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钱龙 《金融研究》2015,424(10):115-132
本文基于中国某省2009~2014年43万笔中小企业信贷数据,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整体上呈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竞争对信贷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不同类型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并且银企关系与信贷市场垄断程度的影响相互加强。从影响渠道看,银企关系利于缓解企业逆向选择,但没有缓解道德风险,还会引发银行“套牢”企业,并加剧了信贷风险;银行竞争利于缓解银行对企业的“套牢”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了信贷风险。本文研究表明,降低信贷市场准入门槛,完善银行业市场竞争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和监督,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问题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陷入困境,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不少存量贷款成为不良资产。企业改制是国家、企业、银行的共同需要,但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企业改制和银行化解不良资产工作顺利开展。本文提出将企业改制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工作相结合,制订合理的改制政策,充分考虑银行利益,促进二者协调开展。  相似文献   

3.
国企在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问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难题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支持企业改制与维护金融债权的统一性 ,并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改制逃废债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逃废债是企业产权明晰化内在要求的必然体现 ,是企业权衡改制成本与收益后作出的一种利己选择 ,也是企业、银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多方博弈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实现二者兼容性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商业银行逐步成立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是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且从原信用社重组改制而来,因此,信贷风险防范对其而言就显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阐述一些肤浅认识,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赵婷 《时代金融》2015,(3):112-113
在中小企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刺激金融创新、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银行等金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对信贷风险的研究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以期促进中小企业与社会经济持续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企业改制的多种形式 ,加速了企业改制的步伐 ,这给每个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机遇和条件。但是 ,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借改制之机肆意悬空 ,逃废银行债务 ,使银行的信贷资产蒙受重大损失 ,加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企业改制 ,保护银行债权 ,是亟待探讨的问题。一、企业改制过程中悬空银行债权的主要表现形式1、“金蝉脱壳”、“母体裂变”,悬空银行债权。一些企业在保留原企业牌子的同时 ,以划小核算单位为名 ,将企业资产分割组建成一个或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使这些新实体只接受原企业…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改制红红火火,乡镇企业改制也紧随其后,通过兼并、破产、租赁、买断、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产权重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良好的开端。然而,在乡镇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银行不能参与企业改制全部过程,资产评估不真实,政府出台改制方案有逃债倾向,借机剥离银行债权,致使国家信贷资金大量流失。如何保全银行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各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也是普遍存在的,商业银行最为关注的问题也就是银行信贷业务所引发的信贷风险的管控。本文以郑州银行为考察对象,对其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此来提高郑州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的,增强其资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改制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现象近来较严重的困扰着经济金融生活,为此,我们于日.前对泗洪县县属工业企业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发放贷款后,由于借款人未来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和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本息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信贷风险与商品经济紧紧相连,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银行不规范自身信贷行为,严格管理,市场风险势必通过企业转嫁给银行.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防范信贷风险,特别需要加强和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改制也进一步深化,给直接为粮食流通服务的农发行信贷资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缺乏物质保证,企业资产质量差,企业经营行为亟待改进,国家政策调整对信贷资产质量影响较重,农发行自身素质低。防范信贷风险措施:加强银行员工培训,优化监管环境,完善有效资产抵押手续,主动参与企业改制,支持购销与加工企业联合经营,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适时推行等量对冲等。  相似文献   

12.
来明 《西安金融》2003,(12):9-10
目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层次改革正在全面进行,与之有密切联系的银行如何面对新情况,积极支持企业在改革改制中实现企业与银行共同减负增盈,显得十分重要。对此,我们以平凉市为例,对支持企业改革发展与维护金融债权的现状、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一、企业改制现状及其对银企工作的双向影响(一)企业改制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平凉市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采取了多种改制形式。至2003年9月末,全市313家国有、集体企业中,未改制企业63家,已进行改制的国有和集体工商企业已有250家,占全市贷款企业户数的5.4%…  相似文献   

13.
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的影响及对策宋海林正在逐步实施的“抓大放小”战略是改革、搞活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企业的“放小”改制,既给商业银行改革与经营带来了正面效应,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相当一些地方出现了借改制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对此本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对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银行的贷款风险也与日俱增。在此基础上文章先对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表现进行了阐述,并为如何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国统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下称"征信系统")能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村镇银行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控制信贷风险,对加入征信系统的意愿强烈。然而,由于村镇银行受机构级别、业务量等众多因素影响,已接入征信系统的村镇银行非常少,实际上村镇银行未能接入征信系统,不仅对自身业务造成不便,也对与村镇银行客户重叠的银行控制信贷风险造成困扰,使征信系统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文章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邝伟 《海南金融》2003,(9):51-5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改革。本结合海南省在粮改进程中所取得成效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特别是就粮改对农民增产增收、粮食企业改制改革、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毅 《中国金融》1999,(9):29-30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根本上源于商业信用观念淡漠,这是投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截至今年3月末,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商业银行开设账户的改制企业共215910户,涉及银行贷款本息591591亿元。其中有逃废债行为的企业63682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2949%,逃废银行债务本息281808亿元,占改制企业银行贷款本息的4764%。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市场信用破坏,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及银行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金融危机条件下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市场展望,针对银行业面临着的行业信贷风险,提出了银行对石化行业信贷营销策略,并对信贷介入过程的风险进行分析。结合福建石化企业为例,探讨当前条件下银行对石化行业性系统风险如何进行有效防范与化解。  相似文献   

19.
郭晔  未钟琴  方颖 《金融研究》2022,508(10):20-38
商业银行通过布局金融科技进行的金融服务创新,已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手工搜集2005—2019年323家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战略合作的数据,研究银行布局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其信贷风险与经营绩效。结果表明:(1)银行布局金融科技战略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绩效;(2)银行布局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其自身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水平;(3)银行布局金融科技,通过降低信贷风险、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提高运营管理能力与拓展中间业务这四个渠道提高了银行经营绩效;(4)全国性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使其信贷风险水平得到降低,资本充足率低的银行通过布局金融科技降低信贷风险的效果更强。同时,信用贷款比重越高的银行通过发展金融科技降低信贷风险、提高经营绩效的效果更加明显。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商业银行顺势而为所进行的金融科技布局的微观经济后果,也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联企业制度与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保福 《金融论坛》2004,9(10):41-45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