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运用1998-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1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内生创新努力、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本土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内生创新努力和国际技术溢出在整体上对本土高技术企业出口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部门来说,医药制造企业内生创新中新产品开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内生创新中知识创新对本土企业出口的提升作用更强。出口学习是“倒逼”外资R&D溢出对本土企业出口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为何拥有数量巨大的专利,却不能拥有数量巨大的创新产品,关键在于企业家精神的缺乏。本文使用微观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得出:企业家精神的不足与政府的政策导向,使得中国企业形成“专利偏好”,即企业更重视发明专利的数量,而非质量;对不同专利资源优化整合的动力不足,更缺乏将专利转化为创新产品的动力;中国企业对拥有专利存在偏好,带来“创新困境”进而让企业步入“专利陷阱”。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专利偏好”、“创新困境”及“专利陷阱”的理论假说,并利用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3.
武光 《财会月刊》2023,(21):132-137
商业模式创新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在中国制造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已引起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尚未得到系统的整合与归纳,中国情境特征并未给予充分阐释。鉴于此,本文全面分析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作用机制和演化机制,总结归纳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中国路径,剖析实现创新的中国策略和中国企业能力,并构建“创新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实现”的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整合研究框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情境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为制造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按创新强度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是“线性”的、“温和”的,对技术进步具有路径性,维持技术现状的逐步型创新,它从市场上用户关注的问题入手,对产品性能做微小的改进和逐步的完善,以实现产品技术的创新。突破性创新是“非线性”的、“革命性”的,它不是对原有技术进行改善,而是通过发现新的科学、新的技术知识来彻底地改变企业现有的生存环境和技术基础。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结合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1990年得出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依据所掌握技术处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更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贸易比重高、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全球性产业”,低端进入掌握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实现规模经济,横向纵向推动产业升级,是中国企业扩展盈利空间的基本路径.本文试图以中信重工和华为分别在装备制造和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实践为案例,分析中国企业在“全球性产业”中获得成功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二十多年来,格力依靠开发式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提升消费者体验;依靠探索式创新掌握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成为中国空调企业的技术之王.本文从组织结构、组织情景和高层领导三个组织前因视角分析了格力的双元创新路径,即通过自主创新工程体系来构建适合双元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机制,通过全员创新来鼓励研发人员和普通工人的双元性创新,通过高层领导来提升格力双元性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在双元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模式存在较为突出的风险,且光伏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同质化现象.文章提出,要化解中国光伏企业当前的困境就必须促进光伏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光伏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有:产业链整合创新、产品研发创新、目标市场创新、营销战略创新、公共关系创新和资本运作创新.文章还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对中国光伏企业创新后的商业模式的可能选择进行了分析,并简要提出了从政府层面支持中国光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整理了关于构架创新、技术演进独特路径、集成创新、战略定位方面的文献.既而以中国电梯工业详实的案例深层次剖析共同控制是如何基于本土需求进行构架创新,以及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形成竞争优势的。认为洞察本土经济发展趋势,挖掘本土需求,基于本土需求进行产品构架创新(包括市场创新及组织、管理变革)、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取得竞争优势、改变竞争格局的有效突破之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双元性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双元性组织创新平衡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佳都新太的创新实践为样本,探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双元性组织创新平衡机制的构建与运行。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创新路径选择和资源配置上,基于“平衡”和“匹配”两大过程将创新活动与结构演化融合,通过双元性组织创新平衡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安排,能够协调挖掘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冲突和相应的资源争夺,跨越组织管理悖论,改进组织创新绩效。本研究为企业创新路径选择和管理悖论突破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思维,企业在从事创新活动过程中除了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更应该注重挖掘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产品逆向创新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后发企业取得逆向创新成功的若干重要影响因素,即:选择同领先企业技术势差较小的产业领域,后发企业实现逆向创新的机会更多;后发企业在逆向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具有本土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要素;后发企业在逆向创新过程中需要依靠开放创新策略、技术与市场和管理创新紧密协同的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企业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校企合作育人成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跨国水电企业本土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逻辑,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结合岗证赛融合三全育人理念,探索出“两层级,三维度”的培养路径,即从水电通用人才到专用人才两个层级,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维度进行培养,把握好“准入关”和“质量关”,帮助企业进入本土市场,实现属地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2.
张远  王爱强 《财会月刊》2023,(22):152-160
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创新研发的前因要素,提升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提出影响电子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多因素组态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沪深A股的165家电子制造企业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研究表明:创新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影响电子制造业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四条,可归纳为“机会利用能力—非竞争地位主导型”和“数字技术应用—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低创新绩效的路径有三条,可归纳为“企业竞争地位—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和“环境不确定性—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本文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引致企业高创新绩效与低创新绩效形成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创新研发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变了,之前跨国公司的计算公式是“中国市场=中国人口×人均消费量”,如今它或许要变为“中国市场=本土创新×本土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实施路径以及结果形成的类型进行理论回顾基础上,构建一个整合过程与结果的分析框架。外部环境、企业组织和管理者个人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和驱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是围绕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的;根据商业模式创新内容和程度不同,可以识别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维度:创新广度、创新深度和创新强度,以此来划分商业模式创新的类型。企业决策者应当提升战略洞察力和管理认知水平,主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设计,并在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以及文化方面推动发展战略柔性、资源柔性来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应以用户导向为基础,以“价值”为核心,还应当保持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与企业所处外部技术/市场环境及内部技术战略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李垣  徐强  沈灏 《经济界》2008,(3):44-47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中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同时导致了许多企业创新的失败。而这些问题的根源于在于没有从战略高度思考创新,并对创新过程缺乏系统化认识和分析。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所普遍面临的“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构建其概念模型并分析其要素作用机理,从而对企业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2004,(1):17-18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精神和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强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广大企业运用现代科  相似文献   

17.
郑秋红 《价值工程》2022,(28):27-29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消除贫穷、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既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本文分别从科技创新促进财富创造、财富合理分布和财富合理分配三个方面,讨论了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基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重大战略平台、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做好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部署,做好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加强区域间、城乡间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打造多层次“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探究了企业技术集成的流程,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的特点以及技术集成创新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技术集成的产品化创新动态路径,并从动态路径中核心技术提取的过程出发,提出了突破型、标准型和跃迁型三种技术集成创新模式。以一项有色金属冶炼设备设计企业项目作为案例,验证了新模式对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党和国家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工会作为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工会对企业生产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对于企业工会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目前学界尚未有清晰和深入地解释。本文基于“嵌入—赋能”视角对4家制造型企业进行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构建出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工会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是由外部组织嵌入激活工会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外部力量和内生力量之间的高效联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给予“政策”、“思想”、“资源”的支持,又要立足工会自身优势与职能的发挥,对员工进行参与赋能、技术赋能与精神赋能,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促进企业创新。此外,技术赋能是工会助力企业创新实践的核心维度,其重要性应给予高度地重视。通过深入挖掘企业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不仅有助于丰富现有工会助力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推进工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之下,针对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我国适时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有效利用与整合全球各方资源,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全球市场化进程,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本文从动力机制视角,对企业创新网络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别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了解构,并提出了在“双循环”格局新时期,提升企业创新网络国际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