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宇 《企业导报》2011,(13):186-18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不断的发展起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较慢,而网络营销可以有效促进旅游业的腾飞。因此,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丰富旅游资源和网络营销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网络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健 《集团经济研究》2007,(29):154-155
一、旅游业网络营销应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简析 旅游业网络营销就是营造网上旅游经营环境的活动,也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根据CNN公布的数据预测,到2010年全球旅游网上交易将超过1250亿美元,将占所有电子商务交易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3.
刘宇 《企业导报》2011,(16):123+20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不断的发展起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较慢,而网络营销可以有效促进旅游业的腾飞。因此,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旅游业网络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黑龙江省旅游业应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自助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分析江西自助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新休假制度实施这一背景下,对江西自助旅游市场的未来潜力进行展望,最后从营销视角切入,从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网络营销三个方面对江西自助旅游市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络营销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旅游企业成功推销旅游产品,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砝码。本文首先从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入手,剖析了目前旅游企业网络营销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良好的网络营销,积极推动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行业和旅游产业两大"朝阳产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旅游企业的营销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营销已成为旅游企业营销方式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关数据显示旅游企业网络营销销售额占网络营销销售总额的24%以上,并连续五年以上以超过35%的速度增长。这对旅游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旅游企业应积极探索和研究创新发展旅游业网络营销的有效措施,尽可能满足更多旅游客户的多样性需求,争取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旅游网络营销战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21世纪是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时代,当网络时代到来时,旅游业与网络的结合就象航空时代对于二战后的旅游业一样,将在新经营组织、新经营方式、新传播方式、新技术手段等方面给旅游业插上新的翅膀。由此,旅游网络广告、网上旅游、旅游网络交易中心、旅游网络预订和结算等等越来越普及,网络旅游势在必行。旅游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变革的新生事物,已经成为新世纪的旅游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旅游营销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波  孙扬 《企业经济》2008,(5):131-133
本文探讨了天津市旅游营销战略的相关问题。文章在介绍天津旅游业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市旅游进行营销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分析了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提出4项营销策略:一是旅游产品策略;二是旅游形象策略;三是推广策略;四是网络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与电子商务具有天然的适应性。旅游业是全球最早和最广泛发展电子商务的行业之一,网络旅游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行业。旅游业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进行网络营销,已经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旅游网络营销需要新的技术来完善和提高。RSS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整合和发布的规范与工具,已经在互联网上很多领域得到成功运用,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旅游网络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RSS技术将会在三个方面提高旅游网络营销的水平,开拓我国互联网旅游营销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薛雯霞 《价值工程》2013,(28):185-187
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旅游业的特点使得网络营销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旅游企业成功推销旅游产品,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砝码。无锡灵山大佛景区以规模宏大、文化精深和意境空灵的佛教主题为特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但是,和其他著名景区相比,灵山大佛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升景区层次,加大营销力度,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灵山景区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传统营销投入较大,难以预估效果。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灵山大佛网络营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宗晓慧 《民营科技》2014,(11):278-278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人们旅游的首选之地了,所以在面对这一情况,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业的后备力量的时候也相继开设了高职旅游英语这一门课程,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就从五个方面具体的论述了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产业已有长足的进步,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作用,有必要加强对旅游收入的计量分析。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通过模型建立与调整,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我国旅游业收入的特征,并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2000-2005年中国各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在省际层面就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旅游资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方面,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非旅游资源部门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未来的方向,即突破依赖旅游资源的单一旅游业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业业态结构的多元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转换和升级实现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使其成为转型期我国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旅游业所影响到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现行的旅游经济的统计方法还比较落后,不能全面科学地揭示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本文就我国现行的旅游经济的统计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旅游行业必须经历的一次转变,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如何解决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管理的问题,是我国旅游业全面发展的一大挑战。本文借鉴了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于研究电子商务旅游业与传统旅游业的转变和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水平等问题,给予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培养该方面人才,完善基础设施等手段,希望以此尽可能地改善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发突出,特别需要那些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旅游人才,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旅游人才市场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因此,为了培养更多新型旅游人才,满足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做好旅游教育工作,保证旅游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帮助旅游专业的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旅游院校、旅游企业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不断输送新鲜、优质的血液。旅游教育对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旅游教育问题意义重大,尤其是旅游教育的研究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业界人士称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的灵魂、称它是旅游业的生命.可见旅游服务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旅游服务质量问题,是制约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从我国目前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看,旅游服务质量另人堪忧.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投诉居高不下.服务质量问题既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更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我国的乡村旅游随即有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但是相对起步晚,使得我国的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了种种的问题。主要问题就在于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本文通过对永嘉县的乡村旅游产业网络营销相关调查,了解当前网络营销发展问题,并且结合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旅游业与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各家旅游企业、各级地方旅游管理机关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阐述了旅游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旅游信息化的影响和作用,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高级形式——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运行情况及制约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