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实施债转股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债转股工作的顺利实施 ,国务院领导同志专门召开会议予以研究 ,统一思想和政策。原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文明确了债转股的原则、债转股企业的范围和条件以及债转股具体操作中的程序等内容。但是由于债权银行存在的问题 ,在执行政策的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 企业分立后债转股。由于国家开发银行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地位 ,煤炭企业在债转股形式上 (是整体转股还是公司分立转股 )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原国家经贸委曾明文要求 (国经贸产业 [2 0 0 0 ]5 41号 )债转股“签约各方…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家1999年启动的债转股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债转股的前期目标即国有企业三年财务扭亏解困基本实现。但由于该政策设计中隐含着诸如对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无力、功能目标多元化、不合理的前提假设、运作手段前后磨擦等内在矛盾,因此在实践中出现某些有悖于设计初衷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对促使国有企业出资人真正到位、变企业财务解困为资本解困等债转股本质目标的实现构成严重障碍,本文对此提出理论反思和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提出“股转债”这一股权退出新路径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正> 债转股工作已历时一年,目前通过审定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已分别与有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转股协议。此项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时间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问题,这里就债转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如何利用好这项政策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微观治理结构出发,从新的角度阐述了“债转股”的本质含义,指出了“债转股”在现实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作者来自企业管理一线,对企业微观层面的把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希望该文能引起我国目前“债转股”热中的冷思考!———首席主持:梁克先“债转股”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要义在于通过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促使企业改善微观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的运行质量,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地方官员对“债转股”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认为“债转股”是一份免费的午餐,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的一种措…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债转股的本质、条件、功效与局限性1.债转股:本质与条件分析(1)债转股的本质特征———银行不良债权证券化。债权转股权,表面上看 ,是指将原来商业银行与企业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的股权关系。但是,按照国际惯例和政策本意,债权转股权 ,是指将经营困难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以适当方式部分转换为商业银行下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国家开发银行持有的企业股权。这一界定有助于认识债权转股权的真正实质与特点:①债转股的主要对象是微利或亏损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三忧     
转股作为国企扭亏脱困的“杀手锏”之一,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顺利实现“三年两目标”曾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到目前为止债转股所取得的成效还只能说是阶段性的。笔者认为,就完整意义上的债转股而言,应完成如下三个“脱离”:第一,企业债务从银行脱离而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第二,企业的非生产经营性资产脱离生产系统,后勤及辅助人员进入社会由地方政府接管;第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股权退出,通过企业回购或转让给其他法人股东或私人股东或外资,使这一部分国有股权在资本市场中合理流动,自愿交易而退出竞争性领域,实…  相似文献   

7.
走出债转股的认识误区 推进债转股的有效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 《冶金财会》2000,(7):37-38
<正> 为防范金融风险,促使国企走出困境,中国人民银行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国家经贸委联合提出了债转股方案。方案提出一年来,国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成立了华融、东方、信达、长城四家资产经营公司,并陆续与百十家企业签订了债转股的框架协议,从今年4月1日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由于债转股在中国是首  相似文献   

8.
资产管理公司应在债转股企业中确立共同治理原则,发挥积极机构投资者的主导功能。针对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管理实践,本文提出债转股企业治理评价体系包括关键股东影响、财务信息披露、董事会责任感、经理层考核激励、企业关系管理等五个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应建立统一、公开的治理评价体系,以之作为诊断并改善债转股企业治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叶泓 《冶金财会》2000,(6):46-46
<正> 今年是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国家根据国民经济总体走势和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现状,适时推出企业债权转股权的重大决策,这对国企来说实在是利好。但是,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确实是需要认真思考、积极行动、结合改制作出一篇好文章的。 目前,大部分国企面临的困境应该说是国家宏观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必然反映,是前进道路上暂时的坎坷曲折。市场需求萎缩实际上是对90年代初投资过旺的报复,经济过热产生了资源配置的失调,20%的增长速度带来了泡沫经济的隐患。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经济结构内部开始裂变,一部分顺应市场满足需求且有发展空间的企业群体仍然健康运行,而相当部分依靠国家计划优势,大幅银行举债,管理落后且深层矛盾(如企业办社会)一时无  相似文献   

10.
对债转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作为企业减轻债务负担,改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经济措施意义深远.但债转股政策执行中带来的诸多问题值得思考.本文对此提出7点设想及解决办法.即正确认识债转股的功能;严格政策把关;要坚持市场化运作;要注意防范风险;要予以法律支持;要充分考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方式;要注意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  相似文献   

11.
作者提出“股转债”减持国家股的方案,即通过让不流通国家股退出股票市场进入债券市场的“股转债”模式,减少上市公司不流通股和股本总额,进而相对提高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比例,最终实现上市公司股本全流通。  相似文献   

12.
债权转股权与国有资本退出障碍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阶段。调整就是有进有退,不退出就谈不上调整。以往的国有企业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终究未能从总体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治理结构也没有质的改进。已经发生的调整大多是不同层次国有资本控制者之间的重构,即使有非国有投资者的进入,也是一种搭便车行为,如股票市场上社会股东并不能进入和影响原有的治理结构。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退出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阻滞,退出过程的主要阻力来自内部人及其上级委托人——地方政府、行业主管的反抗。这种反抗的激励出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的产…  相似文献   

13.
《煤炭经济研究》2000,(1):21-22
通过债转股 ,资产管理公司推迟了欠债国企偿还贷款本息的日期 ;同时通过将这些国企的债务转成股票而减轻了它们的债务负担。对那些资金不足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债转股方式因为能够给它们一次调整的机会而可能取得成效。但如果将这种非同寻常的策略不加区分地应用于所有亏损国企 ,那就令人担心了。虽然政府将很大希望寄托在资产管理公司接管欠债国企的能力上。但是 ,现在还没有理由使人们相信 ,这些新成立的机构能够比有权有势的政府部委和国家银行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监督企业经营行为。通过债转股降低债务资产比本身并不能使这些…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在派发股利时,既可以派发现金股利,也可以派发股票股利,也有的公司进行股票分割。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而运用股票分割日益增多。上市公司为什么要进行股票分割呢?本文的目的是对上市公司股票分割原因作一述评,了解这些内容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炭工业今年出现了产销两旺、价格回升的大好局面。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国务院“关井压产”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我国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对煤炭和基础能源的需求增加。煤炭行业已经扭亏为盈 ,基本摆脱了多年亏损的困境 ,走向了健康稳定的发展阶段。当前煤炭生产经营仍然存在着几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 ,出口创汇水平低 ,出口数量很小 ,煤炭出口创汇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我国煤炭实际产量为 13亿t ,今年全年出口煤炭将达到 80 0 0万t,占总产量的 6 %左右。这与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经营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澳大利亚 2 0 0 0…  相似文献   

16.
股市公共性: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几个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流通股含权”说、“合同”说等是不能成立的;从政府政策的公共利益出发,提出了股市公共性学说。强调这一学说是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据此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7.
绿色生态税收是政府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体现了国家以自然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宏观税收调控职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为此,作者在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开征环境污染税、开征环境保护专项税、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支出政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票市场自2007年10月以来的深度调整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案下有加速之势、当欧美主要国家频频推出救市举措之际,要求中国政府进行救市的言论再次兴起。文章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行的根源以及政府救市的困境、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国内市场仍然高估的情况下,直接的救市措施并不可行,还可能产生严重的政策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救市不如救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快西部开发的若干政策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法制建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投融资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加快西部开发的具体政策建议。作者认为,为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当前应组织有关力量着手制定《西部大开发法》;实现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的战略,加强对西部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大改革开放和政策倾斜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国家西部投融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