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也存在着概念认识上仍有分歧,评价研究欠深入,对策研究不系统,机制研究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对区域协调发展认识存在泛化,与区域发展、区内发展、可持续发展相混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需要把握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本文主要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9,(2):43-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出现了多次重大转变。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前20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转型发展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缘起,阐述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酝酿过程及确立的重大意义。最后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各个区域都具有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差异性是必然的,但区域差距不能过大;应打破区域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区域合作,不断缩小区域差距,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最后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由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转为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探索中国区域发展40年来从区域非均衡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历程,回顾区域战略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决策过程、具体措施及巨大成效,阐述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划分与七大经济区的范围,总结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战略的实施效果,介绍区域规划、城市群规划、新区规划的重点内容,探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酝酿过程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取得的进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分别对改变我国生产力极不均衡的局面,迅速发展东部地区以及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展现出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特色。在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模式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并达到体现承前启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协调发展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7.
8.
中央政府兼具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身份特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央政府履行代理人职责的体现,不仅关系到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也与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职能紧密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时机选择受到中央政府促进协调发展的意愿和能力的制约,当二者同时具备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才能被确立下来。中央政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方式有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管理、区域规划、区域关系立法。  相似文献   

9.
张红艳 《财会通讯》2022,(4):158-162
文章从财政治理视角出发,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困境中的财政制度和府际关系问题,构建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用于解决府际之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问题;构建区域利益分享机制主要用于解决府际之间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问题,从而利用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和区域间利益分享机制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先后经历有限开放、扩大开放、全面开放和深化开放四个阶段,区域经济格局也从计划平衡发展演变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原有对外开放模式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亟须开展新一轮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新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理念,本文从“更大范围-市场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宽领域-贸易开放-产业协同发展、更深层次-制度开放-区域治理模式”三个维度构建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期。从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角度看,要不断明确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既要针对不同的类型区域,制定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也要不断完善区域政策实施的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区域政策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区域政策的范围需要根据要素以较低成本流动的范围来确定,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影响要素流动成本,需重视自然地理分界线对政策区域的作用。“区域”是一种公共物品,有着一定时期内不能改变的固定因素,其很多的物品以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方式被提供出来,此时,区域政策具有合理性,组合配套使用多种空间区域政策会比单一使用某种区域政策更多地改善区域的福利状况。区域政策的时序非常重要,当扩张型政策和创新型政策组合使用时,先实施扩张型政策,再使用创新型政策要优于相反的政策次序。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均方差及线性加权等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协调度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出一种东优、中良、西差的现象。导致中西部地区协调度总体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社会进步程度较低。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15.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边境地区拓展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主要窗口,对于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沿边大通道建设快速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再次站在了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深化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在深入剖析中国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政策支持、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行梳理发现,深化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面临政策优势趋弱、发展空间受限、产业发展滞后、管理权限掣肘、建设资金不足等主要问题,应从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深化双边协调机制,创新金融支撑体系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方略,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稳步增长,尤其是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全国区域总体差异呈现收敛态势,但各大区域内部分化值得关注。未来我国区域经济要按照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增长动能,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协同性。要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样板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新模式,以大城市群、特色小(城)镇和乡村振兴为重点构建现代化城乡体系,以集中连片特困区为重点加快区域整体性脱贫,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港澳与内地的一体化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实状况,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靠市场力量,因为市场力量通常只倾向于扩大而非缩小区域差距,适度的政府干预必不可少。中央政府在区域协凋发展中具有十分露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观逐步深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发展出现了新特征,集中表现为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和区域开放格局的升级。具体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距不断缩小,区域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区域全面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城市群发展呈现新特点。但区域"去工业化"问题、区域创新资源互动与区域协调机制不足问题也值得重视。新时代区域发展新格局,需要新的区域发展思路,以谋篇布局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8,(3):17-22
我国正在推进形成的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投入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衡量区域发展差距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取得良好效果,但仍然存在地区差别较大、区域发展分化等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提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工业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的差距经过了先缩小再扩大又缩小的过程。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