流媒体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当前的流媒体平台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已经实施的油水井物联网系统中,无线数据传输部分主要采用GPRS和ZIGBEE的方式实现,这两种技术都存在数据延迟大、传输带宽窄、网络不稳定、维护费用高等问题。 TD-LTE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扁平化结构,时延小,频谱效率高、上下行灵活调度等特点,可满足油田多种高带宽业务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完成了由文字、图片传输向视音频传输的转换过程,随着流量的增加,信息网络的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可以想见,数字媒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会大大的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容量。本文对数字多媒体的应用展开了一个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数据压缩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产生了多媒体通信这一崭新的技术。近年来,多媒体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各类通信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应用,多媒体通信业务势必会成为未来通信服务市场的主流。据CommunicationsIndustryReseauchers公司报告,1996年全球多媒体通信市场约有163.66亿美元的收入;到2004年,收入将高达1173亿美元。在网络上传输多媒体信息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网络带宽和多媒体信息的时空同步。而解决网络带宽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建设高速网络,二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压缩。这两条途径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即使有足够…  相似文献   

11.
李艳 《乡镇企业科技》2013,(25):270-271
随着国内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完成了由文字、图片传输向视音频传输的转换过程,随着流量的增加,信息网络的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可以想见,数字媒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会大大的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容量。本文对数字多媒体的应用展开了一个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将多媒体技术、基于TCP/IP的网络技术与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应用新思路设计的水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与上级主站之间的多媒体信息数字化传输。文章阐述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水电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技术问题:信息远程传输和摄像设备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16):210-213
电力大部分业务均采用了分组化传输,PTN分组传送网融合了SDH网络和IP网络各自的优势,已经成为电力通信系统网络宽带化、业务IP化和多元化的重要通信方式。针对电力生产控制要求高可靠性、低时延特性要求,文章分析了PTN网络的QoS网络保障架构,借鉴ASON技术,建立了传送平面、管理平面、控制平面三个平面。并从流量控制和传输路由两个方面论证了PTN的QoS保障体系。根据流量从进入网络到出网络各个阶段,实现流分类、流量管理、拥塞管理、队列调度等流量控制机制。最后阐述了面向连接的路由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郭延晓 《河北企业》2014,(12):126-126
<正>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和市场的空前发展,带来了宽带IP通信用户的与日俱增。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应该有赖于光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作为一种传输带宽大、传输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的传输媒质,为传送基于电路交换的信息提供巨大的发展平台。光网络在通信基础网络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随着带宽业务需求的爆炸性膨胀,承载着80%以上信息流量的光纤资源在通信网络中的速度、效率、成本方面始终  相似文献   

15.
李新阳 《中外企业家》2013,(35):213-2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线数据的传输速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流媒体传输业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尽管现在网络编码技术在无线多媒体的传输应用研究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发的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门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从理论到实践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当中,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目标来发展网络编码技术,尤其在无线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方面,要逐步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促进网络编码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蔡巍  李浩 《科技与企业》2013,(23):182-182
OTN传输技术是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诞生的,在人们要求信号传输具有可靠稳定、容量大、管理方便、业务灵活多样等情形下,OTN技术面临着新挑战。广电运用OTN传输技术可有效解决3D电视、高清视频、电视网络互动上的高效传输。相对于以前单向接受节目而言,OTN在实现互动前提下面临着高容量数据的传输无阻性。本文通过OTN技术介绍,从宏观上把握OTN技术特点,希望对广电企业现实应用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带宽业务的飞速增长,一个让网络运营商头疼的问题就是:他们需要在扩充网络容量的同时降低传输成本以保证商业运营的持续性和竞争性,下一代光传送网应运而生,电信级以太网、OTN、ROADM、PTN、PON相关技术陆续商用。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些技术组网的潜在问题和解决手段,论述了下一代光传送网在大型城域网应用,对网络的演进及其如何更好地做好规划设计进行了有益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22):223-224
监控系统经历了模拟信号监控系统、计算机的多媒体监控系统、Web服务器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三个发展阶段。网络监控系统是采用IP包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以及管理的智能化。因此Web服务器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未来视频监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模式的教学活动.近几年,国内外涌现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多数都具有几个皋本的功能模块,如音/视频交互、电子白板、教学广播、教学资源读取、具有特定的用户角色和权限控制等,为人们的学习、教育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基于交换式网络结构,详细分析了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以及视音频数据的采集、压缩、传输机制,阐述了构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要素.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城域网已经成为整个通信网络发展的瓶颈。建设具有新型网络结构,适应带宽持续增长,满足未来三重播放要求的可运营高盈利城域网已经成为中国各大运营商的当务之急。城域二层汇聚网位于新型城域网中的重要位置,是实现用户带宽提供,各种业务的QoS和组播支持的重要环节。随着以太交换机和以太内核的DSLAM成为主要的接入技术,城域二层汇聚网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以太汇聚。传统SDH城域汇聚是基于电路交换的,用于传输突发性的数据业务时经济性和效率很低,传统的城域以太交换网常由汇接交换机来进行业务汇聚,缺乏电信级的QoS保证,网管和故障定位能力弱,不能满足城域网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要求。因而,目前涌现出的多种城域网二层汇聚技术在实现业务汇聚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思路来改善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