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烤鸭上桌了,朱健热情地建议我们用紫苏叶替代荷叶饼。半信半疑地试了试,味道非常独特,诱得大家连连下手,一碟紫苏即刻见了底。朱健一边让服务员再添一碟,一边不无惋惜地说,“现在天气冷,紫苏叶子小了点,等春夏热起来能长巴掌大,卷着吃才过瘾。”话头一转,  相似文献   

2.
熊怡 《今日重庆》2013,(1):51-53
做的口味不好大家吃得也不开心。所以,今年过年有一个新的尝试,请一个专业的厨师来家中做一顿丰富的年夜饭。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下馆子”早已从最初的“打牙祭”,演变成了日常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1996,(7):34-34
把菠菜和豆腐一起煮了吃究竟好不好?不少人都认为菠菜与豆腐一起煮不好,理由是菠菜里含有草酸,而豆腐中有钙,一起煮会变成草酸钙,使钙损失。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吃100克菠菜,里面含有的草酸约360毫克,这些草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钙结合,由尿排出...  相似文献   

4.
台湾印象     
王溱 《走向世界》2013,(16):8-9
<正>前些日子到台湾考察,有几个细节印象较深,颇有感慨,久久不能释怀。到达台北的当天晚上,老乡凌峰先生请吃。110大厦底层的鼎泰丰,客流如织,进餐排队。客人中不乏有钱人,但几乎每一桌吃罢,都干干净净,服务员基本不用准备菜盆倒剩菜剩饭。凌峰先生客气,点了不少品种,我们担心吃不下,他却胸有成竹地说,有数有数,要的是小份,这里不兴剩下。果然,服务员看凌峰先生直点菜不停嘴,停下记录试探着问:先生邀请了几位客人啊?凌峰先生说了人数后,服务员沉思了一会说,差不多了,吃不够再点,我会提醒的。那天点得几  相似文献   

5.
杨戚 《理论观察》2009,(5):174-17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日前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五次会议上说:“新闻宣传好比做菜,材料再好,作料再全,厨艺不好,做出来的东西大家都不愿意吃,勉强吃下去,也会倒胃口。”  相似文献   

6.
《东北之窗》2013,(12):50
1.姓氏称谓服务为要客提供服务时,根据客人的证件提示,提供姓氏称谓服务。前台为客人办理登记手续后由服务员引导客人进入相应贵宾室休息时,前台说:"XX先生(或女士),请您跟随服务人员进入休息"。服务员说:"XX先生(或小姐)您好,请这边走"。进入贵宾室,客人落座后服务员询问客人饮品时说:"XX先生(或女士),请问您需要喝点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吃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吃得好.吃得科学又健康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尤其是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在工作了一天身体已经小能再负荷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三伏天里,重庆老堂客火锅店人民公园店里仍然人声鼎沸。一袋袋晶莹透亮的火锅底料被服务员拎上餐桌。"都是一次性的,干净卫生!"服务员一边剪开包装袋一边介绍说。在后厨,三个不锈钢大桶满是污垢,服务员们鱼贯而入,把客人吃剩下的火锅底料倒进大桶中,然后用勺捞出各种  相似文献   

9.
《东北之窗》2011,(Z2):63-63
冷面缺一种原料冷面,是朝鲜民族的特色饮食品种,酸甜可口,清爽可餐。在国内,大家都经常吃,我记得1995年和姜末去延吉看球,曾经吃过劳服大厦最正宗的朝鲜冷面。这次到了冷面的故乡,大家自然都惦记着这一美食。从第二天开始,就有许多队员向我提出要吃朝鲜冷面的要求,说得我也流口水。我想,到朝鲜来吃一碗正宗的冷面,就像在我们大连吃一盘煮海红,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啊!于是我就向—位女翻译提出来了,她笑着回答:"真对不起哦,现在还不能做啊。"我追问:"为什么呢?"她答:"缺一种原料。"  相似文献   

10.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是我们小时候几乎每一天都要高唱的。还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只狗熊到庄稼地里偷王米。掰一个夹左胳肘窝,掰一个夹右胳肘窝,又掰一个夹左胳肘窝里——到最后,狗熊的胳肘窝里就剩下了一个玉米。那个时候,我们都在捧腹大笑中听完了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神木粉浆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家缺吃少穿.能吃上点新鲜食物会永世难忘。记得父亲曾用报纸包了一大包花生饼回来,神秘地分给我们姐弟俩吃,那味道香的.总觉得吃不够.但父亲怕我们吃多了拉不出屎来,每天只掰碗底大的一块给我俩。后来知道,所谓花生饼就是花生渣.榨取油汁后挤压成的块状物.味道有点像今天超市里卖的压缩饼干。据父亲说.花生饼是丢给猪吃的上好饲料.那会儿听了根本没有一丝作呕之感.只觉得猪能吃上这上等食物.也算它们造化不浅。  相似文献   

12.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4,(43):12-12
以前推销东西到上海、广州,很费力,你要一块一块地切给别人吃,别人才知道好;但现在互联网以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都知道你的产品好了。但反过来如果产品不好,人家知道得也快,也很快就会走下坡路。” ——近日,褚时健在接待王石拜拜访时说。  相似文献   

13.
彭海萌 《中国西部》2014,(40):73-74
<正>朋友跟我说,前几天在饭桌上遇到了一家三口,所言所行让人很是不快。这天吃的是火锅,服务员把虾端上来,这家人的儿子,只有几岁,嚷嚷着要吃虾,孩子妈妈就让服务员把虾全部倒进了白锅里,全然不顾一桌子十个人的需求。我的朋友说她的好友很不爽这家人的举动,所以努力在白锅里打捞虾,但是,也许这位妈妈眼疾手快,也许她使用了漏勺,总之,她的好友只捞到了一只虾,其余的虾全部都到了这个孩子的盘子里。接下来,这位妈妈一直手忙脚乱地为儿子剥虾。一会儿,红糖锅盔来了,十个,正好  相似文献   

14.
杨芝 《宁波通讯》2021,(2):19-21
明亮的厨房中,整齐地摆放着各类调料、餐具、食材等,几名厨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道道菜肴新鲜出炉,依次送到食客的餐桌上……消费者在餐厅就能看到菜品制作的全过程,吃得舒心,吃得安心。近年来,宁波市多措并举,从酒店、饭店餐厅到学校食堂,再到农村家宴,通过打造"放心厨房",为群众撑起食品安全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5.
<正>美食爱好者聊天十有八九都与吃有关,大到世界各地的经典回顾,小到小街小巷的藏龙卧虎,菜名、菜价……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味道,听他们说着,再看他们那陶醉的表情,都能叫人垂涎欲滴三千尺,这个过程,既是享受,也是煎熬。作为一个地道的吃货,首先得有敏锐的嗅觉,见缝插针地找到各种美食,而且还得逢吃必  相似文献   

16.
现在全世界的企业都会说、都喜欢说的是什么?一句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另外一句是“以人为本”。这两句话人人都会说,人人都能说得烂熟。但是,有些人真的也就是说说而已。表现优秀的企业不仅真说,还真干,所以企业优秀。表现不好的问题企业一定是光说不干,嘴上说“以人为本”,心里说“三条腿的蛤螟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这就是好企业与问题企业的差别。对人才的价值和作用究竟该怎样认识?企业是要赚钱的,赚钱就得靠人才,人才怎么就值钱呢?我们不妨从决定企业生产力水平(效益)的几个关键因素去分析。影响企…  相似文献   

17.
简单即智慧     
王俊丽 《走向世界》2014,(33):93-93
一日,看到一个故事:一位知府新上任不久,想考察—下手下3位官员的办事能力,就说:“我需要一根针,你们准备一下。”说完就走出正堂。3位官员第二天都没来办公,在家完成知府布置的任务。3天后,知府在府衙办公时,李官员来了说:“大人,您说需要一根针,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特意买了一根杵,日夜在家打磨,需再过几天才能给您。”知府听了不语。一会儿,刘官员来了说:“大人,在下买了各种针数十种,而且买了数十种线,供大人使用。”知府听了,默不作声。后来,王官员来了,说:“大人,老父生病在家照看了两日,您要的一根针我从家里拿来了,您看合不合适,如不合适,我再到街上买。”知府笑了,说:“很好,我要的就是这个。”随后,知府便把王官员举荐给朝廷,李官员和刘官员很不服气。知府说:“我要的是一根针,没让你们想得那么复杂,凡事简单点,简单才是智慧。”  相似文献   

18.
素描王珺     
在林林总总的西安饮食风尚中,只要提及肥牛.人们十有八九都会脱口说出江海肥牛的种种好处.似乎天地间所有的物华天宝都被溶入到这玲珑精致的小小火锅中去了。这种看起来不怎么势大的小火锅,吃起来却能肚大能容天地万物.可涮肉涮菜涮海鲜,亦可煮饺煮面煮馄饨。虽说目前在西安也有多家外域知名品牌不断抢占市场.但没有谁能真正撼动江海肥牛作为本土肥牛品牌的霸王地位。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2):i009-i009
说村干部不好干,这话对。其实什么活都不好干,但也总有人干得挺好,干得有滋有味,就看你是不是用上了心思,找对了路子,就像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20.
视窗·趣事     
《发展》2013,(11):55-55
法官要劝一位太太打消离婚的念头。他说:“您都九十二岁了,您丈夫也九十四岁了。你们结婚七十三年,为什么还要离婚呢?”那位太太说,“我们的婚姻早已破裂多年,只是为了儿女,才决定等到儿女们都死了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