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俊芳 《经济论坛》2007,(3):104-106
一、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萎缩,服务功能弱化 1.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服务功能弱化。目前我国县域农村只有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仅限于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支持和少数龙头加工企业的服务。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扶持的农业和农户的弱势群体以及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扶持。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其服务功能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国农业投融资能力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供给环境的改善。1.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实行有利于农信社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地方政府要重视农村信用社的历史负担,给予扶持、帮助和解决。农村信用社应继续完善小额信贷机制,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产品,增加服务手段,不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2.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优化农业发展银行服务功能,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力度和效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调控功能,发放储备贷款和仓储设施建设贷款,…  相似文献   

3.
各类商业银行在新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组成了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新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商业银行需要满足新农村建设在资金上和金融服务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金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5类、9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改革发展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必须重点解决好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永平 《经济师》1998,(1):94-94,101
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提高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马永平农业发展银行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等专项贷款的信贷投入,加强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  相似文献   

6.
林翠云 《发展研究》2003,(10):10-11
一、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发展的简要回顾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有专业银行分散管理、农业发展银行相对集中管理三个时期。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方位支农阶段(1994年至1998年3月)。农业发展银行除履行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基本职责外,还承担信贷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粮棉加工、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任务,从产、购、加、销多环节实施对农业的支持。二是专一从事收购资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以助推新农村建设。第一,建立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合作金融为主导、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一是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赋予其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融资职能,积极支持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提供金融服务,力争把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成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二是以合作金融为主导。应充分认识合作金融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避免农村信用社改革“同质化”的问题,使农村信用社步入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支持作用,对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农业产业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和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金融业特别是商业性银行加快了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作为我国惟一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与商业性金融、农村信用社并存、互补,并具有政策性和金融性双重职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农发行履行职能、强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  相似文献   

10.
孙同徽 《现代财经》2006,26(8):16-18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已一年有余。围绕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政策把握、贷款管理、风险防范等内容开展的研究与探讨,是当前农发行阶段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虹 《时代经贸》2012,(14):199-200
农村合作银行承载着双重功能,既有国家的政策性、合作性的功能,又有商业化经营的目标。涉农贷款是农村金融问题的核心也是农村合作银行信贷业务的主体,对农业经济、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广西A农村合作银行为例,对其发展现状和涉农贷款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从涉农贷款角度提出了农村合作银行内外效率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军  郎俊伟 《经济师》2004,(6):277-277
农业发展银行自成立以来,业务历经几次调整后,成为专司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任务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六年来(从1 998年算起)的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基本杜绝了粮棉油收购资金的跑冒滴漏,避免了给农民打白条现象的发生。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及近阶段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逐年显现,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资金的支农作用被提上了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农发行拓展业务,开辟新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式的条件已经具备,时…  相似文献   

13.
1·在农村经济脱贫起飞阶段,政策性金融起主导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商业性金融基本撤出县以下地域,而农户缺乏起码的资金形成真正的互助合作,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应该是主导性的。农业发展银行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1)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和农产品购销信息与渠道的建设。(3)支持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重点培植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8,(1)
农村金融是现在经济发展的一个难点,文章根据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制定政策降低农产品价格等进行简要的分析。认为农村金融面临越来越收缩和挤压的困难境地,资金都转移到东部地区,除了国家政策性贷款以外,农村方面贷款集中在助农和子女教育等薄弱的环节。此外,农业相比其他行业利润率低,风险大,还款意愿差,导致多家银行纷纷退出农业市场,导致一些地方高利贷横行。文章指出,重点在于找出农村金融的出路和方向,与此同时,真正把握好银行和农民的结合点,才能更好地降低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5.
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策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将农业开发银行(农发行)办成粮棉储备银行。国家应尽快出台《农村政策性金融条例》,明确农发行的业务定位、服务领域、经营宗旨、经营原则、风险补偿机制和有关部门对农发行的监管职责。总结农发行成立10年来的经验教训,建议将农发行定位为主要为粮、棉、油储备提供政策性资金的真正农业政策性银行,只保留粮、棉、油储备贷款和财政部、扶贫办等有关支农资金拨付业务,粮棉商业性贷款由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办理。2.将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办成准政策性银行。深化农信社改革,将农信社建成由农民和个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应兰 《经济师》2004,(2):227-227
入世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要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作用 ,就应该从更新的视野和高度来看待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取向 ,重点放在改善政策性金融资源结构配置 ,解决“三农”问题 ,拉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农村金融的内涵。目前,我国对农村金融还没有一个严格、明确的定义。刘鸿儒在《简明金融词典》(1996)中对农村金融作如下定义: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吸收农村存款、发放农村贷款、办理农村现金收支和转帐结算及发展农村信用社等活动。周小川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国家对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如何为农村金融组织安排连续的正向激励机制使农村金融组织不断向上、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及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障的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常锋民 《经济师》2001,(2):156-156,160
公示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目的在于将党和国家所属机构及工作人员的权利置于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之下,这里既包括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又包括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职能在于运用政策性信贷杠杆服务、支持、促进、调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贯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努力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目标。为此,将农业发展银行置于公示监督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充分认识公示监督的重要性在农业政策性银行推行公示监督,既是贯彻党…  相似文献   

19.
赵中华  吴志蓉  李莉 《经济师》2001,(7):187-188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员工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共同推崇和遵循的精神理念,是企业行为的内在依据。农业发展银行作为肩负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重任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建设有自身的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特殊效应。  相似文献   

20.
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强化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秀芹 《经济经纬》2004,(2):124-126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农用资金短缺、农村金融薄弱是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健全农村金融体系迫在眉睫,可行的选择是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民的服务与支持。在分析我国当前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必要性和剖析农业发展银行本身的主要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