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保护商品化权方面,商标法有其独到的作用,然而从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以及商标权的维持等方面看,商标法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则,在保护商品化权方面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商标法与其他法律制度相配合的商品化权法律保护模式并不足取,商品化权亟需受到独立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邓春杰 《活力》2014,(12):53-53
企业名称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搭便车”、“傍名牌”的现象屡屡发生,由此产生的纠纷日益增多。现笔者结合自己代理的一起案件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某NBA前运动员的姓名商标案在历时八年后迎来反转,最高院再审判决涉案商标侵犯了该运动员的在先姓名权,再次引发人们对商标法中姓名权保护问题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姓名权,商标法中的在先姓名权实质为财产性权益.因此,在认定商标侵犯在先姓名权时应同时满足人格联系和财产联系两项要件,人格联系以稳定对应说为标准,财产联系...  相似文献   

4.
商品化权的概念必须在特定的概念框架中才能获得意义,而这个框架的支柱就是商品化行为和商品化权的对象。商品化行为的法学内涵体现在二次开发利用和商业性使用两方面。商品化权对象的共性在于顾客吸引力而非信誉。商品化权即对具有顾客吸引力的形象、标志等因素进行二次商业性开发利用的控制权。商品化权的概念能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具有相同或共同要素的典型情形提供工具,而在适用上不能过于僵化。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显现出来,我国众多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纠纷案例充分暴露了两者间的冲突以及规范上的漏洞。本文将从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的概念和法律性质入题,分析两者冲突的表现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一问题的解决机制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商品化行为作为市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发展再到成熟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商品化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世界各国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和评判,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对商品化权的研究正在逐步丰富深入,剖析其背后的主客体要素,积极借鉴各国商品化权的保护模式,将有利于我国在立法实践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对象呈现出横跨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几个领域的趋势.依据法律规定,商标可以每10年续展一次,所以对商标权的保护可无限期的延长,商标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诸如"作品名称、域名"等被作为商标注册,由于在这些领域内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处理时往往比较棘手,文章仅就如何保护作品的名称及其能否被非著作权所有人作为商标注册开展研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如何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或称商号权)之间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知识产权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关注。我国《商标法》第31条虽然规定了“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但并没有明确界定在先权利的范围、在先权利对抗在后商标的条件。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商标法》,  相似文献   

9.
陈洪超 《价值工程》2014,(23):296-29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标志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间仍然存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地理标志产业的长远发展。文章以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之间的冲突及其原因作为切入点,介绍国外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并对我国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间冲突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商品化权的源起商品化权不是由学者臆想出来的抽象法律概念,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法律适应现实生活过程中自然衍生出来的。商品化权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而后被各国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便捷的贸易形式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给网络经营者带来商机的同时还伴随着愈演愈烈的网络商标侵权现象.不法商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价值和竞争力,侵害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权利,牟取非法利益,对商标注册人的商标和企业的商业声誉造成极大损害.因此保护商家的利益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商标、 商标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关系,针对电子商务平台中侵犯商标权的案例进行分析,对电子环境下对商标保护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以此对网络环境下的商标权的保护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新 《商标法》为加强商标管 理,保障商标使用人的正 当权益,既继承了原商标 法规定的“申请在先原则”、“注册原 则 ”,又增加了一些新规定,作为“ 申 请在先原则”、“注册原则”的例外和 补充。主要有:一是申请注册的商标, 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 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二是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 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 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 响的商标。这些规定,既使商标法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相衔接,又增加了商标审查的内容, 不仅包括是否违反禁用条款的审查…  相似文献   

13.
他人将甲在先注册的商标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登记,甲以他人侵害其商标专用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将乙在先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并初审公告,乙以侵害其企业名称权提出异议;他人将丙在先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并被核准,丙以侵害其企业名称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将丁在先注册的商标文字用作专卖店(专修店)的字号登记,丁以侵害其商标专用权提出争议。以上因商标权和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权引起的诉讼、异议、争议,当事人统称商标权与字号权的权利冲突。商标、厂商名称在《…  相似文献   

14.
毛乃木 《中外企业家》2009,(7X):183-183
我国《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未赋予未注册商标具体的商标权利。商标权利应当包括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一般意义上的商标权,未注册商标是享有某些具体的商标性质的权利的,如使用权和一定意义上的禁止权。  相似文献   

15.
蒋培  林燕 《中外企业家》2012,(9):117-119
在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权利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了环保权的概念,认为这是一项民间环保组织应有的权利,并对其概念、特点、类型、与其他权利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相关的论述与分析,使得该权利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界定,为今后进一步构建民间环保组织的环保权的实体内容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将消费者的反悔权作为一项法定权利予以规定,体现了在权益保护上向消费者适度倾斜的立法宗旨,反映了《消法》追求实质公正的价值理念。文章从消费者反悔权行使的依据、行使的主体、行使的结果以及行使的限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指引消费者更好地运用权利维护权益,也促使经营者履行义务保障消费者权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呈现以下特点:法律资源丰富,但分布却较为分散;制度体系较为完整,但规范性文件过泛;立法内容涉及面广,但具体分配失衡;权利冲突受到关注,但权利保护协调度不够;立法发展较为迅速,但功利性色彩浓厚。实践中,商标权被强化和突出,其他商业标识权的重要性受到忽视;各类型商业标识权冲突严重并长期无法得以有效解决等问题普遍存在。我国应尽快在理论上确认"商业标识权"这一概念,发展和完善其相关基础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完善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8.
杜珂 《企业导报》2012,(10):154-156
1997年刑法典修订将特殊防卫权确立下来,是立法者结合我国当时的社会总体治安状况,在衡量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打击严重的暴力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现行刑法规定的表述问题展开,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同时,建议法条中增加特殊防卫权举证责任的条款。最后,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践,提出可以适当引进"撤退原则",以便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曹菡 《河北企业》2021,(2):143-14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名人姓名商标在市场中巨大的经济价值潜能日益凸显,也随着时常发生的恶意抢注事件产生了商标权纠纷并对消费者的选择造成了不良影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由于商标与姓名在构成要素和价值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天然容易产生权力上的冲突.本文以乔丹商标案为例,试图厘清作为在先权利的姓名权和商标权的异...  相似文献   

20.
正《商标法》经1982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1983年正式实施。《商标法》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一步法律,早于《专利法》、《著作权法》颁布实施。《商标法》先后修订三次,第一次是1993年,第二次是2001年,本次修法为第三次。1983国务院颁布《商标法实施条例》至今已修改过三次,第一次是1988年,第二次是1993年,第三次是2002年,前两次都称细则,第三次修法为实施条例。2013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局务会讨论通过《商标法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