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24):10-12
尽管白酒行业许多酒商都在围绕市场进行各方面的探索,尽管‘白酒市场创新的操作方式的确为白酒行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大量的市场调查中我们也深刻感觉到,许多非市场因素对白酒行业的发展经常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具有转折意义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白酒市场的不规范、行业特点和生存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白酒行业的经营中出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的营销理论来判断的经营方式,有良性的,  相似文献   

2.
河套老窖是白酒行业销售业绩突出的品牌之一,也是自从白酒行业进入终端为主时代后,依靠终端竞争打下一片江山的品牌。自从小糊涂仙等品牌开创终端竞争之后,河套老窖和口子窖等一起成为后终端时代的最典型代表,它们把先行者创造的终端竞争手段演绎到了极致。但我刊调查发现,也正是这些在终端表现强悍的品牌,却在其占有优势的市场屡屡遇到强有力的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许预示着白酒行业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白酒行业可谓是中国传统名牌最多、受WTO影响最小、营销环境最为激烈、竞争手段最为复杂的行业之一。其市场竞争历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1994年前处于供小于求阶段,此时的竞争无需什么做秀只要产品不错就不愁销量。但到了1994年  相似文献   

4.
崔旭超 《糖烟酒周刊》2004,(48):A008-A009
高端白酒的竞争已经延续了近四年的时间。在这几年的高端白酒竞争中,行业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根据我刊编采中心长期的调查资料判断,在大浪淘沙的第一阶段,高端白酒竞争局面已经渐趋明朗,新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中。  相似文献   

5.
连续3期,我们对白酒包装做了一番细致地调研,白酒行业的从业者们对包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高度关注的热情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在本期我们把目光投向华东市场,这里拥有山东、安徽、江苏这样的产酒大省,品牌云集,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安徽、江苏两地白酒在华东市场十分活跃,而包装的演进更迭在它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乎可以说这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06,(2):69-69
连锁家电行业是中国零售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由中国企业自己制定行业运营规则的业态。目前垄断巨头已经初具规模,在没有更新、更具有冲击力的新业态出现前.现有以及新进入者已经失去了进入这个行业并演进为行业龙头的黄金发展期。未来行业运营规则的变化将彻底将残余的传统以及中小家电连锁零售商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7.
洋河酒业集团生产的洋河系列白酒系中国老八大名牌酒之一,在历史上曾连续六年进入中国白酒前十强,1997年后却被淘汰出十强之列,在2005年重又杀进十强。本文以洋河酒业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缩影,用品牌战略相关知识对其品牌维护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4,(48):B026-B028
本刊发表在2004年第46期杂志的《徽酒,终端之后的持续发展危机》一文,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和争议,业内对徽酒的运作模式和竞争手段可谓是见仁见智,徽酒的问题代表的不仅仅是徽酒的问题,它反映的是市场转型期白酒企业整体的动荡以及关于市场.运作、竞争理念的思考。我们诚恳地欢迎各位同仁对此发表你的看法和意见。本期沙龙我们继续关注徽酒的南京之战。  相似文献   

9.
白酒产业新一轮的整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在整合中寻求发展和崛起的二线白酒品牌来说,如果不能清醒地预测、认识白酒大环境下的未来趋势,可以肯定的说:经过这一轮产业“淘沙式”的整合,一些白酒品牌将会被淘汰出局。因为,此番整合中的竞争决不是机会的竞争,而是企业综合能力的竞争。所以,二线白酒品牌在发展和扩张的道路上,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经营道路该如伺走,要明白在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中,企业基于什么样的路径来规划未来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25):A010-A012
白酒圈的潜规则无处不在。正如常人所言:隔行如隔山。由于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大环境,白酒行业的经营形成了很多自身的特点。本刊上期陆续整理刊发了白酒经营的9条潜规则,现继续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宋林 《消费导刊》2012,(1):52-54,134
有效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作为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占得有利位置,是企业进行具体市场活动的主要内容。白酒行业作为历史悠久,相对特殊的行业,在过去不同阶段的市场活动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渠道的营销中也展现出了不同的营销策略。但在白酒终端市场的分销上,各企业做的还不很到位,未来的白酒市场充满了变化与挑战,选择更好的销售业态将成为了白酒行业提升自身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地产强势品牌在各地大量崛起已成为白酒行业的鲜明特点。那么,这股力量是如何形成的,给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经销商的机遇又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白酒业当前是被业内公认的最难操作的一个行业之一,然而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热血男儿投奔到这个行业。最近记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一些与白酒只擦那么一点边的行业也加入到了白酒产业,而随之也带来了操作白酒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去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陆续和一些白酒行业人士进行了沟通,其中不乏一些新进入白酒业的酒商。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到目前为止,外行业资本进军白酒的浪潮正在愈演愈烈,这些新加入白酒业的竞争者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营销观念对白酒业形成全面冲击。  相似文献   

15.
刘合心 《致富时代》2010,(9):128-128
近年来,在国家对白酒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下,白酒行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各名酒企业纷纷打造品牌内涵,开展强势品牌营销来提升其品牌竞争力。但是,汾酒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却显得步伐缓慢,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在了其他名酒企业的后面。汾酒的品牌资产、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直接关系着汾酒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徽酒底牌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38):A0028-A0033
如果要问在白酒板块中,谁最能代表近十年来白酒行业发展和市场营销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白酒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伴随着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那么白酒在中国人含蓄中庸的情感里,一直是庆祝、发泄、祭祀、表达尊崇的载体,因此,五千年的白酒文明,就融入各个地域,各阶层,各种香型、各种风格的酒香中。可以说,白酒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蕴涵着文化的信息,传播着特有的民族、时代风情。白酒行业是一个特别的行业,白酒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酽酽的酒文化基础上进行挖掘,从而由酒文化上升到酒哲学。  相似文献   

18.
李博 《糖烟酒周刊》2006,(34):66-70
南宁,一座距边距海都不太远的首府城市。随着白酒行业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性强势品牌和全国性名酒品牌共存的局面,尚处于“未开化时期”的南宁白酒市场也在孕育着变化的因子。这是个系统转变的过程。对于南宁白酒行业的参与者来说,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这都将是个蛹化蝶的蜕变过程,其间必然会伴随着一定频度的阵痛。但就目前来说,在众多厂商的眼里,南宁依然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蒸馏白酒,是世界六大名酒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产物,是国粹。我国白酒行业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已经进入理性消费、良性发展的时期。“中国名酒”是中国白酒的未来和核心,是引领白酒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0.
方丽华  车聿土 《糖烟酒周刊》2005,(10):B032-B033
稻花香是中国知名白酒品牌,湖北稻花香集团作为湖北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在湖北白酒行业,乃至在全国白酒行业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稻花香公司曾于1999年成功举办“首届湖北省名酒节”而蜚声行业内外。2004年,该公司成功举办“中国(三峡)白酒经济技术高层研讨会”,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