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本祥 《时代金融》2004,(11):40-41
<正>云南省德宏州与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接壤,边境线上分布着畹町、瑞丽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一个姐告"中缅自由贸易区",章凤和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由于特殊的区域环境,中缅边境地区人民币投资也呈现比较复杂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戴安琪 《时代金融》2014,(5X):26-26
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指导,分析了中俄贸易特点,提出了中俄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对中俄贸易相关性的分析及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得出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最后针对中俄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对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指导,分析了中俄贸易特点,提出了中俄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对中俄贸易相关性的分析及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得出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最后针对中俄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对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立与发展,是东北亚乃至东亚自由贸易区得以建立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韩两国在贸易领域取得到了重大成就。然而,互联网条件下的中韩双边贸易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与障碍,发现人民币在中韩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融通作用,然而由于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建设的滞后,导致了中韩双边经贸关系走入了瓶颈阶段。建议构建以"国内化为核心,以银行化为补充"的人民币境外支付系统,并完善相应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从而更好发挥人民币在区域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建立中习韩三国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试图得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建立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试图得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提高国家的开放程度,积极参与国家间的经济协作,尽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然成为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必然需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然成为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经济协作的重要"门户"。中国作为新经济体制的重要成员,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区港一体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宁波自由贸易区一体化建设的行政与功能管理,分析了区港一体化建设对宁波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意义[1],以及实现宁波自由贸易区区港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欲再获"特区、特权" 广东省于2002年2月底和3月初分别向中共中央国务院申报了建立"粤港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性文件和具体实施的时间表.这是2002年3月12日,在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其间,广东省人民政府卢瑞华省长向海内外新闻界公布的.他表示:"估计不久将公布具体的时间表","粤港自由贸易区届时将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德宏中支的砥砺奋进,2015年3月31日,全国首个中缅货币兑换中心(以下简称兑换中心)在德宏州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挂牌成立。通过兑换中心这一载体,整合现有4家货币兑换机构力量,发布区域性中缅货币兑换中间指导价,即:"瑞丽指数",形成中缅货币汇率机制,对于逐步规范人民币与缅币兑换市场、推动中缅双边经贸发展、服务和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开启了非主要储备货币交易平台的先河,是实施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1年底中国与东盟双方领导人拟建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自由贸易区理论,重点分析了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时贸易合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丽香 《中国外资》2009,(12):23-23
自从2001年底中国与东盟双方领导人拟建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自由贸易区理论,重点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贸易合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自由贸易化进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并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对2007与2008年中国与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还介绍了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情况,最后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国外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相关研究文献,主要从双边金融合作理论,双边金融合作动力、国际关系理论几个理论基础以及中缅金融合作的非对称性展开进行分析,梳理了中缅金融合作研究的线索,并对中缅金融合作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边境一线有边民跨境而居,连民互市和小额贸易自古以来了在于边境地区。近年来,为了鼓励边境地区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扶持、鼓励边境贸易和边境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与中缅边境贸易迅猛发展的情况相反,中缅边贸结算却长期在较低的层次上运作,到目前为止基本未纳入银行结算体系。为此,笔近期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对中缅边境贸易及结算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将中缅边贸结算纳入银行结算体系已是刻不容缓。本拟就中缅边贸结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一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如何规范边贸结算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发展,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相关旅游贸易和区域农产品市场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就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各项制度创新和优惠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大。本文将分析探讨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缅甸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如何加快中缅金融合作,以更好的服务中国企业是我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研究缅甸金融发展历程,是了解缅甸金融现状的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中缅金融合作机制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缅甸金融发展历程做出系统梳理,将缅甸金融发展历程划分为初步建立、风雨飘摇、改革与发展、前景明朗四个阶段,为进一步研究缅甸金融现状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中缅边境局势不稳,缅甸排华思潮抬头,恐怖主义问题凸显及美日的遏制等因素来分析亚投行在缅甸可能遭到的挑战以及中国在挑战中如何做到转"危"为"机"。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相关法律,中国政府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从行政提案到立法程序都在稳步推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依靠资源消耗和无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迫切需要一场变革来释放新的增长能量,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正在于此!在自由贸易方面,中国已经落在后面,这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据汇丰银行的相关研究,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超过2300个自由贸易区,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创造超过4000万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6000万.印度在过去的三年批准了500多个自由贸易区,阿联酋的36个自由贸易区对拉动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4日,中国银行在缅甸仰光举行仰光代表处开业仪式。至此,中国银行已在中国内地以及44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覆盖18个国家。据悉,近年来,中缅两国经贸往来快速增长,2014年中缅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