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来讲,即金融分业经营与金融混业经营;就监管层面来讲,即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一般对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存在着两种认识,从狭义来讲,金融分业经营即银行机构局限在银行业务范围内经  相似文献   

2.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业务上相互融合、渗透与交叉,它突破了分业经营业务模式的局限,借助金融创新手段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内涵,提高金融市场资金运用效率,为有价值的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奠定架构基础。本文就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微观层面上,金融混业经营风险主要指金融混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风险,其中以金融企业面临的风险最为广泛.如企业业务中产生的风险,操作中产生的风险等.而在金融企业风险中,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金融混业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效仿.德国、 日本作为老、 新金融混业经营的代表国家,它们的发展模式对正在步入金融混业经营的其他国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融混业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效仿.德国、日本作为老、新金融混业经营的代表国家,它们的发展模式对正在步入金融混业经营的其他国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混业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立  罗莹  杨洁 《财会月刊》2011,(17):41-42
本文认为,在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上,应充分借鉴和参考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混业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构和体制,由分业监管模式向统一监管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7.
“国10条”的颁布,兴起了保险公司的“金控梦”。但太保寿险潘燊霾,却直接提醒平安马明哲注意混业经营的风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金融混业经营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混业经营的优劣势分析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可以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甚至进入非金融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与之相对立的,分业经营即各种金融机构都限制在各自的传统业务领域内经营,不得超越既定业务范围。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  相似文献   

9.
混业经营:大势所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予 《经济界》2001,(6):57-59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行审查批准后,可开办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对中间业务的概念、可开办的业务范围、准入制度、审批程序和收费要求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该项规定的顺布实施表明中央银行实施混业管理的思路在去年债转股的基础上又有所松动。 一、西方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 从国际金融业发展史看,银行体创可分为全能银行制与专业银行制。在专业银行制下,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在机构上必须进…  相似文献   

10.
分业经营体制下我国金融企业混业经营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混业经营的模式,其次针对我国现有的混业经营雏形进行逐个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金融企业应该如何在混业经营的道路上前进,如何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1.
当代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金融业务呈现交叉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新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购并不再是简单的同业合并,而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跨行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购并,加快国际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金融控股公司是对传统分业经营体制的重大革命,它冲破了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界限,在集团内部实现了混业或综合经营。这种新的金融业组织结构,既有利于金融机构通过股权交叉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又有利于分业监管和更好地控制不同金融业务的风险。在国内尚不具备全面混业的条件而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又时不我待的两难情况下,积极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从分业到混业的一个现实选择,有利于我国实现金融经营和监管体制从分业通向混业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3.
郝伟  余鹏翼 《企业经济》2002,(12):59-60
一、混业经营的三种过渡模式 1、发展综合性银行,全面放开阻碍不同金融行业之间业务交叉的法律限制.由国家监管当局制定新法规政策,取消分业制度下的严格限制,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金融业务,鼓励开发交叉型金融产品,促进金融业务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刘名辉 《企业导报》2013,(2):120-120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然而,混业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存在一些风险。笔者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市场建立之初,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以分业模式存在的。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分业的经营模式弊端就不断的凸显出来,与此同时,货币监理署的监管非常宽松,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为了争取更多的利润,占有更大的市场,相互交叉经营,形成初步的混业模式。这种模式很快在全世界流行起来,直到大萧条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干预措施出台,其中著名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我国实践中已出现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交叉与渗透,由于传统监管体制对存在交叉现象的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划分缺乏科学的标准和权威的监管部门,各监管机构可能会对不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步调不一致,造成过度监管或监管真空,影响监管效果。这就迫使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讨论了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模式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最后提出了混业经营条件下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赖晶 《经济界》2002,(1):72-74
一、目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存在的主要障碍 1.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融资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一方面,银行贷款在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融资来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目前向企业提供贷款风险相当大的情况下,一旦允许银行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在收益最大化力量的驱动下,银行必然抽调大量资金入市,这将使高度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大量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全社会的资金融通中,约90%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间接融资,证券市场融资比例不过10%。截至1999年底,在境内外筹资累计达40…  相似文献   

18.
院对于金融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学术界一般从金融需求及金融管制等外部因素来进行研究,也有学者讨论由于技术的进步及金融创新的加快,导致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可少有人从金融组织能力积累及扩张的角度在探讨金融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文章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研究金融组织内在能力的积累及扩张问题,文章认为在监管许可的环境下,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内生性发展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金融控股公司——中国金融业分业到混业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我国在1993年前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1992年下半年,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银行资金以种种方式参与证券、信托、租赁业务经营,证券公司也从事融资、房地产等业务,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1993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金融业"分业管理、分业经营"原则,又在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20.
近期,保险业纷纷向银行业抛出“橄榄枝”,与以往银保合作方式不同:保险公司仅仅借助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而现在保险公司并不满足于此,保险资金已经逐渐渗透到银行的“血脉”之中,并且已经掌控银行主动权,如平安投巨资获得了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的股份,而寿险行业老大中国人寿则通过竞拍获得兴业银行部分股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