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纾及其合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主观态度,因此,将“林译小说”放置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从当时的文化语境分析其中的译者主体性,是十分有必要的.“林译小说”中出现的众多独特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正是“林译小说”在当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归化翻译能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而林译小说正是使用了归化的翻译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主要文学作品.但林译小说不尽完美,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分析"林纾现象"可使人们对林纾有更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语境下,归化是强势文化翻译弱势文化文本常用的翻译策略。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翻译策略选择,体现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权力差异。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翻译应相互尊重各国文化,平等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4.
用勒菲费尔的文学系统"控制因素"理论考查"林译小说"中的赞助人因素,发现魏瀚和高梦旦的提携及商书印书馆的积极参与在林纾的翻译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使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上升为一种文化反思。翻译作品被视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建构,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译作沿用了传统的意义传递,遵循译人语的文学和文化规范,通过对原文的文化改写和重置,来实现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和文化功能。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和林纾的译作是这种释译的文化观点的很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6.
在英汉翻译中,语境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论文主要阐述了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关系,通过举例说明不同语场对于翻译的影响,从而说明好的翻译作品无不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脱离了语境,就无法进行恰如其分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词的模糊性特征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模糊语词的翻译必须借助文化语境,文化语境顺应为模糊语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模糊语词翻译时,其词义的选择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作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准确理解词语和话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语境——上下文语境、情号语境和文化语境,才能正确理解源语信息,获得正确的译文。本文对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文章用大量的例证说明,语境分析是正确理解源语和准确翻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越发突显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而科技英语更是得到全世界的强烈关注。为了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科技文化水平,国家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和研究先进技术,其中科技英语翻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在翻译时需要更加谨慎,它不仅展示了国人的科技英语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文化输出符号。科技英语被当作关键的文化输出载体,他的翻译也必将会受到语境的制约与影响,而对文化语境的研究更是把语境与科技翻译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本文从语境文化因素以及更正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有利于加深对科技英语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译者如果不具备敏感的语境意识,便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语境中千变万化的语言。本文援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揭示语境作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本质在于决定语言的意义和功能,阐明翻译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语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认知语境是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知化结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辜鸿铭采用归化策略翻译《论语》,在西方社会成功地传播了中华文化。然而辜鸿铭的翻译却被认为不忠实于原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译者的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意义。辜鸿铭的归化策略既符合译者对读者的关照,也是译介弱势文化过程中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2.
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汉语中社会称谓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翻译应根据文化差异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交际双方的关系作出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其错综复杂的多重语境所决定的神秘性与独特性,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译介中的一大难题。以武陵片区飞山文化的相关语境为例,探究少数民族异质文化的语境复杂性以及在译介过程中所引起的棘手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策略与手段,以期对外译介时能准确传递蕴涵其中的纷繁复杂的话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典文化翻译尊重异质文化差异性,尽量保存异城文化特色的完整性。《浮生六记》的翻译不仅考虑了读者的期待及接受能力,更保持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显性文化语义还是隐性文化语义,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鉴于异质文化之间的"异"远大过"同",文化语义的翻译切忌字面照搬,相比之下语境等效翻译,也即Nida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和New-mark倡导的"交际翻译"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向外国旅游者介绍中国的旅游景观,同时还起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的成败息息相关。因此,译者首先必须具备文化差异意识,在翻译实践中要努力创建相似的文化建构,要顾及原语字里行间的文化内涵,要寻求文本的文化层面的对等,要努力消除文化干预和文化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原语文化和目的与语文化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诗英译在二十世纪美国的经典化不仅是由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原因,译文本身鲜明的节奏、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也是其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应把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语境和译文的美学价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不容忽视。诗人庞德所翻译的中国古诗明显不符合传统译论“信”的标准。其创造性的翻译体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也是庞德对文学翻译作出的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文化自觉研究偏重纯理论思辨,而作为其支撑的案例研究尚显贫乏。基于此,这里大胆采用玄奘作为文化自觉的范例,借以丰富文化自觉的内涵,加深文化自觉的认识。玄奘的文化自觉体现在对已有佛典翻译不足乃至谬误的认识、对印度佛法的扬弃的求真态度及其利用翻译践行文化自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