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时,你可曾想到那是树木在付出;当你喝着清澈的泉水时,你可曾想到那是森林在奉献;当你放眼祖国的秀美河山时,你可曾想到有一支在背后辛勤劳作的林业队伍呢?他们为了绿色事业的坚定信念,在蓝天下写满承诺,在大地上铸就忠诚,在山林问尽显本色!  相似文献   

2.
新望 《中国改革》2004,(12):8-9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当前的中国社会业已出现“社会断裂”。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职工、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在这个断层之间,我们最为担心的就是那些被城市化浪潮所吸收但又被歧视的人们:他们是失地农民,是进城打工者。当一个人两边都够得着,但两边都不落实的时候,那,也是最“悬”的时候。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有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甚至,他们已经不是小小的一群,他们的总数已超过城市正式职工。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们苟且在城市屋檐下。他们随时会从我们身边走过,但我们很少…  相似文献   

3.
说中国城市缺乏土地,因此不能快速城市化,缺乏依据。我们知道,一平方公里一万人的人口密度,是花园式城市的标准。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在3000人/平方公里左右,常说没有土地的东部,其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西部还低。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也只是一平方公里一万人。  相似文献   

4.
把学雷锋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风气。做事想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就像吃饭睡觉那么简单和平常。捡到钱交给失主,不少人觉得非常稀奇、不正常,甚至还成了新闻,说明大家对学雷锋认同感不强。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成为雷锋,学雷锋在普通市民当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不会学了,因为人人都是活雷锋,还有什么学头呢?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14,(4):30-30
绝大部分人想到自己的职业前景时都不会特别开心,日复一日像机器一样麻木地工作常常让人感到一种自我缺失。在这种情形下,怎样实现个人的成长呢?  相似文献   

6.
靓眼饮食     
身为城市人,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要接受文明背后的现实尤其是我们的眼睛。每时每刻都要接受来自光线的污染。这些污染让我们的眼睛干涩,流泪,红肿……这些已经引起你的重视了吗?加倍保护眼睛,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眼睛的食物,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说到农资新产品推广,很多人会想到“示范田”。但是,示范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很多方面无法体现很直观和有说服力的效果。那么,应该怎样做“示范”呢?能否在“示范”里加入恰当的“道具”呢?在此,抛砖引玉,介绍一些本人接触过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面包、咖啡、薯片、醋这些我们常吃的食物,你知道他们是怎样诞生的吗?其实很多都是巧合诞生的产物,正应了那句中国古话,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过还真是要感谢这些或马虎或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可能就不会吃到如此好吃的美食了。  相似文献   

9.
养活您耕地需要多少?冯广京您想过养活您需要多少耕地吗?说实话,我也真没有认真想过,出真没有想到过一定要把我们的生命和耕地联系在一起。地,实在太普通了。我们天天踏着地,望着地,总也不离地(除了坐飞机、乘轮船的那一会儿)。踏着地,从不去想它有多深厚;望着...  相似文献   

10.
注意!农牧民也有“职业病”同城市相比,农村的空气要新鲜得多,而且噪音也少,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可是,农村也有它的“污染问题”。据笔者调查,农村里患有支气管炎和咳喘病的人相对地要多些。原来,稻草、麦秆、茶叶的新芽以及菊花叶上的毛刺等都是...  相似文献   

11.
真柏 《浙江林业》2005,(7):44-44
提起紫薇,肯定会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一种花木,而是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里那个泪眼滢滢的柔情格格。甚至还有些人,只知道紫薇是一个格格的名字,还不太清楚有紫薇这种花呢。然而,同样是花的名字,像桂花、荷花、茉莉之类的,待遇却大不相同了。虽然说,以这些花取名的人远远要比紫薇多得多,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从军队转业去一座沿海城市工作。当地的大多数商人还没有完成他们的资本原始积累。我确实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加入到收购废铜烂铁的队伍中,看上去许多当地人根本没钉想到什么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由于废气、污水、噪音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草坪(草皮)对于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测定每公顷草坪,每昼夜约能释放氧气600公斤,足够55人呼吸之用;能通过叶片的绒毛和分泌物质,吸附空气中的飞尘和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可使细菌含量降低85%,给人类提供健康环境;能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大气的温、湿度,使大气清爽、湿润;草叶片和根部疏松的土壤能吸收声波减少噪音;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碧绿的草皮还具有保护视力,恢复眼睛疲劳的作用。因此,提供优良草种。在城市铺设更多的草坪,是当前及今后应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香港的工商业在70年代开始踏上快行道,到了SO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城市。然而香港却被称为“文化沙漠”。香港人是否真的如外界所认为的,只懂得向钱看呢?事实证明,香港人也有对文化艺术关心的一面,而有关部门在培养香港市民对文化艺术的兴趣所做的工作,也明显取得了较大进展。只要我们看看一些社区中心所举办的兴趣小组,就发现不少是音乐、舞蹈、话剧、书法、绘画的培训班。在另一方面,从艺术中心、文化中心和演艺学院的建成以及所筹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可以看到,香港虽然还没有立即成为一个“文化的温床”,但…  相似文献   

15.
瓜农长途跋涉进城卖瓜已经很辛苦,却还因不知道“卖瓜禁令”而被处罚;而“卖瓜禁令”也并非某个人因自己的喜好乱拍脑袋,初衷无非是有关部门为了管理好城市的大环境。这样一来,夏天农民怎么卖瓜、市民怎么吃瓜仿佛就成了一个扯不清的难题。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卖瓜难”吗?郑州和合肥的做法是先疏后堵,管理有序,值得南京等其他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同努力,描绘好宏伟蓝图笔者案头放着一本新出版的书,蓝色封面,给人以深沉的感觉,令人激起遗思。《跨世纪的工程──上海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规划研究》几个白字赫然映人眼帘。上海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呢?本书作了如下论述:"到20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为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17.
现在,有的干部下基层,群众的家门也进了、意见也听了、事情也办了,但群众就是“不买账”、“不领情”,不禁让人纳闷,但细想一下,并非这旧事:走访群众是不是走马观花?群众的意见是不是真听进去了,还是听了“半截”?所办的事情是不是和群众想到一块去了?笔者认为,应该没有,用形象一点儿的话说,就是没有打通下基层“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8.
<正>正是隆冬时节,张振兴从内蒙古草原回到北京,推销四子王旗的“草坡羊”。坐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一脸疲惫。他说,工作快二十年了,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远离家乡,来到北京工作生活,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期间,还能结缘内蒙古大草原。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城市绿化现状及其达标建议沈文玮,于晓红,何桂琴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大小、水平高低和面貌好坏,不仅反映现代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影响着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搞好和发展上海的...  相似文献   

20.
还记得小时候吗?雨后拿着手电筒和小袋子去逮知了猴(蝉在蜕皮前的幼虫),回来让妈妈炸着吃,现在光是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