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家之友》2005,(6):1-1
“打工潮”的出现,使农村出现了“劳力短缺”现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民“打工潮”的兴起,不少农民工在外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回农村发展种植、养殖业或开办企业的愿望日益强烈,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有效机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从而推动“打工潮”向“创业潮”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调查显示,曾一度席卷全国的“打工潮”近年来开始呈现回落趋势,相当部分打工者纷纷加入到“返乡潮”的行列之中。返乡的对象多为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知识技能的低收入群体。这一现象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仅靠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工者已很难在城市找到其生存的土壤,打工者要有一技之长,才有立足之地。纵观这些年来农村打工队伍的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类属于“逃避型”或称“盲目型”。这一类大多是那些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十七、八岁的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外出打工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只想出去见见世面,混口饭吃,更多的是为了逃避农村…  相似文献   

4.
开发农村剩余劳力 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杨克安近年来,江津市以打工潮为契机,以劳务市场为导向,从提高劳工素质入手,举办了电子、财会、服装、旅游、建筑、保安、烹饪、农技等专业的人才培训。鼓励他们到外地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支持“打工仔”回乡村办企业,鼓...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力转移呼唤种田大户出现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再度热起,更多的农村劳力涌入城镇加入二三产业队伍,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民工打工潮。对于这种现象,人们褒贬不一,但普遍忽视了这种现象背后正在提出的一个问题:即农业生产的集中化、规模化迫在眉睫。劳力转移,闲...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劳务输出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许多农村青年靠打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然而,大量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所引发的“后遗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一、老人赡养问题。一些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后,把年迈的父母留在家中,有的能按时寄钱回家,有的则一去杳无音信,对老人不管不问。二、子女成长问题。一些外出打工青年夫妇把子女留给父母或亲戚抚养,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容易使这些孩子养成孤僻、自卑等不良性格。格。三、计划生育问题。一些青年夫妇双双外出打工,不节制地生儿育女,成了“超…  相似文献   

7.
1992年川、湘、皖等已形成百万“打工潮”时,聊城的劳务输出工作刚刚起步,然而短短10年,这个市凭借政府推动、企业运作,已成功输出36万农民工,在全国树立了劳务输出品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政府出面,营造“打工经济”,用“打工经济”反哺农村经济,增强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广大农民通过外出打工,不仅挣了票子而且换了脑子,起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9.
放暑假了,整日在家游荡,老妈便训我:“都十七、八岁了,还整天无所事事,干脆回农村老家帮叔伯他们干几天活算了。”干活?我一直羡慕《花季·雨季》里的女主角谢欣然能在假期去打工,为何我不去打工呢?于是我向老爸禀报了我的想法,不料老爸竞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作通讯》2023,(8):52-53
<正>高桥村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距宜宾城区约15公里。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482户1795人。就在几年前,该村还是镇上的“空心村”,村民外出打工,撂下土地荒芜,守着古镇旅游资源却一直发展不起来。自被确定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以来,高桥村确定以“中国李庄·竹村高桥”思路发展,向改革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报载:今年以来,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500余名种田能手与2000多名外出打工、经商、办厂以及缺少劳力和技术的农户签订了“田间管理合同”,为他们提供中耕、管水、防虫、治病等田间管理服务,真正让“外出的人安心挣钱,在家的人放心管田”。读罢此文,笔者为之拍手叫好。近年来,各地农村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的人越来越多,这对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负作用。不少村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留老人、妇女、孩子在家务农,导致农田经营管理力不从心,甚至抛荒,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蔡勇胜 《农家之友》2009,(21):19-19
7月下旬以来,阳朔、恭城、平乐等县进入早稻收割及晚稻插秧的双抢季节。笔者采访了解到,一些种植有水稻的农户为了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和赶农时,乐意花上30~40元一天雇请农村富余劳动力收禾插秧,掀起了一股农民帮农民打工的务工潮。  相似文献   

13.
任新民 《中国改革》2004,(11):68-68
“民工荒”问题极有可能长期化。从制度根源上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铸就了今日产生“民工荒”的基础和根源。这个二元结构使农村地区长期陷于缺钱少教的贫困状态,大批农民被迫出外打工找出路;使农民缺乏出外打工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不得不从事各种脏苦累险工作并被迫接受超低待遇使打工农民不能享有城市市民的各种权利和福利,致使他们陷入两难窘境一工虽在城里打但家却只能在农村安,其宏观表现就是全  相似文献   

14.
农民进城打工,早已司空见惯。在城里,他们大多从事着建筑、环保、码头装卸、纺织、“三产”等工作,为城市人的职业选择拾遗补缺。他们输出的主要是体力和劳务。而城里人在农村“打工”,带去的不仅仅是劳务,还有信原资金和技术,造就了别样的农村“新景点:——“大师傅”“下嫁”乡办厂。老张,一国营单位建厂时的老职工,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年龄五十挂零,在厂里摔打了几十年,练就车、钳、刨、铣一年‘好武艺”,可近年来企业连连不景气,工厂不开工,只得在家待业。去年应聘到离家ZO里的一乡办阀fi厂任大师傅,专fi授徒,月薪1200…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说明农村劳动力在决定其是否转移时,体现着“自利”的“理性人”行为,并通过理想失落指数、相对剥夺指数和不公正指数对其进城打工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愿是以预期的状况为依据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6.
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湖南省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探讨了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没有证实耕地、收入和外出打工行为间的倒“U”关系以及没有证实在耕地和收入居中的家庭里农民更愿意外出打工的假说;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教育对农民外出打工行动具有促进作用;年龄和外出打工行动间具有反向关系;人口多的家庭中人员外出打工的较多;儿童和老人的人数越少、劳动力人数越多家庭的农民越发愿意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17.
农村耕地撂荒的解决办法与对策胡百钧·唐品龙·王群由于近几年农村外出打工人数增多及其他一些原因,南昌市少数地方出现了责任田撂荒的问题。据调查统计,全市撂荒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0.07%。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在稳定和完善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制度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外出务工女性有其特殊性,“打工妹”、“外来妹”等一系列的称呼都显现了她们性别身份和农民身份的双重群体身份。从年龄结构上看,“打工妹”以16~24岁女性为主,她们缺乏社会经验,自救能力差,风险经常降临她们。  相似文献   

19.
农活打工队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县永兴乡兴起了一支特殊队伍——农活打工队,它将分散的农村富裕劳动力组织起来,专门为那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提供各种农活服务,方便了农民群众,也实现了增收。农民们高兴地说“自从有了农活打工队,土地宽、人手少的人家就不用再担心活干不完,耽误粮食的收成了……”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女”的呼唤路边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力,青壮年男劳力纷纷走出家门,到城市打工挣钱,而把家里的一切统统扔给妻子们操持。这些"留守女"撑起了农村大半个天甚至一个天,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有目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