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地药材是我国优质中药材的代表,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道地药材产业。然而,目前道地药材产业发展主要聚焦于理论研究,缺乏对其发展的实证分析。本文以广西“桂十味”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探讨“桂十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明代以来相关文献的记载,在系统梳理了廊坊地区中药材资源历史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廊坊实际情况及中药材利用现状,尝试给出廊坊地区中药材利用与道地药材开发策略,以期促进廊坊地区道地药材建设与确立品牌及产业。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中药材资源的"道地"产区、生态脆弱区和贫困地区,近年来,野生药材资源的逐年减少和加速枯竭的趋势,不仅带来严重的生态影响,也对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和医药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需要从资源保护、资源产权管理、人工种植替代、部门协同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以实现西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中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其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也造就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目前全省药用资源2385种,资源总量和道地药材种数均列全国第3位,素有"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浙江山区发展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中药材植物作为药材的同时,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荆芥作为解表药为我国临床常用的药材,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过程中有应用,目前栽培资源较多。研究划分荆芥在我国的适宜生长区,并对不同产地药材的挥发油进行分析,从而为种植环境的选择及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文章通过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划分荆芥的最适宜区、较适宜区、不适宜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不同产地荆芥及荆芥穗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差异化合物,并对薄荷酮、胡薄荷酮、柠檬烯等7个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统计不同产地荆芥及荆芥穗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荆芥在我国的最适宜区主要为中部地区,包括山东、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等地,青海、西藏地区不适宜荆芥的种植。各产地间荆芥、荆芥穗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有差异。[结论]荆芥穗挥发油含量高于荆芥,因此荆芥穗品质优于荆芥。河北、安徽、山东为荆芥的最适宜种植区,山东、安徽产荆芥质量优,河北产荆芥穗质量优。生境适宜度与挥发油品质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来河北安国药市和全国其他各大药市及产区信息调查结果分析,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列出2006年几个重点发展的药材品种供全国各地的广大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产地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产地优势入手分析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以期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和产业规划提供借鉴。[方法]文章根据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年产量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和发展优势,确定其主要特色农产品为茶叶、烟草、咖啡、野生菌和鲜花,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土壤、气候特点和交通区位等方面分析云南省主要特色农产品的产地优势。[结果]云南省四大产茶区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温度适中,降雨充沛,湿度大,完全符合茶树的生长条件,该地具有天然的产茶优势。云南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日照充足且夏季气温偏低,对烤烟糖分积累有益,其烟碱含量相对较低,尤其是六大烤烟产区气候环境完全符合烤烟生长条件,特别适宜烤烟生长,因此云南六大烤烟产区的烤烟产量历年位居全国第一。云南省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符合小粒咖啡生长的要求,再加上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咖啡大量销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云南高温高湿的环境完全符合野生菌生长的要求,使多种野生菌在云南大量繁殖。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水热条件共同作用下,云南花卉具有周年生长的优势。[结论]云南省盛产多种特色农产品主要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根据不同农产品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可将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划分为滇西茶叶和烤烟产区、滇东烤烟产区、滇西南咖啡产区、滇南野生菌产区和滇中鲜切花产区5个区域。借助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集约化生产,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必将会充分发挥产地优势,带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荆州市油菜籽总产量占湖北省近1/2,是全国双低油菜籽的集中产区.近日,笔者对全市八个县市、区的油菜籽生产、收购和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今年该市油菜籽收购市场将呈现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菠萝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菠萝种植也是我国热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该文借助比较优 势理论和钻石模型,分别从结果和原因两个角度对我国菠萝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效率 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益优势指数,对我国五大菠萝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的 生产资料利用率、种植专业化程度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了评定,从而确定了我国各菠萝主产区的综合比较 优势及其各自不足之处,明确了海南、广东两大产区在我国菠萝产业中的优势地位。利用钻石模型,从资 源禀赋,市场需求及偏好、相关产业情况、产区间竞争力、机遇与政府6个方面,对我国菠萝主产区综合 优势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和广东皆为我国菠萝资源禀赋丰富区域,而且两产区已经构 成强烈的竞争关系,但是由于市场对鲜食菠萝的偏好,广东具有更好的效益优势。另外,与世界菠萝优势 产区相比,我国菠萝产业在种植和加工等相关科技领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农产品产地市场在具有较高商品率的农产品优势产区,为快速大批量集散农产品、稳定市场运行而建立,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同志就《规划》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狮头鹅     
钱伟 《致富之友》2005,(11):28-28
一、产地和分布 狮头鹅是我国最大型的鹅种,因成年鹅的头形如狮头,故名。原产于广东省饶平县溪楼村,主要产区在澄海县和汕头市郊,据2002年调查,产区有种鹅2万余只。历年来向全国各地提供种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含义、功能及我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对农户渠道权力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14,(6):18-19
近日,百色市农业局与广西大学在市农业局会议室签订了田七种植技术攻关研究协议。根据协议,百色市与广西大学将在田七种苗繁育技术、田七规范栽培技术、田七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田七生理性裂根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田七营养特点及施肥技术、田七药材道地性及质量标准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晓莉 《现代食品》2021,27(3):195-197
本文对4个品种、6个大型百合种植产区的百合和百合内外鳞片的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百合中多糖含量丰富,总量在8.72%~19.42%。不同品种的百合多糖含量存在差异。整体上,兰州百合多糖含量最高,卷丹百合和川百合次之,龙牙百合最低;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百合多糖含量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产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海拔等自然因素的差异有关。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多糖含量也存在差异,百合外层鳞片多糖含量要高于内层鳞片。本研究可为百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分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瘦肉供给紧缺、供求机制尚未根本理顺的情况下,从改变供给结构入手,提出要研究扩大国内兔肉市场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了搞清楚兔肉产品从原料到加工到销售(出口)各道环节的成本情况,以及我国家兔饲养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最近,我们会同外贸、商业、畜牧、物价等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讨论,并到全国重点产区——张家口地区做了调查,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一些判断。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文山三七轮作系统位于云南省三七市,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十分适合三七生长,不仅是三七的原产地和遗传多样性中心,而且是三七的主产区和道地产区。故有"世界三七在中国,中国三七在云南,云南三七在文山"之说。核心保护区主要涉及薄竹镇、坝心乡、小街镇、新街乡、平坝镇、古木镇6个乡镇48个行政村。三七最早被居住于当地老君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发现和利用,后经引种栽培开启了人工种植三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春种伊始,有关药材种植的电话逐渐增多,其中多为咨询购买药材种苗方面的电话。根据最近的电话记录显示及药市种苗走势情况,以下六种种苗走俏价扬。生地苗。最近寻求地黄种块的药农很多,而且需求量很大,购买价出到5 元。笔者询问了好几个产地,要价均抬高至7元,特别是晋豫一带主产地价高,回应说主产地也缺少种苗。涨价原因有二:一是生地货少,目前市上药材  相似文献   

18.
1990年秋开始,在我国的粮食主要产区普遍出现了“卖粮难”,国营粮食企业的粮库爆满,市场价格下跌,直到目前为止,情况尚未改观。去冬今春我们就这个问题到玉米主产区吉林省和水稻主产区湖南、湖北作了调查,现将几点初步看法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评价与粮食主产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我国31个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辨识分析后,运用评价分析结果与31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15个粮食生产主产区和16个非粮食主产区,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方法-以国际国内农产品需求为调整方向,根据各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优势,确定农产品重点产区和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经济》1992,(3):33-36,42
一、粮食卖难性质及原因分析 1、怎样看待“卖粮难”问题 “卖粮难”是区域性、结构性和低水平的。多年来,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使我国的粮食生产逐步形成了华北黄淮海平原的小麦、玉米集中产区,东北三江平原的玉米、大豆集中产区,华南及长江中下游的稻谷集中产区,西北黄土高原的小麦、杂粮集中产区。这些区域性种植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