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本外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目前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但高额储蓄也给银行经营和启动内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进行有利于居民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化的制度安排,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深入阐述了我省储蓄增长与经济增长、收入和消费等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储蓄存款总额增长的特点、分布状况和成因,并提出分流高额储蓄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
居民高储蓄现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高储蓄现象既是我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因,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效率损失。本文使用计量方法对1989—2003年中国居民储蓄函数进行了估计,在经过对回归模型自相关、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校正之后,得出的最终回归模型中包含国民收入和名义利率变量,它们的参数和经济理论是相互吻合的。  相似文献   

3.
周垣 《中国金融》1992,(3):34-3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生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同时,与之密切相关的银行储蓄业务在认识上和实践上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储蓄搞多了会不会影响银行经营成本?金融资产多样化后如何发展储蓄?等等。对此,我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丁海云 《时代金融》2014,(5X):10-1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储蓄率。储蓄作为资本的重要来源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度储蓄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资本黄金律出发结合过度储蓄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效率理论对最优储蓄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对最优储蓄率做出了测算,在预测基础上对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最优储蓄率的判断标准,基于两种不同测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区间。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储蓄率。储蓄作为资本的重要来源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度储蓄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资本黄金律出发结合过度储蓄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效率理论对最优储蓄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对最优储蓄率做出了测算,在预测基础上对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最优储蓄率的判断标准,基于两种不同测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区间。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的高储蓄率,这其中,中国居民储蓄规模持续多年的高增长,让人关注与担忧。但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与结构升级,大量的居民储蓄规模逐渐凸显了其负面效应,如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会更容易形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基本原因,也是因为我国储蓄率过高。随后本文分析了居民储蓄规模持续多年高增长的各种因素,并在结尾处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闫祥 《时代金融》2013,(21):159-160
包头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显著,同时居民储蓄随之不断攀高,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现象进行分析,以明确包头市居民储蓄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改变包头市高储蓄现状,不仅要从国家层面完善收入体制分配的合理化,而且要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加快调整消费结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同时考虑资本市场上开发政府及企业债券,扩宽居民储蓄资金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基于单位根协整理论对FDI、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储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中,国内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我国的储蓄水平有促进作用,也验证了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两缺口”模型的适用性:吸引国外投资确实能够有效地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因为它不只是单纯地使国外储蓄变为国内储蓄,而且有利于国内储蓄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芦秀兰 《中国金融》1992,(12):34-36
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储蓄超常增长。截止1991年底全国城乡人民储蓄存款总额达9110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远远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职工、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对发展储蓄事业,扩大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稳定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市场,稳定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储蓄存款的超  相似文献   

10.
一、居民储蓄的规模及分布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取得的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余额。我国的居民储蓄主要形成储蓄存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迅猛增长,截止到1997年6月底,储蓄存款总额已达42771.2亿元,但是由表可看出,我国1996年城镇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11.
对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储蓄的高增长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乐观的态度认为1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且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有力保证;悲观则认为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认为畸形的储蓄高增长恰好暴露出经济结构的失衡。本分析了导致我国国内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原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列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梅芹 《海南金融》2006,(12):16-18,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本文从居民收入、心理预期、收入分配、投资渠道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分流我国巨额居民储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隆昌 《金融研究》1991,(11):37-41
一、市场疲软中的储蓄膨胀预示着什么?1988年全国城乡居民新增储蓄存款728亿元,1989年上升到1332亿元,1990年又上升到1887亿元,这预示着什么,可以从三者经济关系的变化中来考察。第一,储户财富积累膨胀,债权地位坚挺,但储源结构不合理。1990年底,全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达7034.18亿元,比1987年底增长了128.9%;全国人均储蓄615元,比1987年底增长了115.8%。同期,国民收入仅增长53.4%,职工工资总额仅增长57.4%。可见,这几年储蓄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民储蓄目前呈高速增长趋势,我国居民储蓄率近今年来仍然加快增长.为什么我国居民在负利率的现象下储蓄仍不断缩短时间刷新记录.这和我国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和居民未雨绸缪预防性的消费有关.储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储蓄不是一段时期的收入,而是终身的收入,储蓄的变化与生命周期息息相关,所以要解决我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现状,要合理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改变储蓄情况,同时给予居民社会保障,让人们放心消费,利用储蓄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居民储蓄除了个人生命周期储蓄,还可能存在预防性储蓄和遗产动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与一国居民的储蓄动机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对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养老保障水平对个人储蓄率的影响则十分微弱并不显著,同时,少儿抚养比、医疗住房支出占比、失业率对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则十分显著。这一方面反映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的扩大已逐渐显现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居民仍有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深层原因正在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都供给不足,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使中国城镇居民要依赖个人储蓄进行自我保障。因此,要逐步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严谷军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没有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而资本最终来自储蓄,但储蓄本身并不能确保资本的形成,只有当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因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我国储蓄由1988年4次挤兑风潮到全面持续高速增长。到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净增1334亿元,今年1—2月储蓄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净增461亿元。截至2月底止,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596亿元。居民储蓄的大幅度增长,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也是治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_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货币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储蓄能力日益增强,银行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到1992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储蓄积累的货币资金,成为银行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加快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银行储蓄存款的迅速增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广泛关注,对储蓄的研究也出现了“百  相似文献   

19.
实现储蓄向投资高效率的转化,是建立合理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作者认为深化体制改革,营建转换机制的制度环境,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实现利率市场化、银行和企业市场化可作为储蓄-投资转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魏杰 《中国金融》1992,(5):42-44
关于居民储蓄的内在规定性及居民储蓄的形式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获取非经营性资产收益的经济行为。从通过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而获得收益这点来说,居民储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居民收入行为。但是,居民储蓄收益同我们在一般意义上讲的居民收入是不同的,因而居民储蓄行为是与居民收入行为既相互联系,但又不能混为一体的经济活动。相应地,不能将居民储蓄与居民收入混同为一个范畴,而是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