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汉派服装亟待出现一批具有良好艺术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引领时尚生活的知名设计师,有一批由设计师创立的设计师品牌,创办属于自己的"服装文化节"或"服装博览会",打造服装名城形象.凭籍汉派服装聚合的产业发展物质和人力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装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推动汉派服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实现"武汉制造"向"中国制造"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在服装OEM代工企业纷纷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户外用品行业的发展机会已成共识,江苏嘉鹏控股集团顺势而为始创了森泊客"轻旅装"这一全新品类。本文运用PEST、SWOT等战略分析工具对森泊客品牌管理及运营进行全面剖析并试着给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森泊客品牌建设提供具体发展思路和举措。同时希望对所有致力于从OEM到ODM再向OBM转型升级的中国服装生产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加工贸易的研究也日渐成熟。服装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典型代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必然面临一次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调整已时不待我。DI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服装加工企业,它也面临着相同的处境。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加工贸易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DI公司在加工贸易转型中面临的挑战,最后为DI公司加工贸易转型提供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透过这个案例,足以让中国的代工型企业清醒,尽早地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及时地开始转型与升级,才不会被那根来自美国的"稻草"所压倒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从表面上看中国服装行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应该是无法动摇的,然而在国际消费市场疲软以及在周边国家服装产业逐步蚕食的状况下,以外贸为主的中国服装服饰类企业的国际份额正在这种双重挤压的形势下优势逐步被弱化。转型升级已成为服装业内的共识,只有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研发设计实力,建立自主品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创新就是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即技术研发和品  相似文献   

6.
我国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遍布全球的公司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经历了不同寻常充满机遇的20年,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严睿  孙瑜  修思禹 《英才》2012,(4):54-65
无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开始硬着陆,有一点很明确的是,中国政府将2012年的增长目标设定为7.5%,8年来首次"破8",态度坚决的降速换挡,目的就是为了转型升级。在去年《英才》"两会"调查报道中,"转型升级"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最核心关键词,被来自七大主流产业的企业家深入讨论。然而,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动荡,中国经济的下滑和通胀压力并存,都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寻求转型升级突破的进程,也引发对在逆境中推进转型战略的一些思考。尽管,转型升级已为共识,但怎么转,往哪里转,在企业界仍是一个不好定论的问题。而将这个问题与经济大背景联系在一起,又不免引发忧虑,经济放缓会使企业趋于谨慎保守,更缺乏对于创新变革的动力。亦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盲目转型升级实际上是抛弃自己的优势,拿自己的劣势去参与全球竞争。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之艰难。今年"两会"期间,《英才》记者延续去年的调查思路,对来自科技、工业制造、金融、地产基建、航运物流、能源、医药、农业以及投资等主流行业产业的30多位企业领袖进行调查采访,试图从他们的转型困惑和战略判断中,得到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状态样本,为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经济改革,厘清下一步的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代工转向品牌,是台湾制造业近年来全力求解的一个命题.宏基创始人施振荣总结的"微笑曲线",指明了代工制造业向研发和品牌两端转型升级的方向.方向虽明,但实现起来并非坦途,动辄生死,几乎成为制造业的一道魔咒.  相似文献   

9.
中国OEM新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黎 《企业活力》2009,(7):11-14
在经济危机愈加突显的今天,企业是否要立即转型、升级完全以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模版向价值链两端整合而追寻高附加值产品呢,还是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本土代工企业发展的路径呢?这确实是中国代工企业目前面临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服装代工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失率高和用人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是应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服装代工企业包装自动化引进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用项目范围管理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实际的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为了顺应国际分工格局演进的新趋势,在借鉴亚洲"四小龙"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双重产业转移"是本土代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选择。产业升级与充分就业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根据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理论,人力资本提升是促使本土代工制造业升级与就业转型良性互动的关键。人力资本提升不仅能为本土代工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人才保障,满足产业升级后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而且还能提升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权,帮助劳动者实现从低技能低收入高风险就业向稳定安全体面就业转型,以最终实现产业与就业的"双转型"。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风向标,同时也是河南省"十三五"规划改革发展的主线。本文首先解读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以及实施供给侧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河南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河南服装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河南省服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最后从"推进服装产业信息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能、走品牌道路引导消费回流"三个方面凝练出河南服装产业供给侧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范琛 《企业经济》2013,(1):41-4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代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产业升级的转折点上,当前我国代工企业存在着产业链低端、成本压力和管理模式落后等困境。本文对如何走出当前我国代工企业的困境路径进行了探讨。指出走出代工企业困境路径应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企业战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企业专业化整合和企业产品升级等。  相似文献   

14.
服装代工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失率高和用人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是应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服装代工企业包装自动化引进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用项目范围管理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实际的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服装代工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失率高和用人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是应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服装代工企业包装自动化引进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用项目范围管理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实际的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时尚产业的方兴未艾,日趋为21世纪城市"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原创力;时尚产业所带动诸多行业成功转型而获得发展机遇,也令诸多企业由第一、二产业,成功转向第三产业,在商机无限的现代服务业中风生水起。上海百年的纺织业,毅然走出"阵痛",成就嬗变,就是典型样本。她为上海城市建设的转型、为时尚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探索前行,一举成为中国时尚的风向标。有人譬喻,时尚是城市的服饰,是城市形象的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借助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政策支持,历来就是国外大型品牌企业OEM代工生产的有力工厂。金融危机,促进了传统企业谋求营销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行动。但是,在寻求营销转型的过程中,什么才是第一要务呢?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代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浩 《经济界》2009,(4):42-46
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日益蔓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外需减弱对我国相关出口企业和部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在所有的企业类型中,金融危机对我国代工企业的影响最为严重。这主要与我国代工企业脱离市场、优势下降、利润低下、品牌缺失等特征紧密相关。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代工生产将继续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代工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因此,代工企业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新机遇,加快自主品牌的培育和自主技术的研发;积极向价值链的两端拓展,迈向大型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积极开拓自主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提高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本国要素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为代工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要素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判断依据的缺失或含糊是导致人们对企业参与代工合作的利弊得失长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代工委托商与代工承接商关系的实质分析,提出了代工合作网络中代工承接商的"关系收益"、"关系成本"和"关系剩余"概念,并由此构建了代工承接商代工合作网络关系续存状态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代工承接商"关系剩余"的数值大小和变动走势,是判断代工承接商代工合作网络关系续存状态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服装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企业经营理念由"重视质量"到"质量至上",再到实施"名牌战略",我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名牌兴企,名牌兴国,已成为国人的共识.经多年努力,中国服装企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部分品牌正逐步走向世界.目前,中国服装品牌已逾万种,但极少是世界名牌.现代服装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质量、成本、人才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名牌战略是决定企业成败的生命线,是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国际名牌及名牌企业,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