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州仪器(TI)是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公司,致力于半导体技术研发,提供创新的DSP和模拟技术,以满足客户在现实世界中信号处理的需要。除此以外,其业务还涉及传感器、控制产品以及教育产品。目前TI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设有制造、研发和销售机构.员工超过2万人。刘秋廉,德州仪器(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北京外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质量》2001,(11):19-20
去年卖出70万部国产手机,收入超过8亿元的中科健在打拚市场5年之后,从贸工技的中国电子产业发展老路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近期一口气推出5款新品,在各大手机大厂中展示其研发实力,为国产手机“出气”,科健的经营目标就如公司总裁郝建学表示的那样:做手机做不到前几名就不要再做了。  相似文献   

3.
<正>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智新电磁”)是全球第二大电工钢供应商及制造基地,于2018年以首钢股份公司电工钢事业部为主体成立,成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坚持“高端高效、绿色环保”的产品定位,依托研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完善的一贯制质量管理体系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装备,不断推进电工钢工艺技术研发及产品更新换代,为电力、电子及交通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作为电工钢专业化运营平台,集电工钢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具备年产150万吨电工钢的生产能力。公司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注册资金99亿元,银行信用等级8级。  相似文献   

4.
民间资本——能否进入风险投资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子 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徐航,与国内一些从事生物医疗电子科技研究的志同道合者在深圳成立了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公司最初的定位是:经营代理日立、惠普、GE等国外知名品牌的生命信息监护产品.公司成立后,随着销售网络的建立、市场经验的积累,迈瑞公司很快就意识到,不能做一个普通的分销商,一定要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自主研发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病人生命信息监护产品、临床检验设备.在迈瑞的创业元老中,李西廷和聂彤曾参与中国第一台核磁共振成像仪的研发,而董事长徐航是中国第一台彩色B型超声诊断仪的研发带头人.但科技研发最重要的资金却没有着落,这是处于创业初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瑞德电子成立于1979年,自1993年开始进军电脑游戏控制器市场,并迅速成为全球电脑游戏周边产品市场的主要品牌。瑞德电子自行研发生产的游戏控制器产品,在欧美游戏界享有盛誉,让各位游戏爱好者所向披靡。瑞德公司德A-100便携式音箱产品,其圆润的线条,轻巧的外形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6.
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由加拿大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核心成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公司合资组建。中宏保险成立于1996年11月,日前拥有超过9000名员工和营销员,为超过40万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华为依然不为一般消费者所知. 这家位于深圳龙岗区以通讯技术为主导的公司,成立于1988年,由几个科技人员合伙组建,总资产仅几万元.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总资产超过了100亿元,员工2.3万多人,年产值近500亿元.华为已基本完成国际化的布局,在全球55个国家建立了市场分支机构、研发机构和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8.
关注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克迈特(COC0-MAT)公司于1989年成立于雅典,原先从事于生产天然原材料制成的床垫.从1992年公司扩展业务以来,公司的总部搬到了赞泰工业园区.目前,这家私有公司拥有土地面积12.3万平米,厂房面积2.6万平米,产品范围多样化,拥有员工218名(较去年增长5%).  相似文献   

9.
王静 《经营者》2004,(3):150-151
目前,来自瑞典的伊莱克斯公司不仅拥有10万名雇员,年销售金额1330亿瑞典克朗(约合170亿美元),排名于世界500强386位的业绩,而且,它每年还有超过6000万件伊莱克斯集团生产的产品进入遍布全球的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0.
《江苏企业管理》2008,(3):21-22
一、公司概况 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ENC)是瑞典爱立信集团与熊猫电子集团等单位,根据国家“八五”规划,经原国家计委批准共同投资兴办的生产高科技通信系统产品的合资企业.成立于1992年9月,注册资本2090万美元,总投资额4088万美元,有近1500名员工,70%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公司于2000年9月和2002年9月两次调整了股权结构,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国内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普天集团人股公司,公司名称从原来的南京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变更为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德勤是一家有着175年历史的全球专业服务机构,有超过33万人规模的团队.德勤中国1986年就任命了第一位女性合伙人,现在在德勤中国的2万名成员中,女性早已超过"半壁江山",高级别合伙人中有近35%为女性,领导岗位中31%为女性.我们所在的工作环境是开放、包容、多元的,这得益于公司自上而下长期推动的全面、多元、包容的ALL IN企业文化和战略.  相似文献   

12.
德勤是一家有着175年历史的全球专业服务机构,有超过33万人规模的团队.德勤中国1986年就任命了第一位女性合伙人,现在在德勤中国的2万名成员中,女性早已超过"半壁江山",高级别合伙人中有近35%为女性,领导岗位中31%为女性.我们所在的工作环境是开放、包容、多元的,这得益于公司自上而下长期推动的全面、多元、包容的ALL IN企业文化和战略.  相似文献   

13.
<正>西班牙是欧盟成员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相对较先进的国家。近日,欧洲投资银行向西班牙Ingeteam S.A.公司贷款4 500万欧元支持该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发创新活动。该公司的研发创新活动集中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电子装置和产品,主要涉及风力发电机及频率转换器,太阳能光伏转换装置,火电厂和水电站电子控制系统及装置,以及生物质焚化炉。该公司多项技术欧洲领先,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对欧盟可再生  相似文献   

14.
引言 闻泰集团成立于2006年,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产品优势,成立后短短三年时间,闻泰壮大为集上海研发中心、深圳运营中心、嘉兴生产中心为一体的集团,跃居中国手机设计制造行业尖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设计公司之一.目前年产值超过数亿美元,可以为客户提供从2G到3G的各种制式无线通讯产品.闻泰集团不仅可以提供集通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持续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兴通讯创建于1985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通讯制造领域的上市公司,我们是在深圳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同时也是全球前五大通讯与信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中兴通讯共有员工6.5万人。其中我们在海外占比的收入超过50%,这样的收入结构在国内比较少见。中兴通讯在全球共拥有18个研发机构,其中美国有5个,欧洲有两个,其中一个就在法国。我们有将近3万名研发人员,我们很重视研发投入,每年都会投入10%的收入到研发上面来。我们在201 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在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中是名列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6.
<正> 上海万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1日,主营百货业、绒线产品等。公司于1993年9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1994年“万象集团”(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到目前为止,公司总股本23644万股,流通A股11316万股,流通市值超过10亿元。 公司上市以后,其主要资产和业务由以下三块构成:  相似文献   

17.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是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成立于1923年.是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领袖企业.著名的电子接口技术产品供应商。1993年.与中国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NARI南瑞)合资组建高新技术企业——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后增资威立独资的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上海)有限公司和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四公司统称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企业占地面积九万四千多平方米.注册资金3900多万美元.现有员工一千多人.年销售额超过1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总部设在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的Boots公司PLC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零售连锁店之一。公司成立于1849年,提供所有与卫生保健和美容相关的产品和咨询,服务包括美容、配镜、助听器及药品的销售。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员工总数为8万人,其中约有55000人在英国的各分店工作。连锁店的年营业额(包括网上销售)超过53.3亿英镑。  相似文献   

19.
华为集团与艾默生电气将于2月底签署并购协议。华为集团有意将其电气业务部门-现在的安圣电气有限公司作价7.5亿美金出售给美国最老牌公司之一艾默生电气。华为集团此项举措已酝酿有一年多,去年四月份华为电气更名为安圣电气,就是为出出售所做的准备。安圣电气在国内市场地位特殊,它拥有48项国家专利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艾默生电气制造公司目前是一家营业额高达138亿美元的跨 公司,专门提供一系列名的电子、电气及相关产品及系统。公司目前在财富500榜上名列第118位。艾默生在中国已成立了超过20间独资及合资工厂。  相似文献   

20.
案例刘某2008年7月大学毕业,被一家机械制造公司聘用,双方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2009年,公司为提高刘某的技术研发能力,将其送往某高校深造,并支付了培训费3万元。学成后刘某被公司任命为技术主管,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在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中,刘某不但显示出良好的研究能力,而且显露了他对产品的整体策划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才能。2010年,由刘某负责研发的新产品推出后受到市场欢迎,为企业新增不少利润。2012年7月,刘某与公司的合同到期。公司提出与刘某续签4年合同,刘某不同意,并要求公司为他办理合同终止手续。公司提出,若刘某不续签合同,必须支付公司3万元培训费,否则不予办理有关手续。双方争执不下,刘某依法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