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邮政投递多网合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玮 《中国邮政》2001,(1):24-25
南昌邮政投递网一直分为报刊投递网、邮件投递网、特快投递网、机要投递网几个部分。长期以来 ,各行其是 ,自成体系 ,难以发挥其整体效应。能否通过机制上的改革 ,形成一个统一的投递网 ,负责所有邮件的投递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对南昌市局各投递网做了调查。一、投递体制改革后南昌市局投递网的基本状况南昌市投递公司于2000年4月1日正式运作 ,主要负责投递普邮和报刊。共有在岗职工530人 ,其中正式工102人 ,劳务工占大多数 ,人员组成多为30~40岁的社会下岗工人 ,人员素质偏低。从10月1日起由…  相似文献   

2.
鲁敏 《邮政研究》2001,17(3):33-33
为适应邮政业务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南京市邮政局对全局的投递网及投递运行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短短半年时间 ,从“三网合一”、包裹直投到户到组建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同城快递网 ,南京市邮政局迅达递送有限公司一手搞改革 ,一手抓创新 ,迈出了邮政投递历史性跨越的第一步。一、三网合一多层平台改制以前 ,南京市邮政局投递网分为普邮投递网和特快投递网两大块 ,其中 ,普邮投递网有 3 7个投递点 ,3 2 1个段道 ,上午投递两个频次 ,下午投递一个频次 ,以自行车为投递工具 ;特快投递网 3个投递点 ,2 3个段道 ,每日 2个 ,以机动车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在中心局体制下,邮政网分为三级:全国干线网、省邮政网和邮区网,其中邮区网是最基础的网络,也是内部结构最为复杂的网络。在邮区网中不仅涉及到邮区中心局到各个县市局的邮运网、市内网、县内网,还涉及到面向用户的营销网和投递网,划清邮区网内部的结构层次,进行邮区网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提高邮区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邮区网内部网络层次的划分 从广义上讲,邮区网不仅包括运输网,还包括营投网。具体的层次划分是: 1.邮件运输网 邮件运输网是以邮区中心局为中心,由邮区内的邮路连接邮区内的…  相似文献   

4.
国家邮政局提出,投递改革要立足对现有网络的改造,充分发挥邮政网络资源的整体优势,同一城市原则上组建一个邮政投递网。城市投递网的作业组织应如何规划?这是邮政投递改革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思考一:关于即时投递网的组建目前社会对用邮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快节奏的要求,这就要求邮政投递必须更加快速、便捷。为满足礼仪类、限时类、同城速递的业务需求,邮政应利用现有电报投递、同城特快投递的车辆作为即时投递网的基础,再配合“185”客户服务中心的指挥调度系统及GPS卫星定位系统,组建即时投递网。同城速递业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石志会 《中国邮政》2012,(12):24-25
针对社会快递公司来势凶猛的竞争势头,广东省东莞市邮政局绝地反击,从2009年开始对同城范围内的普邮投递网进行升级,打造出名为"全城通"的商务专递品牌,为客户提供包括托寄物保价、代收回执、在线查询、妥投短信通知等一系列限时投递增值服务,为普邮投递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苏外邮政局围绕集团公司确定的降本增效战略部署,转变发展方式,在投递网改造中通过“双定”和优化投递作业组织,探索出有效支撑邮务类业务快速发展、实现降本增效的新路,成效显著——投递增量不增人;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企业凝聚力增强;投递服务质量提高,支撑了业务发展……苏州邮政在投递网改造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取得可喜成效,只是全国邮政狠抓降本增效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推动下,在各省(区、市)邮政公司主动积极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邮政投递体制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邮政投递中存在的几组矛盾1、投递网络资源共享的要求与当前投递组织各自为政的矛盾。目前 ,邮政内部从事投递的部门有几个 ,有普通邮件、报刊的投递(有的局还实行了信报分投 ) ,有特快专递邮件的投递 ,有机要邮件的投递 ,有些局还有大件包裹、国际包裹、高额汇票的延伸投递。其中 ,以普邮和特快邮件的投递最为普遍 ,投递对象均为广泛的社会用户。但两者又有一些不同之处 ,前者是综合、分散的投递 ,段道投递范围较小、较细 ;后者是专业、集中的机动车辆投递 ,段道投递范围大 ,投递的要求高 ,要求实现门对门、桌对桌的最具体收件人的签…  相似文献   

8.
《中国邮政》2007,(12):30-31
11月,全国重点城市邮政投递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按照特大城市、省会级城市、地市级城市三个层面分别在上海、沈阳、泉州进行了现场交流。交流会总结了重点城市投递网建设进展情况,并对明年投递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本栏目特选编部分城市投递网建设经验,供读者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日本邮政于2007年10月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公司化。政企分开后,原邮政省的邮政监管职能划归总务省,同时,成立邮政株式会社(公司)。目前,日本邮政株式会社下设邮便局株式会社、邮便事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邮储银行、株式会社简易人寿保险四个公司。日本邮政株式会社全额控股四大企业。其中,邮便局株式会社负责邮政网络运营支撑工作,负责邮政营业网点的经营,  相似文献   

10.
11月,全国重点城市邮政投递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按照特大城市、省会级城市、地市级城市三个层面分别在上海、沈阳、泉州进行了现场交流。交流会总结了重点城市投递网建设进展情况,并对明年投递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本栏目特选编部分城市投递网建设经验,供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1.
11月,全国重点城市邮政投递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按照特大城市、省会级城市、地市级城市三个层面分别在上海、沈阳、泉州进行了现场交流。交流会总结了重点城市投递网建设进展情况,并对明年投递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本栏目特选编部分城市投递网建设经验,供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2.
11月,全国重点城市邮政投递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按照特大城市、省会级城市、地市级城市三个层面分别在上海、沈阳、泉州进行了现场交流。交流会总结了重点城市投递网建设进展情况,并对明年投递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本栏目特选编部分城市投递网建设经验,供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3.
孙祥 《邮政研究》2010,26(4):24-26
文章围绕实现投递网流程优化,提高邮政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总结了枣庄市滕州局的经验,从整合企业资源、强化规范管理、打破制约瓶颈、强化业务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优化邮政投递网流程,支撑邮务类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公司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下,石家庄局通过投递网络的改造和作业流程的优化,使投递这个邮政服务末梢激发出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2007,(12):31-32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邮政局按照集团公司、省公司“深化投递改革,加强投递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合理组织、持续投入,并抓住都市报回归邮发的契机,改造升级投递网,投递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邮政投递是邮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邮政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邮政与客户联系的纽带之一。随着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投递服务方式已成为邮政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对原有投递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投递“接入网”。 2000年下半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区确定了在全区各盟市及人口集中、业务量较大的旗县局成立邮政投递局(公司),将原有的普邮、报刊发行、特快专递等涉及投递的人员、车辆全部纳入投递局。投递局作为盟市邮政局下属单位,实行单独核算。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各项邮政…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湖南省常德市局实施了投递体制第三次改革,建成了有41个标准化社区邮政服务站、30台车辆、1个185呼叫中心的社区邮政服务网。一、打破原有投递体制早在2000年,常德局就对投递体制进行过二次改革。当时,为确保国家局提出的邮件提速、包裹直投到户等服务目标,该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年运行成本高达130万元。成本增加了,但投递入户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此,他们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分析。邮政没进社区,社区居民用邮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已达到78个,但邮政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  相似文献   

18.
网络是邮政的核心竞争力,而干线运输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普邮网干线运输主要有火车和汽车两种方式。火车运输又包括利用火车客列加挂邮政自备车或租用中铁快运行李车的运邮方式(统称为客列运输)以及利用行邮专列、行包专列、行包大列等铁路货运的运邮方式(统称为专列运输)。截至2013年底,  相似文献   

1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湖南省常德市邮政局以市场为导向,在2007年对全市的投递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将传统的“生产型投递网”改造成面向市场的“投递营销网”,打造了一支“体制新、机制新、服务新、形象新,能打硬仗”的投递新军。他们颇具成效的做法也被湖南邮政称作为“常德模式”,目前正在湖南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20.
黄莺 《邮电经济》2007,(3):46-49
邮政投递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拥有相当的规模,在支撑邮政业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邮政业务种类的丰富、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客户需求的日益复杂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使以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为目的而构建起来的投递网不堪重负,再加上长期投入不足、网络组织不科学、运行机制滞后等深层次问题,使投递网从总体上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邮政业务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能力与需求发展不平衡,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投递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邮务类业务发展的“瓶颈”,影响中国邮政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快投递网建设、解决城市投递能力不足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