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乡村旅游业与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作为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的新兴产业,在带动广大农民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西部,而西部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文章分析了乡村旅游业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探讨了乡村旅游业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细微之处入手进行有特色的开发;选择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坚持几个结合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概括.根据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自然条件差、民族聚居区多、经济发展落后等自然和经济的实际情况,从西部地区存在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进程滞后、大量贫困人口特殊性出发,探讨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点,加快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进而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支撑、农民是关键、农村是载体,而制度是动力。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在倡导发展新农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建立新制度——现代农业制度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难度最大,建设涉及面最广的地区。树立民族地区农业制度先行的发展理念,考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以及怎样利用制度来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5.
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范,以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寒边远村落、全国文明村——秦茂村为个案,探析扶贫推动式新农村建设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寻找其融入西部大开发、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新路径,旨在为其他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中央农村政策和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了西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素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农业集群来指导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观点.然后从农业集群的内涵、特点、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优劣势和意义等角度全面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可行性,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区域经济以及城乡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平衡,导致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缓慢,西部地区农民生活水平落后。这种形势下,抓住重点,找准路子,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对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2005年10月,针对全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旨在强农、兴村、富民,然而西部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不尊重实际状况,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做法也实有存在。就中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对中国当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和活力之源,是核心竞争力,是民族的身份标志。贺州各民族、族群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极其重要资源,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加强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青海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在青海进行“新农村建设”调研,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诸多矛盾,包括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农村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的矛盾、“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基层财政依赖转移支付的矛盾、农民储蓄与资金使用的结构矛盾、土地的生活保障与使用权转移的矛盾、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责任监督的矛盾等,这些矛盾集中表现在要素流动和转移在市场化机制下不利于农村建设。根据调研,我们建议:1.西部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积极争取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政策支持的同时,继续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教育、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扎实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2.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直接的途径要依靠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要依靠支农资全稳定增长机制;3.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间接的途径要依靠市场机制和企业家通过资产经营和企业重组进行机制创新,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运行机制,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4。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还在于解放思想,鼓励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转移。鼓励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和转移,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发展新村规划和建设进行,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要结合工业化推进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要结合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进行。这些结合,具体体现为政策的配套和倾斜、激励机制的相互融合和促进。  相似文献   

11.
加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着重从微观企业层面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本文阐述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介绍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准模型和分析框架,对"新"新经济地理学经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中发掘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视角的拓展、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的完善以及与相关研究领域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2.
陈健生  魏静 《财经科学》2015,(1):110-118
我国经济正在步入增长减速、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将会呈现新特征.本文首先梳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常态”研究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四川省“十三五”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归纳出“新常态”下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八个新特征,提出四个方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即优化所有制结构改革以构建增长的微观基础,完善市场体系以建立公平的准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以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平衡城乡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新产品开发中信息粘滞问题及其成因,并指出解决信息粘滞的方式,提出用户创新工具包是解决信息粘滞的有效方式,说明了这种新产品的开发思想,以及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总结新《会计法》实施一年来一些好的做法、经验,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看来加强会计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依法办事,是财会工作面临的长期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17.
一、人力资本管理的意义人力资本管理指企业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人力资本投入价值得以保值和增值。人力资本的价值保全主要是发放工资、资金、福利等,这方面我国已有完善的手段,但在增值管理上还有待研究和探讨。人力资本管理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型收入分配制度的迫切需要,合理的分配机制对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以及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均有明显作用。完善人力资本管理有利于解决各种利益冲突,形成企业利益共同体,使国家、企业、个人各自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使所有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强化其管理意识。科技时代企业的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高新区建设(H)、产业集群培育(C)、创新体系构建(N)"三位一体"(H-C-N)藕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理论,并认为应当运用该理论指导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实践,只要针对影响H-C-N藕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薄弱环节和缺失因素,采取更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大大提高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词“她X”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词“她X”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研究和分析了“她X”的构造和意义,指出了其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并从语言的经济高效原则、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以及标记理论出发,探讨了它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新经济的特点出发,明确指出新经济“新”就新在它已经不是依赖于传统的资源,而主要是利用了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提出了新经济与注意力资源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