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政治局于2014年6月30日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房地产税改革是2020年前税制改革的六大重点之一.本文从终生公平与年度公平两个视角分别考察了这一改革可能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住房市场化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促使人们对房地产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寄予厚望.住房耐用生活必需品的特征,表明房地产税的终生公平效应与年度公平效应都值得关注.从终生公平视角看,精算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税会使劳动要素所有者(居民)福利受损,不影响资本要素所有者(房产商)的福利,对土地要素所有者(政府)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年度公平视角看,利用CGSS截面数据的模拟表明房地产税改革会对不应受到损害的居民家庭造成相对较多的福利损失.适当的制度设计可以减轻深化房地产税改革的这种不利影响,甚至获得累进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研究了房地产税改革对江苏省房价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交易税税率上升提高了房价,但降低了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GDP,房地产保有税税率上升降低了房价和居民企业收入,但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提高了GDP。研究还表明,房地产保有税对房价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更大。为了增加宏观调控手段,完善财产税制,规范地方政府收入,房地产税改革应提高房地产保有税比重,降低房地产交易税比重。  相似文献   

3.
在税收理论体系中,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收体系的主体税种,与分税制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我国的房地产税改革实践不仅要注重对地方政府的既有收入的保障,更要推进现有分税制的完善.从国外房地产税制的成熟经验分析,税收收入的归属与税权的划分并不是统一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房地产税的立法权、征收权、评估权的国际比较,为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中的税权划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0.4以上,超过国际贫富差距警戒线,居民收入差距居高不下.房地产税作为我国未来税制改革的重点税种,是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模拟测算房地产税对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税具有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正效应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我国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和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的基本情况,认为目前房地产税收体系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进程。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房地产税制,房地产税成为了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现阶段,我国应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提高房地产税收法律法规层次,通过合理匹配"租"与"税",对现行涉及房屋和土地在开发、交易、保有环节的各类税负进行清理或者归并,将居民个人住房纳入征税范围,以及提高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流转环节的税负等,使房地产税收体系逐步成为地方财政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形成有效调节住房需求和财产收入分配的税收调控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决策层首次释放房地产税制改革信号以来,迄今已过去十年有余。2013年,决策层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使得各界对房地产税的改革有了新的期盼或担忧,但其改革时间表及改革的具体内容并无清晰方案。为此,文章梳理了房地产税进一步改革与完善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认为主要应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房地产税法源的规范;二是厘清房地产税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与理论效应;三是客观评价沪渝房产税的试点改革;四是继续推进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需要明确的房地产税目标、用途及主要税制要素安排原则;五是房地产税制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缩小财富分配差距、充当地方税主体税种、平抑房价是房地产税被赋予的职能。利用CHNS家户调查微观数据估算不同税率水平下房地产税的收入规模,结果表明现有税率下房地产税收入规模无力充当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采用2004—2013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GMM回归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房地产税收收入的提高不会抑制房价,反而将会促使地方政府从“经营企业”向“经营城市”转变,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来获取更多的财政利益。因此,房地产税无论是在现实规模充分性上还是在逻辑合理性上都无法成为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缩小财富分配差距的公平职能才是其唯一的核心职能。因此,应构建征收偏向于高收入群体和高档住宅的房地产税制,并控制房地产税在地方税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主要国家房产税的实践考察,归纳出其房产税的特点和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选择:开征初期宜以立足于高端房产为主调节收入分配作为主要目标;以实现居者有其屋为主要目标;组织房地产税收收入作为主要目标,把房地产税转化为直接受益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为核心内容,探讨了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意义和房地产税制设计的原则,根据我国国情对房地产税制的具体要素作了大胆的设计和规划,同时对改革房地产税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税必然有极大的潜力,而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存在着税费不清、税制松散、税制要素欠科学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深化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深化税费改革、统一规范税制、扩大税基。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及了房地产税的相关问题。他提出国有土地的地租收入不适宜作为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应当遵循平等、确定、便利和经济的原则;应当在完善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定期评估制度,这些理论对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房地摘要产税是直接面向居民征收的财产税,因此,在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和设计税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居民对房地产税制设计的偏好.本文的调查显示:关于征税方案,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只对符合条件的豪宅、别墅、经营性用房进行征税";关于税率与免征面积,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低税率"和"高免征面积"的税制设计;关于开征时间,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在未来十年内开征房地产税.此外,不同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住房面积、房产数量和还贷压力的居民在房地产税制设计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当前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中国居民房地产税制设计偏好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扩大的收入差距迫切需要调节,逆向分配的税制必须尽快改变。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手段。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税水平为实现收入分配税制的转型改革提供了基础。要构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税制,必须尽快完善流转税制、资源税制、所得税制和财产税制。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税是各国普遍征收的地方性税收。中国现行房地产税主要存在着税权集中,税制陈旧,税基、税率和税负不合理,相关税费比较复杂等问题。其改革的主要方向为简化税制,合理调整税基和税率,适当下放税权和加强征收管理。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房地产税制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而且在联邦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房地产税制安排上有其独特性.本文在对美国房地产税制特征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根据2014年各州房地产税的实际税负情况,就房地产税评估、税收优惠及法定税率等税制要素对实际税负的影响作了比较分析,特别是对税收限制条款的背景、作用等作了深入分析,提炼了房地产税收的制度设计与征收管理方面的启示,从房地产制度总体设计、不同类别房地产税率协调、设定税收限制条款、规范评估管理及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房地产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指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再次强化了房地产税制改革议程。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房地产税制改革已历经10年多。回顾当初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政策议程的设定及其演变与强化,可以增加对改革过程的理解,有益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多样性及其炯然不同的改革绩效,为中国房地产税制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本文考察、比较了各国有代表性的房地产税税率制度,研究在中国建立市场价值体系房地产税以及税率设计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围绕谁决定税率、税率是否有差别或差别是怎样的、税率应定在何等水平这三个关键问题,对我国房地产税税率设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众普遍担心房地产税改革会加重其税收负担,这是市场价值体系房地产税迟迟不能推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需要明确房地产税的受益特征,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和财政利益交换原则。本文调查研究表明,房地产税的受益原则和公众对房地产税改革意愿具有关联性,在房地产税制设计中强调受益原则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税税率设计及税负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保持税制改革前后总的税负水平基本维持不变,可以将新的房地产税的税率设定为0.6%.运用动态的方法测算房地产税的税率和模拟开征法进行新的房地产税负及效果分析,结论是将新的房地产税税率定为0.6%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税是当今世界各国税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税系,各国房地产税涉及的税种贯穿了房地产的开发、流转、保有等各个环节,通常作为各国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而且房地产税历史悠久,各国均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完善房地产税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