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是一个整体,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资源优势等不一样,要实现其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实行分段开发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3—2020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的数据,采用传统收敛和空间收敛两种模型探讨了对外开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总体上趋于绝对收敛,并且在空间关联作用下开放兼具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收敛的效应,有效缩小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外开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在全面扩大开放的同时,既要实施差异化开放策略,又要强化开放联动,才能更好地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及线性加权法测算综合评价值,对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时间及空间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且呈现出下游>中游>上游的趋势,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站上新舞台     
熊怡 《今日重庆》2014,(11):39-44
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部署长江经济带建设时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在长江经济带中,重庆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承东启西的特殊地里位置上。作为西部惟一的直辖市,重庆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有什么区位和产业优势?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如何与五大功能区域建设有机结合?又怎么样扮演好在长江经济带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经过奠基发展、开放提升和战略引领三个阶段,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持续稳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特殊经济区和创新政策手段等具有的强示范带动效应,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突破资源环境条件制约,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引领国内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经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河流域经济带,是新时代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智奎说,重庆的目标是在2020年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并大幅提升重庆在西部开发开放战略中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7.
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蓉 《开发研究》2007,(2):109-112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7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各省市之间联系紧密,承接性和相容性强,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该区域具有显著代表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在于区域内各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产业门类齐全,具有明显的梯度势差,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具有从整体上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文章提出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应从产业布局、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三个方面统筹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国的母亲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经济带,中国经济版图的重要轴线.伏尔加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俄罗斯的科教中心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中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罗斯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点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0.
樊姗娜  彭鹏 《科技和产业》2022,22(5):307-313
数字经济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98个城市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数字经济水平增速大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均存在空间差异性,下游城市的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均相对较高,上、中游则与之相反。②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实现了轻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整体趋势。③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但随时间推移,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耦合协调度的“高-高”集聚区域整体变动不大,“高-低”集聚区域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分布状态,“低-低”集聚区域保持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保证贸易畅通并构建以中国为轴心的利益、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在涵义,长江经济带与南亚,前者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后者地处"一带"和"一路"的交汇处。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2002-2014年长江经济带对南亚七国的出口贸易潜力。研究表明,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对长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应该发展区域经济共同体,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亦应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合作。  相似文献   

12.
作为臭氧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提升对长江经济带臭氧污染的时空变化认知和探寻污染产生的主要驱动因素成为实现协同治理的两大基础性关键问题。基于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市的臭氧浓度监测数据,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研究长江经济带全域空间臭氧污染的特征与时空变化过程,应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臭氧污染格局变化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并进一步探究其局部空间的驱动差异,进而提升对长江经济带臭氧污染的科学认知。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臭氧污染格局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态势,重污染区域由下游向中上游扩展;臭氧污染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且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空间演进特征;臭氧浓度的时空跃迁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但整体呈现一定的转移惰性;地市空间尺度的臭氧浓度时空跃迁驱动类型存在差异。上海、长沙等中下游城市表现为开放-城镇化驱动型;贵阳、昆明等上游城市表现为科技-绿化制约型。从上游至下游臭氧浓度的时空跃迁呈现出“同向制约—逆向发展—同向发展”的递变格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的发展按照先沿海后内地、先东邵后西部、先试点后逐步推广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26年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顺序上,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东部沿海经济区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先后开放5个经济特区和14个中心城市;第二阶段是发展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估,运用耦合引力模型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整体绿色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上海、苏州等城市长期处于网络核心,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深,出现了武汉、长沙、重庆等次级网络中心;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可分为四大板块,各板块间差异明显;城市开放程度、环境规制等差异因素对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呈显著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地理距离等差异因素则呈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谢五洲 《港口经济》2008,(11):36-38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鄂西南和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战略支点,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历史上曾是长江沿线的重要商埠,1876年被辟为通商口岸,并增设海关,是继汉口之后湖北境内第二个通商口岸,在鄂西川东物资集散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峡工程的修建,以及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整个长江经济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宜昌港作为整个长江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结点,在新的环境下,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冯湛青 《特区经济》2006,(2):313-314
本文试图论证长江经济带在上海集装箱枢纽港形成中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论述上海港的发展方向是腹地型。而非中转型的集装箱枢纽港,然后阐述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范围和产业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对上海港的贡献通过长江干流港口转口量占上海港吞吐量的比重加以说明。最后通过比较上海和香港两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历史及腹地情况,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枢纽港的建设有长江经济带强大的腹地经济作依托。发展空间广阔,前景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岳阳区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根据2005—2019年岳阳的相关数据,以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研究岳阳区域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空间和产业双重分解。结果表明,岳阳市四大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是岳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而四大区域间产业发展差异是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港口经济》2010,(10):62-62
目前,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现代长江航运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大背景下,沿江各省市也突出了长江水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纷纷将经济发展重点转向沿江地区,制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2001—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探究能源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并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评估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电力消费效率。结果表明,能源基础设施的改善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各省市的能源消费效率介于0.61~0.98,区域间差异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改善,促进了社会经济涌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协调度发展模型,对2004-2013年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及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综合协调发展度呈"U"型特征,先下降,后上升;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度整体呈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的上海、浙江、江苏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云南、贵州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低,且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此外,还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等进行时空分析,指出了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逐渐提高,但由于长江经济带所辖城市较多、区域差异较大、产业同构等现象的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行政壁垒,实现长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仍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