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商业周期的福利成本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使用 Lucas 模型计算了中国商业周期的福利成本,提出了基于习惯形成的商业周期福利成本计算模型,发现引入习惯后,虽然福利成本增大了几倍,但是仍然不到2个百分点。跨国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消费波动性的福利成本大约是美国福利成本的22倍。  相似文献   

2.
从价格调整的成本角度来解释经济周期,开始了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历程.新凯恩斯主义者的这一理论,是对原凯恩斯主义以价格和工资刚性为特征的经济波动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古典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一种数值方法对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进行跨国跨期分析:(1)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相当大,不支持卢卡斯论断,而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支持卢卡斯论断,即经济波动不具有重要的福利价值;(2)中美之间的福利成本差异并非特例,而是具有一般性意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具有重要福利价值的区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不具有重要福利价值区间;(3)当高速增长期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也有所下降,但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仍然不支持卢卡斯论断。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一种数值方法对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进行跨国跨期分析:(1)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相当大,不支持卢卡斯论断,而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支持卢卡斯论断,即经济波动不具有重要的福利价值;(2)中美之间的福利成本差异并非特例,而是具有一般性意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具有重要福利价值"的区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不具有重要福利价值"区间;(3)当高速增长期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也有所下降,但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仍然不支持卢卡斯论断。  相似文献   

5.
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1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赵鑫铖 《科技和产业》2023,23(16):68-73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都对社会福利有重要影响。通过扩展卢卡斯经济增速放缓的福利成本测算模型,将通货膨胀引入模型,进而探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放缓的福利成本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通过影响代表性消费者的贴现行为而对增速放缓福利成本产生影响;经济增速放缓的福利成本随着通货膨胀的提高而降低;新时期经济增速放缓2个百分点导致的福利成本为5.38%。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冲击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制度变革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经历的影响最深远的整体性、持久性的外生冲击之一,制度变动的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动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事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婷 《世界经济》2007,30(4):3-12
本文利用差分法、H-P滤波法以及Band-Pass滤波方法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序列长期趋势项进行分解,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检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主要经济变量的一些典型化事实,以供政策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周期主要是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利益关系的冲突是经济危机产生周期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西方宏观经济学在80年代里的重要展发成果之一,它与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不完全信息理性预期理论同属新古典流派,是凯恩斯主义在80年代发展形成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最新或许也是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流派在80年代里的发展、延伸和代表,它具有新古典流派的一般特征:理论分析的基本前提是存在着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利用计量经济预测模型.从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两个方面定量地研究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後经济周期的内在传导机制的效应得到了增强,外在冲击机制的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及其对出口与福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发展及其国际比较,并运用计量方法检验了其对出口与消费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印度外,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和主要竞争对手还将保持优势;中国对各贸易伙伴国单位劳动成本优势的扩大,有利于对各国的出口;基于这种优势的制造业出口造成了国内消费福利的流失,即便是放宽到总出口对消费福利的影响上,也是一样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冬 《乡镇经济》2013,(4):23-29,53
利用SVAR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冲击构成进行分析,同时运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产出、利率和财政支出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外生于系统,但产出和财政支出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我国的货币政策在长期非中性,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出和其他实际变量;产出对源于产品市场的需求冲击和产品的供给冲击的响应均是正向的;经济周期波动中供给冲击所占比重小于需求冲击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原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新经济的出现,特别是IT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会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现在看来,仅仅2—3年的时间,经济仍然没有摆脱这样一个经济周期的规律,世界其他国家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几年实际处于比较低谷的状态,或调整状态,经济仍然具有周期性,没有摆脱经济周期特点:高涨、调整、萧条到复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HP滤波方法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趋势化处理,得到1978~2008年间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实际工资、净出口各变量序列中的周期性成分,发现政府支出和实际工资表现出了强的逆周期性,产出波动的标准差大于投资,而产出的剧烈波动的来源可能是净出口波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DSGE模型检验,并采用校准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通过产出序列中分离出的索洛残差作为经济中波动的来源,借助Matlab生成模型虚拟经济中对残差序列的反应。将结果与我国实际变量的周期性特征对比,发现模型较好的拟合了变量波动的持续性和部分变量的波动幅度,同时也说明了反周期政策干预使我国的经济周期并不完全具备实际商业周期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一个谷底,经过复苏、膨胀到峰顶,然后收缩、萧条到另一个谷底的过程。"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阶段的转折点。研究经济周期以期从中找出问题、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更有效的对宏观经济加以调控,历来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经济波动是经济领域客观事物运动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实行何种制度的国家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如何避免经济的大波动,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一直是各国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5,(33):9-11
中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正在下降。中国经济增长率去年达到9.5%,到2006年时可能降至6-7%。但从长远来说,在一个以创造利润为特征的经济景气周期步入下降期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件坏事。这样的起伏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07年"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已经过了10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在这54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的是一轮又一轮经济周期的不断更替。在每一次经济周期的更替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增长方式和增长特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运行的根本性转变,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波动的数量以及结构特征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则形成了我国经济周期的一个新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