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位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与北京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北京和张家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分析张家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以及面临约束条件,分析可承接产业,最后提出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京张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元素,是人力资源构成的轴心资本,也是科技创新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充分地关注人才因素,才能够增强京津冀地区的竞争力,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共同进步.本论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人力资本集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京津冀地区人才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口岸发展是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口岸为京津冀口岸一体化发展的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符合耦合协同理论的基本条件范畴,可运用耦合协同理论进行模型测算,实证分析其协同发展程度。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熵值法确定权重、地区口岸发展测评、建立模型测算,实证分析京津冀口岸发展耦合协同度,发现京津冀地区经济及外贸发展、相关支撑产业投资对口岸发展影响较大,京津冀地区口岸发展相互影响较大且耦合度较高,但京津冀地区口岸协同发展并未处于优良协同状态,仍需进一步统筹规划以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4.
王栋 《经济论坛》2014,(8):13-16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三地中,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产业结构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调整与优化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找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河北,推进京津冀共同发展.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协同的发展方式,协调京津冀区域的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发展差距.2016年为开局之年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明确指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其中河北要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衡水市作为冀中南的一个地级城市,经济总量偏小、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滞后.在国家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衡水市全域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战略,被《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列为重要节点城市.如何精准地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即如何科学规划,避免定位重复和承接无序竞争对于衡水市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讲话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解决北京城市病和区域环境问题、推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我国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实现京津冀区域优势互补、打造以创新为特征的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需要。那么,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如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重点实现哪些方面的突破?就以上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京津冀整体经济进一步增长.同时,京津冀对水资源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的差异较大.如何改善和协调京津冀各区域各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京津冀投入产出表的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京津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发现:整体而言,京津冀水资源使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从地区上看,河北服务业与工业用水效率较高,而北京和天津的服务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和协调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京津冀经济的协同发展和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当前,国际资本投资重点由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跨国公司日益本土化、投资方式和投资地域更加多样化。但在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总量增长可能会进入一个波动幅度不大的调整期。与此同时,国际资本流动在结构上也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既表现在投资的地区结构上,也表现在投资的产业结构上,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抓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该文在对外商投资新特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广东有关引资对策,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导致这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根据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面积变化,计算比较了京津冀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从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生态系统的经济绩效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变化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3)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各个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发展逐渐加快,对区域内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的关键因素。而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三个相邻地带,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出现较多问题,给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阻碍,各个产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激烈。想要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完成产业升级与整合,有效改变京津冀一体化经济的现状局面。鉴于此,文章针对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升级与整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各行业绿色生态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在国家大力扶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本文就京津冀食品产业低碳化协同发展模式展开研究.从京津冀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三地食品产业低碳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其面临的一系列挑战问题到低碳协同发展创新模式分析层层深入,并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产业集聚产生的动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西方经济学界已经有诸多成熟的研究.资源约束是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瓶颈问题,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现实中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了资源条件的束缚.北京市我国的首都,经济发展具有示范效用,随着经济发展北京也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诸如中关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产业集聚地带,但是近年来北京一直是资源匮乏的城市,如何协调产业集聚地带经济加快发展与资源约束这一矛盾,是北京产业集聚经济乃至整个北京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对北京产业集聚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入手,对如何解决北京地区产业集聚和资源约束这一矛盾提出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这一战略的重要性,而大数据则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三地地域相邻,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各具特色.因此,在京津冀协同框架下,三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差异互补、协同合作的大数据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北京城市病的产生原因很多,可归结为三大原因:经济发展及其所引致的人口过快增长是核心原因;城市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单中心格局未能突破是重要原因;体制机制掣肘是最根本原因。因此,北京大城市病的治理需要疏解非核心功能、调控产业、优化城市空间、加快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研究河北省经济增长问题,以三大产业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为着眼点,阐述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难题和面临的挑战,作出理性思考提出对策,最后展望河北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京津冀三地正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功能的规划,京津冀要统筹研究,第二是交通问题,第三个是环境治理。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这个规划,并已征求了若干次意见,很快就要出台。” 李士祥特别强调,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交通问题。“像城铁,北京到天津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有的住在北京郊区进城都不可能这么快。”李士祥表示,产业功能的转移是一个发展过程,比如批发市场、物流。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京津廊"是在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中心,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发达的经济区和最大的产业密集区,如何将此区域内各产业优势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经济》2018,(4):100-108
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的季度数据,运用"反事实"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三地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的实际值和"反事实"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据此评估该战略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该战略的实施并未显著地促进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增长,其中对天津和河北两地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但存在较大波动,三地的经济增长差异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沧州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狠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大数据智能、AI、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迈进数字化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为高质量发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推进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沧州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根据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