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南重赋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江南重赋的原因,明清时人就有怒民附寇、籍没富豪田产、因张士诚之旧、俗尚奢靡重税以困、杨宪加赋和民田变官田等说法。今人或认为根本不存在重赋,或沿用怒民附寇说,或主张官田重赋说,或新创经济发展结果说。笔者以为,从江南赋税不断增加的过程和全国其它地区重赋产生的情形来看,江南重赋在于朱元璋沿用了前一个政权的老办法,接收了前朝的全部官田,又加大了打击江南富豪的力度,通过各种手段增加了大量官田,而从江南重赋形成后的历次减赋来看,否认重赋存在和所谓重赋是经济发展结果的说法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2.
董圣兰  范金民 《中国农史》2023,(5):72-81+95
太平天国战后,江宁府属七县因田地大量抛荒,农业备受摧残,故短时间内赋税复额极为困难。各级地方官员迭次禀请减免赋税,与朝廷展开长达十余年的钱粮博弈。其间,江宁府历经免征、权办抵征、减则征收三个临时性减赋阶段,最终上元等五县额减三成漕粮,高淳及溧水两县豁免因循近四百年的沉湖虚粮。回顾晚清时期,江宁地区各式减赋举措有助于地方清查荒熟,厘定科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推动客民就垦及荒田复熟的农业复苏进程。对比同治年间苏松等地区豁除难以征缴的浮粮,江宁府意在奏减实征钱粮,且以地方官员为主导,鲜见地方绅民或江南籍京官筹划呼应,呈现出迥异于苏松地区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战乱和灾荒造成陕南地区地旷人稀、经济凋敝的荒凉景象,同时出现大量流民,为了安抚流民、保证赋税、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大力推行招民垦荒政策,通过蠲免赋税、附籍安插等优惠条件吸引大量湖广移民迁入陕南各地,形成"湖广填陕南"的移民浪潮。汉中府作为移民迁入的重要区域,大量移民的迁入为该地区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带来先进的生产和灌溉技术,促进汉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秦巴山区立体农业的形成。但移民刀耕火种的粗放耕作方式也带来耕地贫瘠化、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农业危机。  相似文献   

4.
明代治理苏松农田水利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苏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无论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品种和产量,都是其他地区所不及的。明代苏松虽然田赋很重,而个体小农仍然能够扩大再生产,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物质财富,其中原因之一,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及人民,对农田水利事业十分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本文对明代苏松治水的重要经验进行初步探索,概括为以下三条:一、疏导太湖、吴淞江、刘家河、白茆河诸大川,使水并入于海;二、于河港之旁开通塘浦,使下流得以贯通;三、修筑圩岸以围田,作堰以遏水,使之毕归于塘浦。以上这些基本经验,对当前上海经济区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上海经济区规划工作的五个要点之一,就是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把太湖洪水排入长江和黄浦江。参考明代治理太湖的经验,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文章最后一部分,将洪武10年到索祯16年间苏松农田水利的兴修过程,根据大量的地方文献,作一编年体的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唐代水旱赈恤、蠲免的实效与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赈恤和蠲免是唐代救荒中最主要的措施,本文分析了唐代水旱赈恤、蠲免的实效及其实质。认为:无论是赈恤还是蠲免,其效果是极差的,赈恤、蠲免的实质不是为了解救灾民的生活,而是为封建王朝本身的存在保障劳动力。因此,没有实效的赈恤、蠲免反过来促使水旱灾害向纵深发展,社会生产过程被打断的现象仍然周期性地出现,给唐代社会造成了种种恶果。  相似文献   

6.
赵永康 《中国农史》1996,15(1):38-42
大兵之后继以凶年、民人饿死殆尽的惨重教训,迫使清王朝及其封疆大吏十分重视四川的粮食问题,一再蠲免应纳皇粮以藏粮于民,并在全川普遍建仓储粮,建立了颇为完善的管理与经营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其中有很多值得今天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好经验,特别是国家应当牢牢掌握粮食收购与运销主渠道的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李伏明 《中国农史》2006,25(3):22-30
明清时期,松江府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强调这是人口和重赋双重压力下的产物。同时,发达的棉纺织业使这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考察明清松江府人地资源的配置比例和粮食的生产和供应后指出,发达的棉纺织业并非人口和重赋双重压力下的产物,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并未动摇,商品经济虽然发达,但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种主要调节手段,对乡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乡镇企业赋税在国民经济中的实际作用,在深化乡镇企业赋税问题研究上提供一种思路。乡镇企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国家财政收入中来自某类产业税收所占比重,能够反映这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程度,同时也给出了调整这部分税收的可能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论清前期苏松地区的仓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滔 《中国农史》1997,16(2):41-50,67
本文是《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初探》一文(刊于《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的续篇,文章通过对清代苏松地区的仓制的“追踪”研究,从仓储的变迁历程、管理和运营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仓储制度在这一特定地域中的具体落实情况。这样的个案分析也许要比仅仅立足于制度本身的研究,更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仓储制度的运作实态。  相似文献   

10.
吴滔 《中国农史》1998,17(4):30-38
在传统社会中,生存无保障是人们面临的最大危机,自然灾害的频仍是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苏松地区以比较发达的乡村救济活动弥补了地方合储积累的不足,并在很大程度上使当地人们的生存危机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赋税,关系国计民生,是"帮国之本,生民之喉命。"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历代赋役政策,大体根据儒家的经济理论,主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对赋税的负担,力求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与秦国官僚制相适应的新型赋税制由商鞅创建推行,后不断丰富完善。秦国向编户民征收的赋税包括户赋、户刍、田租、刍藁、算赋、"畜员"税等常税。里耶秦简所见政府征收的"羽",是算赋折算实物上交的税种,不能捕"羽"地区的民众缴纳其他实物代替算赋,如无实物代替,则上交"羽"折算的货币数额。献税不是另加给迁陵县编户民的,此税可以折算为货币抵消其他赋税,最后迁陵县每户每人每年上交的赋税总额与其他地区上交的总额相同。五大夫爵以上户主的田产免交赋税,外来移民和部分少数民族享有赋税征收优惠政策。基层里的赋税靠乡官里吏负责征收,赋税征收详细而具体,秦国乡官里吏征收赋税模式为其后历代王朝沿用。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10 个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产权共识。研究发现,农民对土地所有权存在以下产权共识:①尊重不同集体之间存在的人均土地资源和赋税的差异;②认同集体组织成员的资格与户籍相联系;③认同一定程度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4.
吴滔 《中国农史》1996,15(3):53-61
本文截取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这一时空个案,拟通过区域性的实证研究,以加深对有明一朝仓储体系具体实施情况的理解。从全国范围说,明代仓储经历了单一由政府包办向多元化社会办理的过程,而苏松地区又有其地域特色。过去学术界对明代苏松仓政的关注往往只局限于济农仓一制,难以窥见仓储体系的全貌,特别不能够反映济农仓与曾在这一地域实施的预备仓、社仓、常平仓等之间的承继关系。有鉴于此,文章着重勾稽了苏州、松江二府各种仓储名目的兴革,并对仓储的管理运营情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唐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唐代各种变化之中赋税的变化非常突出,以往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研究赋税制本身,对引起这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罕有论及。本文进行粗略的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利用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赋税公平合理,鼓励土地投资和集约化经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科学、公正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7.
周致元 《中国农史》2002,21(2):63-71
明代的灾蠲包括报灾、覆踏和蠲免等基本程序 ,只有皇帝和监国的太子有权下令灾蠲。明代灾蠲的频率随着制度的完善而提高。明初的灾蠲不轻易推行 ,但却常常将税粮全部免去。明代灾蠲的内容主要是粮草。弘治以后只免存留 ,不免起运。明中后期常常要免拖欠多年的税粮。弘治时定下了根据受灾程度确定蠲免份额的原则 ,是荒政史上的大事。明代对灾区实行的税粮改折主要在嘉靖和万历两朝发挥作用。改折的份额依据受灾的程度决定。灾蠲过程中有贪官横行 ;灾蠲的最大受益者是地主  相似文献   

18.
沈世培 《中国农史》2001,20(2):3-15
唐德宗建中年制定的两说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后来的赋税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中定税是对大历时的赋税改革政策和征税状况的因循,包括对大历时征税方法和税额的回循,也包括对租庸调税额和征税形态的因循。这是当时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赞成的,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建中定税在因循中包含着创新,从而奠定了两税法的历史地位,也因而显示了建中定税的历史作用。与此同时,建中定税的因循性也使两税法存在弱点。  相似文献   

19.
明代的凤阳、临淮二县是皇帝故乡,《明实录》等诸多史籍皆云洪武十六年三月朱元璋永免凤阳、临淮二县徭役和赋税。但是,实录和方志中又反映二县的徭役和赋税在明代还相当沉重。原来,明代将凤阳、临淮之民分成二类,一类是编民,是明初迁移来的人,这部分人须向封建国家交租服役;另一类是土民,是世代居住在当地的人,他们只为凤阳皇陵祭祀输送物质和劳务供应,不再承担国家其他赋役。由于《明实录》对此事记载范围不明,导致其他史籍在此问题上多有失误  相似文献   

20.
略论唐朝的赋税“损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赋税“损免”的法令规定空前完备,它作为传统的一项重要救灾措施,付诸实施可以收到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而在中国古代救荒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更值得研究的是,它也是一项行政技术性很强的财政政策,它的实施作为一种政府活动,其实际状况既要受到诸如国家财力状况、财政管理体制等财政性因素的制约,也要受到吏治的影响,因而不宜笼统而论。本文在制度方面着重探讨唐代前后期不同财政管理体制下赋税“损免”制度的异同点,在实施方面则注意具体分析在吏治和财政体制变化等因素影响下赋税“损免”的实际执行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