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3年1月,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为了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特别规定,现金分红力度大的上市公司将在再融资审批方面享受优先权。这预示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和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挂钩制度越来越重视。本文试图从我国证券市场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国证监会历年发布的再融资与现金股利分配挂钩制度的演进和部分学者对此制度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以2001—2006年在A股市场再融资的23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年度分析了再融资前后一年样本公司三项现金流指标的变化,并运用两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法和两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了再融资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三项现金流指标和经营现金流11个重要构成项目的变化。结果表明,再融资公司很可能通过加快收回货款、获得一次性税费返还、调整非经常性项目、拖延支付税费、提前大量销售存货等方式,操控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以满足再融资条件。  相似文献   

3.
股利分配政策作为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之一,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的股利政策合适与否关系到公司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否、融资成本的高低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适度的股利政策有利于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并在公司面临外部接管威胁时提供有效的防御屏障,因而有利于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毋庸置疑,倡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的经营意识,保护广大流通股股东的合法权益。但有学者认为,在目前股权分置的情况下,这种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做法对于提高流通股股东的投资回报率意义不大,因为现金分红的真正受益者是以大股东为代表的非流通股股东。用友高派现现象是在政策和舆论导向都在鼓励现金分红并将现金分红作为配股等再融资前提条件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用友软件公司这次共派发6000万元现金股利,派发标准是10派6(含税),意味着持有7500万股的发起人股东将获现金股利4500万元,而王文京个人通过间接持股将获利3321万元。以该公司在上市前的2000年年末净资产8384万元计算,发起人股东在上市后第一年的投资回报率高达54%,而当初以发行价每股36.68元认购的流通股股东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6%。张阳(2003)通过...  相似文献   

4.
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以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代理成本的差异对现金股利和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代理成本的差异会影响现金股利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如果公司存在良好治理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其现金股利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会大大下降。(2)上市公司主动发放的现金股利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被动发放的现金股利与公司市场价值的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5.
股利政策不仅关系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还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因而历来备受投资者、上市公司本身以及理论分析家的关注.至于现金股利政策,就中国目前而言,证券监管部门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直接将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再融资挂钩,更增加了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发展的重大影响.本文采用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和资产负债率对现金股利影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这种制度变革是否对上市公司2006年的股利政策产生了影响.通过对2006年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股利分配形式以现金股利为主、整体分红水平提高不多、异常派现行为减少等特征.在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理论分析和数据检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严重的不规范,特别在现金股利分派上显得尤为突出。中国证监会有意将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作为其再筹集的必要条件,对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干预,以期规范市场和保护投资的利益。究竟证监会的这种监管是否有效,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监管是否具有合理性;它对于今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派将会有什么影响,整个市场对其的反应如何等。本通过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以期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规范,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并对其运作实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运用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尝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揭示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红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运用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尝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揭示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运用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尝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揭示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2004—200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超额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治理环境,研究市场治理环境的变化是否降低了这一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两权分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水平越高;我国民营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程度较国有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高,且其相应的超额现金持有量也略高于国有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场化进程的提高能够降低民营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量水平,但却不能降低国有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2004年至2010年7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金字塔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及支付力度显著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付力度显著负相关;金字塔结构较复杂、终极控制人具有集团性质时,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支付力度较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受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特征角度考察公司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行为,结果表明:(1)正自由现金流更易诱发过度投资行为;(2)大股东持股越高,现金流过度投资行为越严重;(3)股权制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投资;(4)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性质时,过度投资行为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一直与现金流管理相脱节,经营业绩高速增长与现金流量经常下降并存。未来我国上市公司只有多管齐下,抓好日常生产经营、筹资、投资等各个环节上的现金流管理,才能增强现金获取能力、赚取真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通过建立Probit及Tobit模型,考察了股权分置制度变迁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缓解了无股权激励公司中的股利分配不足,另一方面矫正了股权激励公司中的高股利分配。上述研究发现,对于研究国有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股利分配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发生了过度投资行为,而非投资不足;并且随着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的加大,过度投资将更加严重。而最终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权的增加却能对过度投资行为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对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能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213家派现公司为样本,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超能力派现问题,文章将超能力派现定义为每股派发现金额大于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研究结果发现,超能力派现与上市公司的上市年限、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显著正相关;而与资产规模、净资产收益率、第一大股东的关系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A股上市企业披露的2006—2009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现金持有量以及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集中的现象,管理者持股比例低,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并存在过度投资的行为。在上市公司中,当其他大股东能与第一大股东相抗衡时,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当第一大股东处于控股地位,且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小于或与之相当时,二者相互勾结篡夺企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利用2003~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影响上市公司现金储备量的因素,并对比金融危机前后公司的现金储备行为。研究发现,公司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会引起公司现金储备量的增加,并且公司规模越小,现金储备比例越大,托宾q与公司现金储备无明显关系,金融危机使上市公司现金储备偏好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