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汽车与社会》2012,(24):12-12
中国汽年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扬 自主品牌在两三年内经历困难已成定局,未来可能有一半自主品牌不能存活。自主品牌需要抱团取暖,跨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加强合作,中国自主品牌也应在研发等领域充分合作,中国的汽车研发经费并不低,但分散在过多的自主品牌中,不成气候。  相似文献   

2.
偏见?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下降,是企业单方面的能力不足?还是消费者心存偏见?自主品牌究竟该如何补强自己?听着身边同事在讨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2014年销量的12连降,心里总感觉有那么点别扭,为什么自主汽车品牌的销量这么差?其实在2014年中,也有不少自主汽车品牌展现出了不错的韧性,比如长安汽车,比如比亚迪汽车等等,甚  相似文献   

3.
《汽车观察》2013,(6):4-4
对于合资自主问题,从一开始就有不同的看法存在。 抨击合资自主最彻底的,莫过于广汽集团的曾庆洪总经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论坛上,他讲了三句话:合资企业不应该搞自主品牌、合资企业搞不成自主品牌、台自主品牌。真可谓“数罪并罚”,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少代理商选择尝试经营品牌。他们该如何给自己的品牌做主,又该如何做大自主品牌呢?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致力于自主品牌孵化已近十年,目前拥有自主服装品牌100多个,汇聚在这里的经营者志同但道不同,在经营自主品牌方面各有各的精彩。  相似文献   

5.
论剑     
一个熟悉的话题:自主品牌遭遇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在合资品牌的强力阻击下市场份额开始滑坡于是催生了一系列的思考:自主品牌是否就是整车厂的事?自主品牌是否需要一个自主的产业链来支撑?自主的整车企业和自主的零部件企业如何同步发展?坚持自主和国际化之间是什么样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有了研发、技术和制造基地的北汽自主,将进入加速阶段。而与大北汽的自主战略发展相比,北汽福田在自主乘用车方面的发展可谓是"急先锋"。  相似文献   

7.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尤其在新课改之后,更是成为了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作者以高校的化学为例,围绕高校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文章所述,寻求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热情,促进其自主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直面挑战     
在当前全球受金融风暴波及,尤其汽车产业出现危机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获得2008年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六项大奖的车型,实际上是为我们遴选了六个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样板,在这个全球汽车业“不太平”的日子也许能让我们从中思考一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如何面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凌然 《汽车与社会》2014,(24):24-25
自从合资自主启辰发布了低价车一来,业内的反响声可谓是一波胜似一波。这不仅仅是因为.合资自主由于怀揣着两大身份,很容易在外来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中找到立足点;同样还在于,合资自主大多都是外来产品的变体,甚至是过时车型的中国式改造,自然就会出现成本上可上、可下的空间巨大为此,启辰能够祭出价格牌来冲击自主汽车在市场的走势也就自然而然了。  相似文献   

10.
黄蓓蕾 《汽车观察》2012,(10):94-95
尽管2012年国内汽车市场依然保持微增长态势,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却没有止住继续下滑的势头,依照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的预测,按3%的下滑速度再持续几年,汽车行业内的大洗牌将无法避免,而自主品牌车企将首当其冲. 即便是这样恶劣的大环境,并未阻挡徐炳金对自主品牌未来的信心.这位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在从参与中国复关、入世谈判工作退居二线后,他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复兴大业上,今年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举办的第三年,在这位70多岁高龄的老先生心中,希望通过打造中国自主汽车最权威、最全面、最优秀的展示平台,让自主汽车成为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引导消费者关注自主汽车,关注自主创新,最终产生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汽车品牌,并最终实现"国人坐国车"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士兵突击     
《汽车观察》2008,(4):86-92
如何突破合资品牌挟低价车型和品牌及技术优势组成的包围圈?如何通过对内开放实现自主品牌汽车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如何通过对外开放实现国际化战略引入他山之石而"以夷制夷"?这成为2008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关键,一些自主品牌的新车将在奥运年进行"突击"。2008年的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将仍以"爱我中国车"作为响亮的口号,并以更成熟的平台和严谨的测试来全面检阅自主品牌的点滴进步,本刊编辑部摘录了部分车型在车展专刊上进行展示,让我们共同见证自主品牌汽车在2008年征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汽车观察》2008,(4):78-79
"行程近半、前路尚艰",用来形容由《汽车观察》杂志和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及美中汽车交流协会联合推出的"爱我中国车"第三届玲珑轮胎·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十分恰当,它同样适用于当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现状。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状况在变,企业参评、社会参与和我们主办方的心境也在变化。但是,我们对自主品牌的支持一如既往——"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喝彩",对自主品牌去的定义也始终如一——"品牌所有权归中方所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摩配》2006,(9):18-18
近两年,自主研发必称自主品牌,许多人认为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华晨、奇瑞、吉利等民族车企的发展,并进而提出这些自主品牌的自主研发决定了中国汽车发展的走向。在这种舆论导向之下,媒体几乎持一边倒的态度,认为自主品牌对于中国汽车功莫大焉,而合资车企除了为外方获取市场和利润之外,对于自主研发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合资车企中从事技术和研发的人员大部分为中国人,而且这些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的成果大部分也应用在国内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本理念S1和上汽通用五菱宝骏630的上市,自主阵营中,之前"干打雷不下雨"的合资自主品牌真的来了。以微车起家一路做到行业第一的上汽通用五菱,进军中级车的胜算有多大?8月9日,继广本理念S1在今年4月上市之后,国内又一合资自主车型上汽通用五菱宝骏630在成都正式上市,6.28万元~7.38万元的价格极具竞争力,将合资自主入市产品售价再次拉低,似乎表明了合资自主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汽车市场正面临低谷!我们曾经历了2009年~2011年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汽车总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那时自主品牌的市场增长率高于合资品牌。然而,经历了2012年市场不景气的因素,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现在不到30%。不管是轿车,还是MPV,整体市场份额下降,但SUV市场的增长率是一枝独秀,自主的份额高于合资品牌。这几年,业界一直在谈"自主",何谓自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摩配》2007,(2):10-11
在产销、盈利能力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正成为热门话题,在上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汽车界的代表和委员热议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为自主品牌新添了一把火。就连担  相似文献   

17.
受竞争环境和内部成本压力的多重考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再次出现了连续的下滑幅度。10万元以下车市和刚刚新品增多的中级车市,自主品牌的市场增长幅度小于合资品牌。专家评价说,自主品牌可以顶住直接的降价压力,保持稳定平稳的下滑势头已是不错,自主品牌在且战且退。  相似文献   

18.
陈秀娟 《汽车观察》2022,(1):130-131
一直以来,国内A级轿车市场竞争格外激烈,自主受合资挤压尤为明显,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个细分领域,作为自主品牌的帝豪轿车是个神话般的存在,其连续9年稳坐自主轿车销量冠军宝座,成功冲破合资车型的包围圈。随着消费的日益升级,在自主直面合资的竞争中,又将迎来怎样的新突破口?帝豪L的出现,带来了新答案。  相似文献   

19.
林晓 《汽车观察》2014,(1):36-39
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惨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今后3到5年内,可能有一半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车无法存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汽车自主品牌企业应该怎么办?是在销售策略渠道做调整?还是在战略上做调整?究竟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沙龙     
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节能、重组和自主有望成为三个关键词,其中尤其以自主最受瞩目。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制定的十一五目标,都对自主品牌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200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一汽集团"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为:销售总量达到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100万辆,占50%;市场占有率要达到20%,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而上汽集团的"十一五"规划目标为:整车规模达到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60万辆,包括将近四到五万辆新能源车,形成自主品牌经营体系;销售收入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可能在3000亿元左右。在两大集团的目标中不难看出,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那么,我们将如何发展自主品牌?在中国整车生产企业中超过半数的合资公司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能否挑起中国汽车自主研发的大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