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各行业各领域的健康发展。我国现代消费环境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除少数恶意造假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外,综观过去一年本刊接到的消费投诉,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由于主观消费意识偏差而导致消费纠纷,以及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而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刘教授从法律、文化、哲学等角度,剖析了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2008年,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逐步加强,我国消费领域发生了不少大事,它们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消费环境的改善和行业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协会评选出2008年消费领域十大事件,并逐一点评。  相似文献   

3.
扩大消费是我国近年来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物价涨幅回落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等因素使消费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但应注意到,自2011年12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增速放缓,消费热点增长乏力,消费者信心下滑。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应从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政策入手,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提振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同时,又要防止短期透支消费,以免对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不  相似文献   

4.
低碳消费是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一种消费行为。人文环境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消费者是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鉴于此,本文探讨了人文环境的文化消费的指标,在低碳经济中对消费的作用。笔者分析认为,不论是价值观还是传统文化、科学素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5.
信用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信用交易从生产、商业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在信用消费中处境尴尬,在享受信用消费所带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自身合法权益却不能得到有效而充分的保护。如何实现信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成为我国信用制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文化变迁的分析有助于生产企业及营销人员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行为走向,文章从分析我国消费者整体消费行为的新现象入手,对我国消费文化的新变迁趋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在给消费者带来优惠、便利的同时,也伴生着诸多风险,成为当前消费领域纠纷频发的热点。如何规范预付式消费,在发挥其增强市场经济活力作用的同时,降低其对消费者权益的潜在损害,值得工商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一、现行法规对预付式消费的规定与预付式消费快速发展的状况相比,我国立法进程相对缓慢,目前尚没有预付式消费的专门规定,具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消费率偏低有许多原因,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的消费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亟待改善。只有改善消费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减少人们的消费风险,消除消费恐惧,增加人们积极的消费预期,减少防御性储蓄,才能提高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9.
低碳消费是实现现有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的必然环节和促进手段。个体消费惯性可能阻止个体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发生。通过对社会消费文化对个体消费行为包裹作用的研究发现,要想使个体消费者最终选择低碳消费行为,要么提高社会消费文化的强度,加大对个体消费行为的包裹作用;要么改变舆论导向,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正消费者消费生活的幸福感受以最基本的日常消费生活为基础,与所处社会消费环境相互联系,社会消费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幸福感受。构建一个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相互和谐的消费环境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一、和谐消费环境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和谐消费”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消费者权益能否得到充分的保护,是检验我国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在新形势下,如何消除消费领域中的不和谐因素,解决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实现“和谐消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与课题。  相似文献   

12.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需求不足是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必须发展消费经济,转变社会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素质,才能实现消费需求、 消费热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开发》2015,(24):115-116
作为新兴的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广泛应用于餐饮、美容、健身、洗浴、购物、教育培训、手机通讯等领域。预付式消费也往往被视为身份的象征。在给消费者和经营者带来极大地实惠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恶意欺诈、霸王条款、消费者信息泄露等。加强对预付式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消费”与“环境”这两个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分类。如果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度讲.消费应该就是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而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还应当包括社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与环境”的含义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利;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作为基本分析框架,论述低碳消费的经济学属性。研究结论为:低碳商品与一般商品具有完全替代性;消费者的低碳商品偏好程度对低碳商品与一般商品的相对价格具有强敏感性;调整二者相对价格比值,既可以影响低碳消费者剩余,也可以影响低碳商品市场的交换效率和低碳消费的外部性。该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的机制设计,可以激励社会低碳消费,促进社会减排。据此,本文指出了我国低碳消费政策建设方向:政策设计要兼顾政策对象的经济效率和减排效率;政策设计中要加大针对低碳消费偏好的激励力度;应针对供需双方低碳行为外部性而设计补偿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利息税对消费刺激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率是调节消费者跨时间消费选择的一个重要政策变量。在我国目前消费低迷,物价指数持续回落的形势下,征收利息税无疑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来扩大政府购买,刺激总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讲,征收利息税等同于利率的下跌,从而当期消费的机会成本下降,从理论上有可能刺激个人消费。本文建立一个消费者跨时间消费选择的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利息税对消费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消费文化是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审美取向,对消费者的消费趋向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及民族构成,指出了其具有东北的消费文化特点,然后介绍了吉林省消费文化的特性,主要是多民族的杂居造就了吉林省独特的消费文化,希望对吉林省消费文化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消费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前提下,诚信的消费环境构建需要道德支撑,更需要制度的约束。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征信系统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消费环境建设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消费者权益意识是维护消费环境的基本手段。所以,构建诚信的消费环境必须是在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全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问责,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新消费时代     
正只有最苛刻的消费者,才能催生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关注契约自由的同时,更加重视契约正义和公平价值,意在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维护消费权益。这既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消费者友好型社会的法律基础。2014年3月15日,一个新的消费时代即将开启。  相似文献   

20.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服务消费发展取得伟大成就,消费地位从微乎其微发展到占据半壁江山,消费结构从满足基本生活向追求康乐演进,消费方式从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并进转移,消费政策从抑制消费、引导消费转向刺激消费。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服务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统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较为突出。今后应着力加强服务领域改革开放,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消费环境,健全统计体系,推动服务消费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