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法人人格权是一类独立的民事权利,同其他权利一样,有自己的权利体系。受法人人格权客体是人格利益的影响,传统民法将法人人格权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这与一般人格权的性质不相符,也与权利保护的机制相悖。法人人格权的客体是法人人格,兼具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由此决定了法人人格权体系由法人名称权、法人名誉权、法人信用权和法人秘密权构成。  相似文献   

2.
杨晶 《魅力中国》2013,(26):288-289
在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对人格权的立法方式产生了较大的理论争议。关于人格权是否应独立成编的争议更是激烈。其实学者们争论的关键点还是在于对人格权的性质理解的分歧,从而导致立法体例上认识的不同。中国学者传统观点认为,人格权在性质上是民事权利。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维护民事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生命、健康、身体、人格尊严以及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各种具体权利。  相似文献   

3.
武正雄 《中国经贸》2014,(18):120-121
法人作为一种拟制的民事主体,其同一般的民事主体一样,在取得相应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实现权--名--责的统一。就法人责任本身而言,其承担的是一种独立责任,即法人责任与法人成员责任是相互独立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法人民事责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此时便需要对传统法人责任进行修正,即“法人人格否认”下的责任承担与法人目的外行为的责任承担。由此,本文以法人民事责任为研究主题,对现代经济发展下法人民事责任发展予以分析,从而促进该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一类独立的民事主体,《民法通则》以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法人制度,以法人的活动是否有营利性为标准,可将法人分为两类:一是企业法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机关法人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民事主体之一,但是由于其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特殊身份,特别是县级政府(县级市、市辖区)组成部门机关法人资格认定不清,使得它们在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时缺乏规范。为了更有序的规范国家机关在民事活动中的行为,保护其他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就县级政府组成部门机关法人资格的认定,略谈粗浅之看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营权是定限物权,企业法人要成为真正拥有独立法律人格的民事主体,仅拥有企业经营权是不够的,必须享有法人财产权。其为独立权利,核心是法人所有权,还包括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技术专有权等财产权。与之对应的是资者的股权,为复合型的权利,兼有债权和管理权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营利性法人人格权的行使符合人格权行使的一般规则,可以由权利主体自己行使,但营利性法人人格权所体现的主要是经济利益,这就使得法人人格权的转让行使成为必要与可能。文章探讨了营利性法人人格权转让行使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方式。并具体分析了法人人格权的授权许可、权利投资和权利转让三种转让行使方式。  相似文献   

7.
法人人格理论中,民事主体取得法律上人格的方式主要有两个:自然人一出生就当然取得法律人格,而法人则需通过设立行为取得。法人设立的本质在于使一个事实上已经存在的或正在形成中的社会组织取得民事主体资格,“它的前提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正在形成之中或已经存在.它的核心是这种社会组织完成了从自然状态向法律形态的转变”(范健:《设立中公司及其法律研究》)。  相似文献   

8.
石海华 《中国经贸》2014,(8):109-110
法人分支机构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不能对外提供担保;能在核准的营业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和签订劳动合同;具有一定的民事责任能力和行政责任能力;有必要对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人格权所代表的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由、独立和尊严的价值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受到质疑和分离的,其深刻的人本思想是一切法律存在的根本意义。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格权的内容也随之而发展,不断地丰富和饱满起来。本文从社会时事热点出发,引出其背后的核心法律问题,即传统的人格权客体——姓名是否可以作为财产权利的客体从而进行商业交易。本文首先从财产权客体和人格权客体的对比分析揭示人格要素的核心意义,确定人格权为"受尊重权"的权利本质;继而发掘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环境中,姓名所具有的超越人格意义的商业利用价值;最后在商品化权利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姓名作为财产权利客体的体系分析和价值分析,并给予肯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职工持股会法律形态定位问题一直困扰法学理论实务界。虽有依托工会法人、登记为社会团体法人抑或企业法人等诸说,但皆难避开其存在的法律障碍。职工信托持股固然有其新意,但也有其弊端。文章从民事主体三分法的理论出发,主张承认职工持股会的独立民事主体地位,认为它并不必然以法人形式出现,登记为合伙企业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