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视谐音为独立修辞格。谐音修辞广泛存在于汉语语言之中,汉语姓名中亦存在有趣的谐音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谐音修辞之翻译中的意义损失不可避免。文章以《汉语拼音方案》下汉语姓名英译为例,探讨谐音修辞之可译限度。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比喻修辞,由于各自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各民族对喻体的选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不同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概念的形成和演绎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以不同的体认原型反映在人们的记忆图式中,因此英汉语言体系对喻体的认知以及喻体与本体的互为投射存在着相异性。探讨英汉修辞喻体认知的民族文化个性及其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思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谐音修辞通过谐音的转换,使新词可以表达出原词所不具备的意味,增加语言的艺术情趣,形成义在音外,义在形外的修辞效果,使语言生动,富有张力.由于谐音修辞的特殊效果,使它成为人们喜爱的修辞方式之一.现在手机短信中也存在着大量使用修辞手法的现象,谐音修辞的使用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胡珊 《企业家天地》2009,(2):190-19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臆舍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余丽华  付香平 《企业家天地》2007,31(12):216-217
比喻是各种语言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以动物词语来进行比喻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动物词语在英汉比喻中文化内涵上某些个性与共性、褒贬色彩的不同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手段。认识英汉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异同,有助于加强英语学习者对异族语言、异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手段。认识英汉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异同,有助于加强英语学习者对异族语言、异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不同的文化语言表述当中,委婉语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达形式。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修辞的手法,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包含了不同的会话含义,属于间接语言行为。在实际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虽然委婉语的使用不符和合作原则,将会产生很多额外的会话含义。但是,它却更好地满足了礼貌原则的要求,对于人们相互之间的融洽关系具有良好的作用。通过英汉委婉语之间的对比,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良好的启示,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英汉谐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取义,既是英、汉语言的一种修辞方式,也是汉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英、汉两种语言的谐音表达方法亦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缩略语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现代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英汉缩略语的含义,比较分析了它们的构成方式和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汉英双关语的语义文化对比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做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具有丰富语言表达、强化语言效果的功能,在日常生活、语言交际、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对汉英双关语的翻译需从语义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文既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特色,又达意确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广告中的谐音双关语。采用实例分析法,着重从合作原则探讨谐音双关语在广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翻译标准为参照,探讨了英汉习语翻译中的语言层面及文化层面的亏损问题.语言层面的亏损主要表现为语音、修辞及简练性的亏损,文化层面的亏损表现为习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亏损等方面,指出亏损既是习语翻译中的一种遗憾,也是译者为忠实传达源语意义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同普通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在宗教、历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广告语言,以揭示中西文化之差异。  相似文献   

16.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作展开话题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策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以及其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异同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关系,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或恐惧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实例从动物词的文化背景及其产生的基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比较英汉文化的异同。从而帮助人们顺利、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英汉广告语言都大量使用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进而打动广告受众。本文结合大量的具体例证,对英汉广告语言从词义修辞、结构修辞、音韵修辞等三个层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求同存异:英汉互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译界长期争论的话题。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视角探讨英汉之间的互译性,旨在说明英汉间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不完全可译性,但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均可被译为另一种语言。也就是说,语言或文化所造成的不可译是一种暂时的不可译,译者只要从整体上把握原作命脉,就一定能使译文神形兼备。  相似文献   

20.
网络谐音流行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以“杯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文化、美学等方面展开的,很少对其生成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在收集、探讨网络谐音词流行语的基础上,以徐盛桓提出的"基于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理论下的两大组成框架——"显性表述-隐性表述推导框架"和"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为理论支撑,用当前网络流行的谐音词"杯具"为例,对谐音词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